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4 月,华为 P40 Pro+ 随 P40 系列一同在中国市场发布。
之所以要提起这款 5 年前的手机,是因为当时华为在狭窄的机身空间里,做到了 10 倍(240mm)的光学焦段,光线在潜望镜内部进行 5 次反射,形成足够长的光路,实用性可能不及同期的 P40 Pro,然而物理光学层面的超长焦,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结合 IMX700 和大底超广角等豪华配置,P40 Pro+ 以及后续的 Mate40 Pro+/Mate40 RS,是公认的华为移动影像的巅峰。是的,五年前我也被超豪华影像配置的吸引,首发买下了 P40 Pro+。
手机行业对超长焦的探索变得谨慎,对于影像旗舰,优先选择一颗高质量的中焦镜头,再通过数字裁切 +AI 算法实现 " 一镜多用 ",又或者是再加一颗长焦接力,保证望远拍照的质量。至于 10 倍光学焦段这种,有一个算一个,都没了后续。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时隔 5 年,华为再度接下超长焦的大棒,拿出了 Pura 80 Ultra,向光学超长焦发起新的冲击。雷科技已经第一时间拿到,并深度体验了几天,接下来一起看看,这台机圈期待已久的影像旗舰,能否重回手机影像巅峰水平。
双焦段长焦 + 国产一英寸:拍照真的有点强
无论是 P 系列还是 Pura 系列,名字虽然变了,但定位依旧是不变的 " 先锋影像 ",许多影像领域的黑科技,都会在 Pura 系列上率先应用,比如 Pura 70 Ultra 的带伸缩结构的一英寸主摄,解决了当时一英寸影像模组普遍较厚的问题。
如今,可伸缩的一英寸主摄在 Pura 80 Ultra 上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项新的黑科技。你可以在 Pura 80 Ultra 的后摄模组上找到两个挨得很近的潜望镜开孔,这就是发布会上说的一镜双焦段结构的超大底潜望长焦。雷科技认为这颗长焦就是这一代含金量最高的地方之一,官方售后维修价高达 2899 元,这已经能买到很多不错的手机了。
有别于传统的潜望式长焦结构,华为 Pura 80 Ultra 的潜望长焦有一大一小两个通光孔,通过移动反射棱镜模组和遮光板的位置,实现了在一套镜头系统里面 3.7 倍和 9.4 倍两个焦段自由切换,两个焦段共享一个传感器,一般来说,这样的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多焦段的白平衡统一,同时也能节省一些空间。另外,Pura 80 Ultra 的长焦搭载的是 1/1.28 英寸的 RYYB 传感器,面积和 P40 Pro+ 的主摄相当,也是目前规格最高的长焦,没有之一。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即便华为通过斜置传感器和多次反射控制了潜望式长焦的厚度,但 Pura 80 Ultra 的镜头模组突出,在一众影像旗舰里面还是相当 " 拔尖 " 的那个。
根据官网注释,官方是将双焦段长焦当成 " 两个镜头 " 来区分,一个是 5000 万像素 F2.4,一个是 1250 万像素 F3.6,还针对焦段设计和变焦机制做了额外的解释,比如 3.7 倍、9.4 倍变焦为近似值,主摄和长焦的实际焦段为 22.5mm、83mm 以及 212mm。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先来看 3.7 倍长焦,这是雷科技体验 Pura 80 Ultra 这几天用得最多的焦段,超大底传感器本身可以收集更多的光信息,照片的解析力、纯净度和动态范围的表现,几乎可以沿用 " 底大一级压死人 " 的结论。
在 3.7 倍焦段下拍摄的照片,相册显示的是 89mm,和官方提供的 83mm 有一些出入。这也不难猜测,系统有可能是将照片边缘观感不佳的部分裁切掉,取解析力高的中心位置。即便如此,这颗 1/1.28 英寸的长焦依旧有十分可观的摄影水平。
凭借大光圈和大底的物理优势,Pura 80 Ultra 这颗长焦相当能打,光线好的室外场景,基本上可以直接靠光学硬件的优势出片,换句话说,照片原生的清晰度就很高,不需要给太多锐化算法,观感自然。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室内人造光源场景,Pura80 Ultra 依旧延续算法痕迹轻微和解析力强的优势,人造花朵上的编织纹理很清晰,放大看细节的话,还能够看出不同花朵之间的纹理差异。
对了,虽然 Pura 80 Ultra 这次用的是全新结构的潜望式长焦,但长焦微距功能还是保留了下来,实测最近最近对焦距离约 15cm,比之前潜望结构更远,有需要的话可以尝试切换到 10 倍拍微距。
大底带来的解析力也很适合在室内拍各种食物,烤面包上的各种花生碎和抹茶粉等材料细节都能被 Pura 80 Ultra 的长焦捕捉到,面包上的纹理几乎没什么刻意的计算痕迹,还可以凭借大底跟大光圈获得很自然的浅景深效果。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值得一提的是,Pura 80 Ultra 所有成像传感器均为 RYYB 阵列,但因为配备了用于色彩还原的红枫原色镜头,RYYB 偏色的问题可以忽略,它在感光能力方面的优势就被放大了。在光线相对不足的弱光室内环境下,这颗长焦仍然很能打,动态范围的优势体现了出来,暗处不会一片死黑。雷科技还发现,Pura 80 Ultra 的 HDR 策略相对保守,不会过分压制过曝的灯光,也不会大力提亮暗部细节,观感上符合当时肉眼所见,主打的是克制。
另外 Pura 80 Ultra 的后台照片处理过程稍微有一点长,处理前后的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体验还挺不错。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这两天广州经常下大雨,夜晚灯光加上各种水滴反光,对纯净度、动态范围和色彩呈现是极大的考验,长焦和夜景几乎就是摄影里难度最高的领域。这种天气下,雷科技用长焦拍下了一块布满水滴的玻璃,玻璃后面的人造灯光都被浅景深虚化,很有氛围了。
伴随着 " 咔嚓 " 一声,Pura 80 Ultra 的双焦段潜望式长焦就会展现出 " 第二形态 ",切换到 10 倍焦段,虽说 9.4 倍就可以激发第二焦段,但华为提供 10 倍的快速切换,应该是为了标准焦段(240mm)考虑。这个焦段下,远处的景物就会被大幅拉近,这也是手机影像赛道兵家必争之地。
出于好奇,雷科技拍下了这颗长焦切换焦段时的机械运作,这种带有机械感的反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拍照时的仪式感。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为慢动作捕捉)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华为这几年的影像进步到底有多大,我们请出了 5 年前华为手机的影像巅峰之一—— P40 Pro+,用 10 倍拍摄同一个地方,看看 Pura 80 Ultra 是否已经超越了当年的巅峰?
还记得第一次拿到 P40 Pro+ 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拍广州塔的塔顶,这一次我们带着这两台手机回到同一个地方。(Pura 80 Ultra 的 10 倍约 240mm,P40 Pro+ 的 10 倍约 270mm,后者视角稍窄一点。)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对比下来,5 年前的 10 倍光学焦段果然还有相当的战斗力,虽然光线不太好,但 P40 Pro+ 依旧能拍到广州塔顶外边的交叉钢结构、里面的建筑,塔顶的天线和摩天轮都能看得清。这时候看 Pura 80 Ultra 拍的,细节层面更丰富,甚至能看到外围防护网的样子了,亮度和色彩准确性都要比这台 5 年前的顶级影像旗舰做得更好。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左为 Pura 80 Ultra,右为 P40 Pro+)
同样用 10 倍拍远处的建筑群,P40 Pro+ 这个时候还是能将各个建筑的细节尽可能保留下来,但因为光线不足,建筑玻璃上的纹理开始有些模糊,还出现了一些涂抹,同时可以看到楼面的玻璃明显偏蓝。Pura 80 Ultra 的颜色更正,楼面的玻璃细节更突出,RYYB 感光元件的技术优势体现了出来,即便 10 倍焦段下没有用满整个传感器,这个表现已经超越当年的真 · 10 倍光变了。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上为 Pura 80 Ultra,下为 P40 Pro+)
这组 10 倍焦段下的蝴蝶雕塑也同样,Pura 80 Ultra 的画面细节保留更多,颜色也更明亮。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上为 Pura 80 Ultra,下为 P40 Pro+)
说点照片之外的事情,10 倍并不是一个很好驾驭的焦段,手抖带来的糊片问题会被放大。尤其是手机的计算摄影,HDR 合成需要拍摄多张照片,一点手抖就容易影响成片。就拍照体验这个角度来说,5 年前的 P40 Pro+ 已经跟不上时代,更何况,当年为了做到足够长的光路,这台手机的 10 倍光变镜头的传感器并不算大,还是常规的 RGGB 阵列。
我们总结下来,Pura 80 Ultra 这颗长焦,首先原生的 3.7 倍就有很高的性能,1/1.28 英寸的 RYYB 传感器并不只是纸上吹吹,实际在各种拍摄场景下,它都有不输主摄的能力。最令雷科技惊喜的还是双焦段的设计,体积上略小于常规的双长焦组合,做到了一镜多用。
Pura 80 Ultra 上的这颗国产一英寸超高动态主摄,动态范围达到 16EV,在我们这几天体验下来发现,实力也不一般。就拿拍照来说,这颗国产一英寸主摄的场景适应能力也是妥妥的第一梯队。室外也好,室内也罢,色彩和长焦做到高度统一,解析力、动态范围也完全不输于当今的顶级影像旗舰,只能说雷科技暂时还没摸到这颗主摄的上限。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不过 16EV 的动态范围,在视频拍摄上能体现出更多的优势,尤其是在极暗环境和大光比场景,更大的动态范围才能做到更好的细节保留,这边可以期待一下我们体验更深的体验视频。
华为 Pura 80 Ultra,雷科技认为这一次真的做到了 " 不负 Ultra 之名 ",当前版本的拍照效果不输主流的 Ultra 旗舰,后续再优化一下高倍率下的成像表现和稳定性就更好了。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和五年前的华为巅峰影像旗舰去比,如今的 Pura 80 Ultra 已经实现了全面超越,更好的国产图像传感器、独特的一镜双焦段结构,以及红枫原色镜头这些,都给 Pura 80 Ultra 的影像打下了很硬的基础。
个性色卡 +AI 构图:拍照玩法的新境界?
说完了华为 Pura 80 Ultra 的两大影像硬件的表现,接下来聊一下这次的新影像玩法和特性。除了 XMAGE 色彩方案之外,Pura 80 Ultra 首发了一个类似调色盘的滤镜模拟功能——个性色卡。
个性色卡模式下,会有胶片、自然、电影、动漫等预设方案可选,还会给你一个调色盘,根据自己的想法微调色温、饱和度等参数。每一个个性色彩方案背后都有一串色号代码,你可以将这串代码显示到照片水印上分享出去,这样别人也可以直接导入代码获得同款色卡方案。
(图片来自雷科技)
比起常规的固定滤镜参数,华为这次首发的个性色卡给了很大的创作空间,一个胶片滤镜模拟里就能够衍生出很多种个性化风格,可玩性拉满。代码分享这种设计也能够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感。
其实你能从照片里看出来,个性色卡不是单纯调一下照片颜色而已,比如胶片,放大看可以看到一层模拟出来的银盐颗粒质地。
需要注意的是,现版本在 XMAGE 色彩模式下拍摄的照片,不支持在相册编辑里启用个性色彩,而基于个性色彩模式拍摄的照片,可以后期调整色彩,似乎也能够禁用个性色彩,恢复成 XMAGE 原色的照片。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另一个玩法就是 AI 辅助构图,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一套能够帮你拍好照片的 "AI 大师 ",系统能通过判断取景窗画面,给你一个理想的构图焦点,对上焦点之后,AI 会帮你切换到合适的焦段拍照。
虽说智能辅助构图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雷科技也曾体验过一些,只能说系统推荐的都比较随机,出片效率算不上很高。
但 Pura 80 Ultra 的 AI 辅助构图,很多情况下都能够帮到一些刚接触摄影的小白用户,我们体验的这段时间,有不少照片都是借助 AI 辅助构图拍摄的,它一般会推荐 2 倍、3.7 倍、6 倍、10 倍这些标准焦段,解析力损失比较少,出片质量会更高。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搞定了 AI 辅助构图,不知道下次可不可以让 AI 根据环境和拍摄元素,生成一套对应的色彩滤镜。
最后再来讨论一下当下影像旗舰普遍会去配备的一个新要素,那就是拍照控制按键。雷科技想说的是,现阶段触屏交互已经很成熟,增加拍照控制按键的必要性不高。
华为大概也认识到这一点,Pura 80 Ultra 没有额外的拍照控制按键,而是将类似的交互集成到侧边指纹按键上,快速滑动切换焦段,轻触就能拍照,交互简单明了,单手操作拍照的时候会有大用。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如果你习惯了这些新特性,不能说会让你彻底变成摄影专家,至少能在体验层面上做一些有好加分。就拿个性色卡来说,雷科技认为能算得上一个体验很好的加分项," 调色盘 " 的设计解决了滤镜模拟 " 众口难调 " 的矛盾,你想要滤镜符合你的想法,直接在调色盘上微调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行。
未来智能手机的影像除了卷光学硬件、AI 大模型计算,更个性化的相机玩法也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说完拍照,手机总是要用起来的,接下来不妨看看华为 Pura 80 Ultra 的体验层面。
能和 AI" 打电话 ",原生鸿蒙体验再度刷新
雷科技在华为 nova14 Pro 的体验内容里就提到,作为配备原生鸿蒙的顶级直板旗舰手机,Pura 80 Ultra 大概还会有别的惊喜。这不,这次它就带着 HarmonyOS 5.1 来了。
聚焦在 AI 上,Pura 80 Ultra 出厂搭载的 HarmonyOS 5.1 首发 " 小艺看世界 " 和自然对话的能力,你可以在小艺助手的主界面右下角找到一个电话一样的图标,点开即可跟小艺助手 " 打电话 "。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这时,打开对话界面中的摄像头,小艺助手就可以直接看到取景框里的画面。如果你家里有一些放了很久,忘记了是什么的物品,比如进口产品之类的,就可以给小艺识别,或者是到了某一个城市地标,希望 AI 推荐周边美食的时候,它都能派上用场。
当然,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适合穿什么衣服,还可以找一个全身镜,向小艺助手要一点穿搭参考,或者是发型建议,雷科技都问了一下,给到的建议一般都有参考价值。
所有的对话在结束之后都会通过文字的形式留在对话记录里,后续翻看就很方便了。
(图片来自雷科技)
以及桌面的小艺建议卡片,现在可以推送更多智能消息了,比如你关注的某个博主更新了视频,小艺建议也会同步推送,越来越像挂在桌面上的 " 灵动岛 "。
说起 " 灵动岛 ",HarmonyOS 5.1 的实况窗做到了中间,和屏幕挖孔融合,功能还是差不多,不过现在可以展示打车的车牌号等更详细的内容了。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对了,Pura 80 系列的 HarmonyOS 5.1 依旧不能回退系统,如果你使用的 App 基本都有适配,它可以用来做主力机,否则还是建议多买一台备用的。
其它的,Pura 80 Ultra 配备一块 5700 毫安时的电池,支持 100W 有线快充和 50W 无线快充,根据雷科技实测,1-100% 充满用时 50 分钟,不多不少,峰值功率为 87W,但只坚持了数秒后就回落到 31W,直到涓流阶段结束。
(图片来自雷科技)
和主流的影像旗舰相比,Pura 80 Ultra 的电池容量的确要略小,好在除了摄像头模组,机身并不厚,加上前后都是等深的四曲面,以及弧边中框,手感是不错的。
至于性能,目前雷科技体验过《王者荣耀》和《穿越火线手游》两款主流游戏,流畅度很不错,机身发热尚可,应付日常的主流游戏场景没啥问题。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最后再说一下外观设计,华为 Pura 80 系列这一代做了设计语言的完全统一,沿用 Pura 70 系列(非 Ultra)的风向标设计,雷科技手上的这台 Pura 80 Ultra 是黑色,有类似陶瓷黑的光泽,Deco 上有太阳放射纹理,镜组外层淡金色的金属圈,有奢侈品的既视感。
结合握持感受来说,风向标的设计和中指支撑手机、食指抓握手机的状态很贴合,更适合右撇子单手用,左撇子单手用则更容易感觉到机身上半部被 Deco 占用。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严格来说,Pura 80 Ultra 并不是 " 口袋相机 ",针对日用这块做了不少优化升级,至少这几天作为主力机来使用,除了 App 部分功能没有上线用不到,基本上没遇到过太多 App 适配带来的阻力。
评测总结:不留遗憾的华为影像旗舰
在雷科技看来,Pura 80 Ultra 就是华为影像旗舰毫无保留的一次,影像堆料、玩法,以及手机本身的核心配置,都堆满了,双焦段潜望长焦也是现阶段的 " 人无我有 ",拍照效果虽然不至于大幅领先主流,但结构上的创新值得认可。
多焦段、连续变焦这条赛道,华为、索尼可能不再是少数的那个,根据 @数码闲聊站爆料,下一代影像旗舰,还将会出现连续光变的技术。毕竟,多长焦接力会带来白平衡控制、变焦顺滑、数字裁切损失画质、占用过多机身空间之类的问题,连续光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缓解。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双焦段长焦会成为 Pura 80 Ultra 的一个标签,如果有下一代,它应该还会有更多的潜力,但也有可能只是为了验证某些技术,或者是一个探索的脚步,比如 Pura 70 Ultra 的伸缩镜组。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台均衡的华为影像旗舰,雷科技认为 Pura 80 Pro/Pro+ 会更加适合,Ultra 更多是探索性质的产品,如果你预算充足,只是想体验一下双焦段潜望长焦,那 Pura 80 Ultra 就是目前的唯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