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06-20
动漫短剧兴起,B站如今迎来了“天赐良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面对日益庞大的短剧蛋糕,如今没有大厂不心动,其中自然也包括 B 站。然而遗憾的是,虽然他们也曾相继推出多项短剧征集及扶持计划,包括在 " 探照灯计划 " 中新增短剧赛道,但在《逃出大英博物馆》后便再少有拿得出手的爆款。

不过如今,属于 B 站短剧的机会似乎来了。

日前有消息显示,今年第一季度 B 站动漫短剧通过 " 充电 " 功能实现的月度流水已突破千万元,并且 " 这一成绩大约是去年同期的 50 倍 "。相关消息源还透露,目前 B 站正与多家网络文学平台就版权合作进行洽谈,合作模式为由网文平台和作者提供作品授权,UP 主负责内容制作,B 站则提供平台运营支持,各方根据改编作品产生的付费收入进行分成。

虽然截至目前 B 站尚未对此进行回应,但此前在今年 3 月举行的第二届微短剧大会上,B 站短剧业务负责人文与非曾明确表示,今年 B 站短剧将探索多个方向,其中包括动漫短剧。用文与非的话来说,无论是漫改剧、还是真人短剧动漫化,B 站都会进行很多尝试。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当下真人剧仍是短剧赛道的主流,但种种迹象已经表明,继真人剧之后,这股风潮已然吹进了动漫领域。例如根据今年年初抖音短剧方面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 年该平台的动漫短剧用户付费规模超过 2000 万,单片付费最高达 200 万。同时红果、百度等免费短剧平台,也已经在批量化上新动漫短剧。

可以说动漫短剧不仅有望成为短剧市场的增量品类,还有望为动漫行业指出一条新的变现道路。而动漫短剧的兴起对 B 站来说无异于 " 天赐良机 ",毕竟二次元正是 B 站的基本盘,其核心用户群体至今仍与动漫内容消费者高度重叠。

至于动漫短剧得以兴起的原因,首当其冲的莫过于 AIGC 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众所周知,传统动漫的工业化制作流程面临着制作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而在 AIGC 技术的加持下,动漫行业的产能限制正在被逐渐打破,使得其制作周期大幅缩短。此外相比人工画手的局限性,AI 也能兼顾多种画风和题材。

今年年初快手可灵 AI 品牌合作负责人王若暄就曾表示,年内 AIGC 技术在短剧行业的应用将从概念验证阶段迈入实际应用与商业实践的新时期。身为实践者的中文在线已率先成立了 AI 动漫部,主导推出国内首批 AI 驱动的动漫短剧作品,并实现单月产能超 1000 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动漫短剧制作周期的大幅缩短,也使得制片方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及时结合热点、热梗进行创新。例如目前一些制作方往往不会选择一次性上传完结作品,而是以日更等形式来进行连载。

另一方面,动漫短剧能够兴起还得益于其拥有真人短剧难以企及的题材优势。具体而言,由于篇幅和成本问题,很多真人短剧无法展现的题材,动漫却可以。例如重特效、重打戏的玄幻、科幻、奇幻题材,在高昂制作成本或更长制作周期的限制下,并不适合真人短剧去做,但是动漫短剧在 AI 的加持下,在奇特景象、奇观、特效等方面都有优于真人短剧的发挥空间和呈现效果。

题材的多元性,自然也就为动漫短剧带来了用户拓新的可能。在中文在线 AI 动漫部总经理周立强看来,经历了一段蓬勃发展期后,真人短剧观众群体逐渐呈现出偏向 30 岁及以上人群的特征,而动漫短剧的用户画像明显更年轻化。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二次元消费群体规模不断增长,而且这类人群本身就有较高的付费意愿。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从 2017 年的 2.1 亿激增至 2025 年的 5.26 亿,实现了近 1.5 倍的增长。

当然,机会虽然有了,但 B 站能否抓住还要看其如何行动。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言,如今看上动漫短剧的大厂不只是 B 站,而且寻求外部版权合作等方式相对并不那么稳定,尤其是在版权和 IP 资源愈发重要的当下。毕竟当下所有网文平台或其背后的大厂,几乎都已涉足短剧。

另一方面,虽然二次元群体消费意愿较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短剧赛道采用广告分成商业逻辑的免费模式已经愈发势大。这也就意味着,如今聚焦付费模式的 B 站短剧还需要思考如何安身立命。如果继续践行付费模式,就需要给出能说服用户放弃免费短剧的理由。可如果向免费模式妥协,一向对广告讳莫如深、慎之又慎的 B 站,又真的能说服自家用户接受看剧前先来段广告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b站 百度 博物馆 抖音 网络文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