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安卓手机阵营,谷歌的 Pixel 系列机型可以说是一直都有着比较独特的意义与地位。
从软件层面来说,Pixel 系列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首发每一次的 Android 大版本更新,同时还有大量 " 限时独占 " 的谷歌 AI 功能。这就意味着它既是目前公认的 Android 软件开发平台,同时也是谷歌展示自身软件相关技术的 " 窗口 "。
而从硬件功能上来看,Pixel 系列机型一直以来都不以 " 性能 "、" 跑分 " 见长,但独特的定制 Tensor 处理器确实使得它成为了 Android 阵营里 " 计算摄影 " 和端侧 AI 的代表作。特别是最近几代定位旗舰的 Pro 版,虽然并没有用特别大底或是特别长焦的影像配置,却也能在每年的影像旗舰排名里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其影像功能便不能不吸引其他厂商的关注,甚至是作为他们的 " 参考对象 "。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最近看到一些关于下代 Pixel 系列机型的影像功能爆料时,我们三易生活立刻就意识到,它很有可能会再一次对整个行业带来一些微妙的影响。
那么谷歌又做了些什么呢?事情其实并不复杂,根据最新的爆料表示,即将发布的 Pixel 10 系列新机可能会加入 " 长焦微距 " 功能。
相信有些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说," 就这,长焦微距不是其他厂商早就有了吗,谷歌这有啥可吹的?"
的确,在此前几代的 Pixel 系列机型上,谷歌一直都是用超广角来实现微距功能,如果单论 " 长焦微距 " 的应用时间,那么他们确实在客观上已经落后于部分厂商。但之所以要给大家讲到 Pixel 10 系列新机上的 " 长焦微距 ",是因为它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又与大家常见的其他品牌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异。
这个差异就在于谷歌并不是以 " 长焦微距 " 替代了他们之前使用的超广角微距,而是在保留超广角微距的前提下,再额外给 Pixel 10 系列机型的长焦加上微距功能。换句话说,他们很有可能会打造出业界首批 " 双微距镜头 " 机型。
那么这样做的意义究竟在哪呢?简单来说,长焦微距的好处在于允许用户在更远的距离上,利用长焦自带的 " 放大 " 效果来拍摄相对微小的对象。这样一来,一是可以避免对被摄对象的惊扰,在诸如拍摄昆虫等对象会得到取景上的便利性,其二则是可以解决相机(手机)本身造型对于环境光线的遮挡问题。
但 " 长焦微距 " 并非没有短板,正因为它的设计场景是 " 在一定距离上 " 进行的对焦和拍摄,所以长焦微距的有效对焦距离,其实常常是不够 " 微 " 的。也就是说如果被摄物体太小,或是用户因为环境受限的原因必须要将手机 " 怼 " 得很近去拍摄,那么长焦微距就可能会反而出现对不上焦的问题。
而且因为长焦微距的对焦距离往往并不近,这就会导致手机本身很难主动判断用户当前到底是在拍微距,还是在拍摄长焦照片。所以 " 长焦微距 " 通常也不像超广角微距那样,可以根据被摄对象和手机的距离来做出自动切换机制,而是需要用户去手动点击相机 App 里的相应开关来 " 切换 ",既让操作变得复杂,也不利于进行抓拍。
根据目前的爆料显示,谷歌在 Pixel 10 系列上的这套 " 双微距 " 设计,一方面兼顾了长焦微距拍摄距离远、超广角微距对焦距离近的优势。另一方面,他们可能通过 AI 实现了对微距拍摄场景的自动化识别。也就是说手机可以根据当前的构图、拍摄内容,再结合被摄物的距离,来自动激活 " 超广角微距 " 或 " 长焦微距 ",不需要用户去机型手动切换。这样一来,这套 " 双微距系统 " 无论从用户体验、还是单纯的技术先进上来说,确实都可能胜过了当前行业里其他所有厂商的设计。
况且之前在手机行业里,由于其他厂商往往会在 " 超广角微距 " 和 " 长焦微距 " 之间做选择,这就给消费者造成了一种错觉,让人误以为这两种技术路线之间存在 " 互斥 " 关系,用了其中一种就不能用另一种。甚至一些配备了 " 长焦微距 " 的机型,还可以藉此阉割掉超广角摄像头的自动对焦功能,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如此一来,当谷歌率先在超广角和长焦两颗摄像头上都搭载微距模式,就不仅给了其他厂商一个借鉴的模板,同时也相当于对消费者起到了 " 扫盲 " 的作用。所以它自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于其他品牌 " 影像旗舰 " 的配置预期,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在影像配置上的进一步 " 良性内卷 ",而最终受益的自然还是消费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