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 N7 上市 50 天大定突破 20000 台。
这一订单量对东风日产而言非同寻常。
实际上,自东风日产 N7 上市之时,这款车便饱受争议,诸如 " 换壳奕派 e π 007,二线动力电池欣旺达 "" 拼好车 " 等议论声不绝于耳。
然而上市发布之后,东风日产 N7 似乎正在逐步验证 " 他们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争气 "。
截至 5 月 15 日,N7 以 18 天的时间实现大定用户破万,成为最快达成此记录的合资纯电车型。
N7 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东风日产对新能源战略怎样的考量?东风日产当前窘迫的局面能否仅靠一款热销车型力挽狂澜?在合资集体溃败的局势面前,东风日产还有何新招?
东风日产,合资中的 " 孤勇者 "?
合资在华日子艰难,似乎已然不必多言。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崛起,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 年,合资品牌市占率仍超 60%,但此后便一路下滑,到了 2024 年,该数据跌至 31.5%,今年前 4 个月,合资品牌市占率进一步微跌至 31.3%,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甚至不到 10%。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到 2030 年,自主车企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有望突破 80%,合资车企作为整体,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被压缩至不足两成。
2024 年 3 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预言:未来 3-5 年,合资品牌份额会降到 10%;2024 年 12 月,蔚来创始人李斌在公开采访中表示,接下来 " 中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占 80% 以上份额很正常,到 2035 年,销量全球前十的车企当中,将会有一半都来自中国 "。
Stellantis 核心高管毕高诚(Maxime Picat)曾表示,他对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份额的流失程度感到 " 震惊 "。他还警告称,尽管丰田、大众等品牌仍在中型燃油车市场维持高销量,但他认为外资车企在这一 " 最后据点 " 的优势 " 不会长久 ",跨国车企想在中国保住地位相当困难。
实际上,外资以及合资车企不是不想转型新能源,而是不知该如何转,并且大象转身,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市场窗口不等行动迟缓的赶路人。
但困境面前,总有 " 孤勇者 "。东风日产算是其中之一。
根据日产汽车中国区公布的 2025 年 5 月销售数据。数据显示,其 5 月销量为 57998 辆,同比下降 9.7%。2025 年 1 至 5 月累计销量为 225560 辆,同比降幅达到 21.3%。相比去年同期,2024 年 5 月的销量为 64233 辆,而 2024 年前五个月累计销量为 286445 辆。
日产中国包括两大事业板块,分别为乘用车板块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以及轻型商用车板块郑州日产,其中东风日产是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主要销量来源之一。
不过 2025 年以来,东风日产一直处于销量下滑状态,目前已经连续 5 个月出现销量下滑,今年前五个月累计销量为 208600 辆,同比下滑 26.1%。在今年 5 月,东风日产的销量为 53367 辆,相较于上一年同期的 61725 辆下滑 13.5%。
N7,东风日产拿出 " 诚意 "
在纯电战略上,东风日产曾长期处于试错的阶段。
2018 年,东风日产推出纯电轩逸,作为燃油版轩逸的电动化转型产品,综合补贴后价格区间为 15.9 万 -16.6 万元。但由于不断的质量问题和售价等原因,纯电轩逸逐渐消失在市场的竞争中,最终停产。
2022 年 9 月,东风日产再次推出纯电车型 - 艾睿雅(ARIYA),最初定价在 27.28 万元至 34.28 万元之间。彼时,业内大多数观点认为艾睿雅 27.28 万元的定价过高,同时也没有出色的智能智驾能力。于此,艾睿雅的销量月销不足千辆。
即便后续推出新版本,将艾睿雅的官方起售价降至 19.9 万元,实际销售价格低至 14.49 万元,销量也难以挽回,进入 2025 年月销量降至个位数。
至此,东风日产的纯电车型推新遇到瓶颈。但 N7 的出现,可以说为这家合资车企疏通了纯电路径,也是这家合资车企为纯电用户拿出的 " 诚意 "。
东风日产的诚意在 N7 这款车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价格和配置。
4 月 27 日,东风日产全新纯电轿车 N7 正式上市,定位 " 中高级纯电轿车 ",定价区间为 11.99 万 -14.99 万元,上市 1 小时订单即突破 10138 台。
图源:东风日产微博
智能化配置上,N7 搭载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配备 32GB 内存 +256GB 存储,车机系统支持多任务流畅运行及 OTA 升级。而且,N7 还接入了 DeepSeek-R1 大模型。
驾驶辅助方面,N7 搭载与 Momenta 联合开发的 " 一段式端到端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覆盖高速、城市、泊车全场景。
然而,"N7 上市 50 天大定突破 20000 台 " 意味着 N7 可以彻底躺平了吗?截至目前来看,订单量仅仅是 N7 获得部分市场认可的开端,这款车型,甚至东风日产的纯电战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两者都尚不可以一劳永逸。
从目前情况看,N7 后续发展态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价格与配置优势加持下,其前期订单数据亮眼,但市场竞争瞬息万变。同价位区间,自主品牌已深耕许久,积累了大量用户与口碑,像比亚迪秦、吉利银河系列等车型,在技术、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同样不容小觑,N7 面临着激烈的市场围剿。
在渠道与服务层面,尽管东风日产布局了交付中心与零售中心,但能否快速、高效地将车辆交付到用户手中,售后响应是否及时,都将影响用户的购车与用车体验,进而左右 N7 的市场口碑与后续销量。
至于东风日产的纯电发展,N7 的成功虽为其注入一针强心剂,但仅凭一款车型难以完全扭转乾坤。
后续,东风日产需持续丰富纯电产品矩阵,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与技术,提升智能化水平,强化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形象塑造。同时,深化渠道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利用合资品牌积累的底蕴,精准把握用户需求。若能以此为契机,形成良性发展循环,未来或能在新能源赛道上争得一席之地;反之,若后续乏力,在合资集体溃败的大环境下,东风日产在新能源领域的处境将愈发艰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