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 22 个人追一个球,创新是一堆人逐一道光。
文 | 佘宗明
海信还是原来那个海信——它又整起活儿来了,这次是在首届全新改制的世俱杯上。
皇马、曼城、拜仁等 32 支顶级俱乐部展开巅峰对决,梅西、姆巴佩、哈兰德等顶级球星竞秀球技……对很多球迷来说,阔别两年后重启的世俱杯(全称 2025 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无异于给「造梦者造了好梦,值得我称颂」的歌词配景。
梦里「似是故人来」,海信,就是那个熟悉的「故人」。
继 2016 年欧洲杯上的「海信电视,中国第一」、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上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标语、2024 年欧洲杯的「不止于世界第二」后,这两天,世俱杯上的围挡广告「Hisense Laser TV,Global NO.1(海信激光电视,世界第一)」再度引发聚焦和热议。
在电视发明 100 周年的节点上,在迎来「百吋时刻」里程碑的顶级足球赛事中亮出「世界第一」的品牌宣言,海信的勇气不是梁静茹给的,而是实力支撑的。
没有什么比球迷从「蜷缩在屏幕前」到「置身于绿茵场旁」的观赛体验升级更具说服力。那些坐在海信激光电视前解锁了用 IMAX 影院放映级技术看梅西踢球奇幻体验的观众会知道,围挡上的「世界第一」不是品牌自嗨的吹擂,而是技术领先者的插旗。
某种程度上,海信激光电视「世界第一」的宣告和球迷高度沉浸式的体验,形成了潜在的相互强化结构。将其合起来,就是缩略版的「N 年磨剑终成锋,一朝破竹势如虹」。
01
如果说什么是足球的绝佳拍档,答案恐怕非电视莫属。自问世以来,电视跟足球的激情共舞就未曾停歇,一部电视行业进化史,也是一段球迷观赛体验升级史。
那什么是观赛体验的「终极形态」?我身边有个球迷朋友给了个挺有意思的说法:不能让看球赛变成看屏幕,而要让隔屏观赛变成置身现场。
形象地说,就是看世俱杯时能看到梅西跑动时球衣褶皱的起伏,能看到达里头槌攻门时神情的变化,能看到乌斯塔里扑救时飞溅的汗水……要而言之,就是看球要看得像是在现场。
这在以往曾是奢望:自 1978 年中国球迷首次在巴掌大小的 9 吋黑白电视上,看到阿根廷队在世界杯上举起大力神杯以来,电视形态持续进化——从 CRT(显像管)电视到背投和等离子电视再到后来的 LCD(液晶)电视和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电视画面越来越清晰,人们的观赛体验也因此得到不断革新。
但无论是延迟、拖影、模糊,还是炫光、反光、累眼等情况,都表明,在原有框架下,电视画质提升终究有阈值。
这时候,能实现超高清、大色域、大颜色数高保真视频图像再现的激光电视,就应了李寻欢的那句经典台词:你来得正是时候。
获得国家 863 计划支持的激光显示,是唯一全面满足超高清显示国际标准 BT.2020 的显示技术。
你可能不认识 BT.2020,但是你一定能体会到那四个字——纤毫毕现。它会让你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突破带来的新「视」代正在到来,究其声势,不是「Bang」的一响,而是「哇」的一声。
就观赛而言,当罗德里的毛孔、维尼修斯的汗水在百吋画布上清晰可见,球员急停时草皮的轻微飞溅、裁判举牌时腕间的细微颤动都变成高清画面,当看球不再伤眼、身心尽可投入时,「大屏护眼优势+电影院同源技术」带给观众的获得感,自会为激光电视的价值分量称重,为海信激光电视的「世界第一」含金量测定。
02
不能说「不敢在世俱杯上炫实力的品牌都不是尖货」,但毫无疑问,「敢在世俱杯上秀肌肉的品牌都很有种」,毕竟用户体验就是标尺,市场数据就是裁判。
海信激光电视能够宣示「世界第一」的领先地位,就源于「全球销量第一」和「专利技术第一」两个维度的硬核支撑。
从销量上看,权威调研机构 Omdia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海信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达到 65.8%,相当于全球每卖出三台激光电视,就有两台来自海信,这已是海信连续 6 年位居激光电视市场全球第一。
从技术上看,作为激光电视品类开创者与市场普及者,海信技术专利稳居全球细分领域的最前列。截至 2024 年底,海信累计申请国内外激光显示专利 2806 件,推动了众多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定发布。
在相继发布全球首款 8K 激光电视、全球首款可折叠激光电视、全球首款顶嵌式激光影院的基础上,今年 5 月又发布了首个「放映级」家庭影院设备探索 X1 系列,就是海信在激光电视领域技术引领的直观注脚。
面对「为什么是海信」之问,海信早就用「厚积厚发」将答案打在了公屏上。
新粉难免会为探索 X1 系列的四大首创——「全球首发影院同源 MCL39 激光器」「全球首发影院同源 SST 架构 DMD 芯片」「全球首个纳米光谱选择屏 Pro,突破 1000nits 全屏稳定亮度」「行业首个 9.1.4 屏幕发声激光电视及 Hi-Res 母带级音质认证电视」而惊叹,老粉会觉得「惊喜」但不觉得「意外」。
激光电视之于电视业,就像智能机之于手机业,它不是在功能机上加个相机收音机,而是底层逻辑重构。这考验的是从 0 到 1 的创新能力。
而海信就在这方面布局已久、深耕多年:早在 2007 年,它就开始靶向发力,历时数年实现了光源设计、光机模组、整机设计等关键技术和激光器、成像芯片、抗光屏幕等核心部件的自研,最终于 2014 年推出了全球首台 100 英寸超短焦激光电视。
从单色到三色、从 4K 到 8K 的突破,攻克散斑抑制、噪音消除、系统可靠性保障等多项技术无人区,带领激光显示在全维度技术上进入「显示产业的 iPhone 时刻」,说起来可以几句话粗略概括,做起来却极度考验耐力、定力与攻坚力。但海信扛住了。
敢拼才是实力,实力是最好的底牌。海信视像总裁李炜曾表示:「未来,我们将通过专利领跑、标准引领和冠军质量三项核心能力实现创新领航,创造越来越多的世界之最」。底气何来,于此已显。
03
技术积淀,托起了海信激光电视在世俱杯上踢出「世界波」的厚实底气,「世界第一」,则转化为了用户的视觉惊喜。
所有不以解决用户痛点为落点的技术都是空壳,不以创造社会价值为指向的创新都是花活。海信激光电视就将满足用户需求写在了明面上。
越是进入「墙有多大,电视就买多大」的 Wall 时代,对护眼、沉浸、安装、节能的要求越高,这恰恰都是海信激光电视的优势点所在。
在用户的大屏需求与伤眼焦虑交织的情境下,海信激光电视就展示出了「护眼,我是专业的」态度:纯净光源(从源头阻断有害短波蓝光)+ 柔和反射(抗光屏幕能驱散眩光)+ 舒适亮度 +AI 智慧调节(自动适配环境形成智能光感)构筑的四重护眼防线,就是最直观的说明。
针对用户渴求影院级沉浸又难离方寸客厅的痛点,海信激光电视也用集影院同源高亮三色激光器、9.1.4 声道音响系统等于一身带来的超高色域、超清画质、超赞音效,回应用户之需。
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海信激光电视却在告诉用户:你可以「既要,又要,还要」——除了大屏护眼、影院级沉浸感,你想要易安装、低功耗,都没问题。
超大屏电视入户难是许多家庭的「祖传痛点」,可海信在 CES2025 上展出的首台一体化升降卷曲激光电视,就展示了柔性屏幕膜片可卷曲的特点,让屏幕能像瑜伽垫般卷起来轻松入户。
超大屏电视功耗高、易发烫也是个常见难题,海信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冷屏绿色显示。
从用户角度看,用户未必对激光电视解决这些问题背后实现了什么创新、攻克了多少技术感兴趣,但却会为「行业唯一的 0 有害蓝光、0 屏幕辐射、0 眩光、0 反光、0 频闪电视」带来的自己看球或孩子看动画片不伤眼买单,会对激光电视从单纯家电产品变为家庭娱乐生态入口买账。
而不用为安装发愁,能耗比同尺寸液晶低约 50%,更是实实在在的加分项。
04
海信激光电视「世界第一」依托的技术能力,对用户是可以触摸的视觉红利,对中国电视产业则是技术自立的时代标杆。
需要看到的是,海信是 2025 世俱杯的全球首个官方合作伙伴,它还完成了「广告赞助商」到「技术提供方」的蜕变——迈阿密 FIFA 总部和纽约 FIFA 世俱杯国际转播中心都在用海信电视进行赛事转播和专业内容制作。
考虑到 FIFA(国际足联)对官方指定产品的认定标准挑剔到堪称严苛,这不啻为对海信高端显示技术引领力的「盖章」。
FIFA 指定转播电视品牌从之前的 S 打头企业转向海信,也是国际显示标准话语权嬗变的缩影:在过去几十年里,也即在显像管显示时代和液晶显示时代,日韩品牌是技术栈的垄断者,中国电视产业虽然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提升,但沿用别人核心技术的局面并未得到改变,核心部件也对中国企业形成了技术壁垒和供应制约。
但随着海信在激光显示上的突破,中国企业在显示产业层面自主定义和引领创新的时代渐次到来。
IPRdaily 等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来自中国企业的激光显示技术专利在全球占比超 6 成,远超排第二的日本和排第三的美国之和。可以说,中国方案已形成属于中国品牌「主导」的专利池,在激光显示技术的「市场布局卡位战」已处在最前面。
从基本原理(反射成像)、核心器件(光机、屏幕)到显示架构都是中国企业原创,光机、屏幕、整机制造等产业链都主要在中国,增强了中国自主创新竞争力,也避免了受制于人。
这其中,作为赛道开创者的海信,就在延链、补链、强链中积极发挥了带头作用。在技术溢出与产业链共用之下,它切实带动了国内激光显示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也推动了中国激光显示产业「从路径到方案再到标准」的全球输出。
技术领先换来的是全球化的硕果已成:海信激光电视已出口到美国、欧洲、中东、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迪拜的皇室甄选、美国家庭的火爆单品。2024 年它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市场实现三位数增长,在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市场增长超 70%,展示出了中国制造以高端技术高质量出海的新模样。
05
本质上,技术创新就像「踢足球」:足球是 22 个人追一个球,创新是一堆人逐一道光。
海信激光电视能在显示技术竞争的赛场上踢出贝氏弧线般的「任意球」,并将「激光电视」的概念直射到全球消费者的心智之「网」,就在于它的勤修内功也苦练外功。
在行业还在追捧 LCD 时,海信就精准「预判传球」,率先布局激光电视;在行业陷入白热化竞争时,它靠激光显示维度的全链条自主创新,来突破场上的「铁桶阵」防守;到后来,它又接连冷静推射,推出全球首台百吋激光电视等产品;而今,它凭借过硬球技掌握了「绝对控球权」,市占率连续 6 年居首。
也正是海信们用精准的「长传调度」,将中国制造的球射向技术制高点的「禁区腹地」,中国制造的硬实力才日益凸显。
如今,很多人将海信激光电视作为大屏首选,是对「百吋巨幕 + 护眼科技 + 影院声画」的黄金组合按 Pick 键,也是为中国原始创新和高端制造投信任票。
领先地位是时间对超级拼搏者的犒赏。到头来,海信激光电视的「世界第一」跟世俱赛上的晋级名单共同注解了一句话:唯有不懈,才可突围;唯有不挠,方能捧杯。
✎作者 | 佘宗明
✎运营 | 李玩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或手机号:18810070968
往期精彩回顾
©
敬请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