电鳗快报 06-19
“迷你基"清盘潮来袭 基金业的自我净化与价值回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电鳗财经》电鳗号 / 文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了一轮 " 迷你基 " ( 规模低于 5000 万元的基金 ) 的清盘潮。相关数据显示,年内已有 117 只基金黯然谢幕,另有 1655 只在清盘边缘徘徊。这场看似残酷的淘汰赛,实则是市场机制下的自然选择,也是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必经之路。

" 迷你基 " 的诞生往往源于基金公司盲目布局赛道或追逐短期风口。一旦业绩不及预期或市场风格切换,资金迅速撤离,导致规模缩水至清盘线以下。这类基金不仅难以覆盖运营成本,还可能因流动性不足加剧投资风险。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公司为保壳而勉强维持,占用投研资源,最终损害的是持有人的利益。

监管层近年来持续优化基金退出机制,鼓励 " 僵尸产品 " 主动清盘。与此同时,投资者也逐渐成熟,不再为空洞的概念买单。例如,某主题基金因业绩长期垫底,规模从 10 亿缩水至 3000 万,最终选择终止运作。这种现象,标志着市场正从 " 重数量 " 转向 " 重质量 "。

清盘并非终点,而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起点。头部公司已开始主动收缩同质化产品线,将精力投向投研能力建设。例如,某大型基金公司年内清盘 12 只迷你基,同期新发产品数量下降 40%,但新基金首募规模同比提升 25%,显示市场更认可 " 少而精 " 的策略。这种 " 减法 " 恰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了 " 加法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基金 基金公司 僵尸 高质量发展 公募基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