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信息显示,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摩尔线程 ")IPO 辅导状态已变更为 " 辅导验收 ",其上市之路迎来新进展。
去年以来,包括摩尔线程在内的国产 GPU" 四小龙 "(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沐曦)先后开启了 IPO(首次公开募股)之路,截至目前进展各不相同。
国产芯片厂商一直没能绕开两个痛点:能不能自己制造、能不能实现盈利。在业内看来,国产算力芯片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很猛。" 四小龙 " 企业创始团队有的出身于高校,专做科研;有的自带 AMD(超威半导体)、英伟达等大厂履历。各家企业也得到了资本支持,每个项目都有几轮融资,降低了芯片 " 强烧钱 " 属性的后顾之忧。
不过,在 " 打怪升级 " 以及未来实现自主生产的路上,国产芯片厂商也需要直面盈利问题,备好叩开二级市场大门的 " 敲门砖 "。
GPU" 四小龙 " 更新上市动态
时隔大半年,国产芯片企业上市进程陆续有了最新进展。
中国证监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信息显示,摩尔线程 IPO 辅导状态已变更为 " 辅导验收 "。辅导机构中信证券认为,经辅导,摩尔线程具备成为上市公司应有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充分了解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板块的特点和属性。
不过,验收报告也显示,由于摩尔线程历经多轮融资,引入了较多外部机构投资者,导致获取股东穿透核查资料的工作量较大。中信证券与证券服务机构密切配合、与摩尔线程股东充分沟通,持续推进了股东穿透核查并落实相关的监管要求。
国产算力芯片厂商集中开启 IPO 进程,始于去年下半年。
2024 年 8 月,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燧原科技 ")在上海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由中金公司辅导。一个月后(2024 年 9 月),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壁仞科技 ")在上海证监局办理 IPO 辅导备案登记,辅导券商为国泰君安(并购海通证券后更名为 " 国泰海通 ")。
去年底,摩尔线程开始上市辅导," 风头 " 一度盖过其余几家。今年 1 月,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沐曦 ")的辅导备案被登记受理,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上市进展方面,除了此次摩尔线程到了辅导验收阶段,今年 2 月,有消息称壁仞科技考虑港股 IPO,拟募资 3 亿美元,有可能在今年登陆港股。但消息还表示,壁仞科技 IPO 规模和时间等细节或发生变化,最终也可能搁置 IPO。不过,壁仞科技方面对此未予置评。
到了 4 月,相关公司上市进程出现了一波集中披露。
4 月 10 日,中金公司提交了燧原科技第三期辅导工作进展情况。中金公司称,燧原科技本次 IPO 的募集资金已初步确定投向,但整体规模及募投项目的可行性、收益情况还在持续论证当中。此外,由于燧原科技的股东数量及股权激励人员数量较多,工作量较大,辅导机构需持续进行核查工作,并就未来可能发现的问题要求公司进行解释与整改,以保证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稳定且合法合规。
同日(4 月 10 日),国泰海通在提交的壁仞科技第二期辅导工作报告中称,壁仞科技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募投项目方案尚待讨论制定;辅导期内公司进行新一轮的外部融资,辅导工作小组需要协同其他中介机构对公司股东情况进一步核查。
沐曦的进展披露也紧随而至。4 月 11 日,华泰联合证券公布了沐曦第一期辅导工作的情况进展,称仍需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推进股东适格性穿透核查工作,并对募集资金使用安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充分分析论证。
多轮融资致股东穿透耗时业内:先搞制程和赚钱
从目前更新的辅导情况来看,在多轮融资背景下,股东穿透反而成了这些半导体新秀们冲刺 IPO 遇到的第一个普遍性问题。不过,对 " 强烧钱 " 属性的半导体产业来说,能拿到融资不是坏事,起码研发没有了 " 后顾之忧 "。从融资情况也能看出,国产芯片产业的起步虽不算早,但发展势头很猛。
已上市的寒武纪成立于 2016 年,创始人陈天石出身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公司主攻各类终端、云端、边缘 AI 芯片及终端智能处理器 IP,覆盖端、边、云全栈 AI。
燧原科技成立于 2018 年,创始人、董事长赵立东出身 " 紫光系 ",曾主管半导体投资相关工作。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产品,可提供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 AI 加速卡、系统集群和软硬件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是 AI 算力,如其推理加速卡云燧 i10 及云燧 i20 等。
壁仞科技成立于 2019 年,主攻高性能通用 GPU,首代壁仞科技通用 GPU 产品已经发布并在多地智算中心落地,公司创始人张文曾出任商汤科技总裁。
另外两家的成立时间则要更晚。其中,沐曦成立于 2020 年,致力于为异构计算提供全栈 GPU 芯片及解决方案,产品曦思 ® N 系列用于智算推理;曦云 ® C 系列用于通用计算;曦彩 ® G 系列用于图形渲染。公司创始人陈伟良及多名高管均有 AMD 背景。
此次披露进展的摩尔线程成立于 2020 年 10 月,专注于研发设计全功能 GPU 芯片及相关产品。公司创始人、CEO 张建中曾带领英伟达开拓建立了 GPU 在中国的完整生态系统,摩尔线程也因此被不少人称为 " 中国版英伟达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制表
需要注意的是,从国产 GPU" 四小龙 " 陆续推出的系列产品,到今年 " 横空出世 " 的小米玄戎 O7;从 SOC(系统级芯片),到 AI 芯片,国产芯片厂商在赶路制程的同时,仍未摆脱 " 代工 " 这个关键问题。每当厂商流片成功的消息传来,总少不了业内人士对何时能独立制造的追问。
振芯荟联合创始人张彬磊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主要瓶颈是缺乏相应的代工能力,容易受限于国际软件和操作环境。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成功实现自研芯片的企业并不多,尚未形成集团优势,以 " 生态论英雄 " 还为时过早。对当下的厂商来说,拿下更多市场份额才是重点。
谈到市场份额,就绕不开盈利。目前来看,包括寒武纪在内的国产芯片企业中,实现盈利的仍是极少数。不过,除了各自的芯片产品,近期各大厂商的 " 赚钱思路 " 在不断外扩,如今年 DeepSeek 大火时,沐曦就第一时间联合硬件厂商推出了 DeepSeek 一体机。
从长远角度看,一方面,半导体产业前期不赚钱虽是业内共识,但资方很难不在意 " 赚钱效应 "。另一方面,政策层面陆续释放利好信号,为前景良好但未实现盈利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路。6 月 18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相关文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将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大到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行业,对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指标不设置硬性门槛,更关注企业产品的技术领先性和市场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