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来源:图虫
6 月 19 日晚间,中盐化工(600328.SH)发布公告,公司拟同意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 太湖投资 ")通过减资退出其在中石油中盐(内蒙古)碱业有限公司(下称 " 中盐碱业 ")的全部股权及相关权益。减资后,中盐化工将持有中盐碱业 100% 的股权,并纳入中盐化工合并报表范围。
早在 2025 年 6 月 16 日,中盐碱业参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区天然碱采矿权(下称 " 通辽天然碱采矿权 ")竞拍,2025 年 6 月 17 日,收到通辽市自然资源局《成交确认书》,中盐碱业以 68.09 亿元竞得该采矿权。随后,太湖投资提出减资退出中盐碱业,后续关于通辽天然碱资源相关投资将由中盐化工全资子公司完成。
中盐化工 2024 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显示,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低于 68.09 亿元。针对太湖投资减资退出中盐碱业的原因以及中盐化工投资通辽天然碱采矿权的资金来源,中盐化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太湖投资减资退出主要与该公司自身经营安排有关系,同时公司也会多种方式筹措通辽天然碱采矿权资金。
标的天然碱矿物量达 14.47 亿吨
据悉,中盐化工与太湖投资以获取内蒙古通辽地区天然碱采矿权为目的,共同出资设立中盐碱业。中盐碱业成立于 2025 年 3 月 28 日,注册资本 4000 万元,其中,太湖投资出资 2040 万元,占股 51%;中盐化工出资 1960 万元,占股 49%。
中盐化工公告,太湖投资减资中盐碱业后,成为中盐化工全资子公司,构成资产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变更。鉴于中盐碱业前述矿业权涉及金额较大,根据初步研究和测算,本次交易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2025 年 6 月 17 日,收到通辽市自然资源局《成交确认书》,中盐碱业以 68.09 亿元竞得通辽天然碱采矿权。截止本公告发布日,尚处于公示期,出让结果公示期无异议后,竞得人于 20 个工作日内与出让人签订《采矿权出让合同》,并按照《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的通知》和内蒙古自治区相关规定缴纳出让成交价后确认矿权。
通辽天然碱采矿权勘查矿种为天然碱、共生矿种盐,天然碱矿物量为 14.47 亿吨,其中含盐量≤ 9.54% 的资源量为 5.21 亿吨,共伴生天然碱矿物量 9.26 亿吨。通辽天然碱采矿权出让区块面积为 28.85 平方公里,从开采许可证有效期开始之日起计算,出让期限 30 年。
根据中盐化工披露的信息,天然碱相较于合成碱优势明显,具有更低的能耗、成本和绿色环保优势,将逐步成为纯碱行业主流。本项目建设规模大,公司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可能存在建设周期较长等问题。
中盐化工表示,公司纯碱产能为 390 万吨,为国内第三大纯碱生产企业。本项目实施目的主要是为了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优势产业。此外,中盐碱业竞拍的通辽天然碱采矿权现为国内发现储量最大的天然碱资源。项目实施也有利于改善纯碱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不过,中盐化工也提醒,中盐碱业本次竞拍天然碱采矿权资金 68.09 亿元,后续开发建设天然碱项目预计投资规模较大,截止 2025 年 3 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28.65%,虽然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具备较强的中长期偿债能力,但仍需警惕资产负债率上升给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带来压力的风险。
归母净利润连续 2 年下降
中盐化工是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重要化工企业和上市公司,前身是始建于 1953 年的 " 吉兰泰盐场 "。中盐化工被誉为北疆秘境中璀璨的 " 沙漠明珠 ",公司因盐而生,化工由金属钠起步,由两碱、两树脂迈步大化工时代,目前已建成以 " 两碱、两钠、两树脂 " 为龙头的盐化工产业集群,成为跨多省区、具多产业、有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
官网显示,目前,中盐化工主要生产装置有:国内资源配套齐全的 40 万吨 / 年聚氯乙烯生产线、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 23 万吨 / 年糊树脂生产线、60 万吨 / 年电石生产线、36 万吨 / 年烧碱生产线、75 万吨 / 年熟料和配套的 106 万吨 / 年水泥生产线、2 × 135MW 自备电厂,世界产能最大的 6.5 万吨 / 年金属钠生产线、被列入国家 863 计划项目的 800 吨 / 年核级钠生产线、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的 11 万吨 / 年氯酸钠生产线,390 万吨 / 年纯碱生产线。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21 年和 2022 年中盐化工收入利润曾短暂增长,但 2023 年和 2024 年则开始出现下滑。根据中盐化工披露的年报,2024 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8.93 亿元,同比下降 20.69%;归母净利润为 5.19 亿元,同比下降 56.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3.48 亿元,同比下降 71.06%。2023 年,中盐化工实现营业总收入 161.01 亿元,同比下降 15.46%;归母净利润 11.52 亿元,同比下降 38.24%;扣非净利润 11.71 亿元,同比下降 38.81%。
对于 2024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56.32%,中盐化工在财报中解释称,2024 年受下游市场需求收缩以及供给端产能提升的双重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售价同比降幅明显,致使经营效益下降。
分季度来看,2024 年一季度,因纯碱产品产能受限,当季归母净利润实现 5629.55 万元;二季度,纯碱产品产能恢复,当季归母净利润实现 3.84 亿元;三、四季度,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公司主要产品售价持续下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盈利 1.33 万元、亏损 5519.35 万元。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解释 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下滑时,中盐化工同样提到了纯碱影响。中盐化工表示,纯碱、聚氯乙烯等主营产品受市场因素影响,价格同比降幅明显,纯碱产品产销量同比降低 7%。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