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APU 处理器已经诞生 15 年了,一直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产品,拥有不俗的 CPU 性能、无与伦比的 GPU 性能、高超的能效、突出的性价比。
其实不仅仅是主流消费者,OEM 厂商也非常喜欢 APU 处理器,毕竟同时将强大的 CPU、GPU 集成在一颗小小的芯片内,还有强大的性能,还有极小的面积、极低的功耗,对于要求苛刻的 OEM 整机设计来说无疑是极为友好的。
去年,AMD 发布了最新一代的锐龙 8000G APU 处理器,也是第五代台式机锐龙 APU,从工艺到架构,再到技术特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可谓焕然一新。
锐龙 8000G 系列采用了先进的台积电 4nm 制造工艺,单芯片设计,使用了当时最新的 Zen 4 CPU 架构、RDNA 3 GPU 架构。
同时,锐龙 8000G 系列也是首款升级支持 DDR5 内存、PCIe 5.0 通道的 APU 处理器,接口也是新的 AM5。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锐龙 8000G 系列还是首款台式机 AI PC 处理器,集成了独立的锐龙 AI NPU 引擎,再结合 CPU、GPU 可以离线运行端侧 AI 应用。
锐龙 8000G 系列的旗舰是锐龙 7 8700G 处理器,不但拥有最强悍的规格,而且具备出色的性价比,属于没法让人不爱的那种。
【高能效 Zen4 架构死死压制竞品】
首先,锐龙 8000G 系列的 CPU 性能十分出色,Zen4 架构是现在最先进的 Zen5 上一代的成熟架构,纯看处理器核心架构,理论上是 N-1 代产品,但其本身足够优秀且非常契合追求稳定的商用台式机,
综合规格和性能表现来看,则完全可以称之为 N-0.5 代产品了,时至今日依然非常能打,被广泛运用在 OEM 商用台式机领域
AMD 锐龙 7 8700G 拥有八个 Zen4 架构的 CPU 核心,基准频率就有 4.2GHz,最高加速更是能够高达 5.1GHz,同时还有 8MB 二级缓存、16MB 三级缓存,合计达 24MB。
对于主流应用来说,这样的配置是绰绰有余的。
其实,市场上也有类似的 N-1 代产品,那就是 14 代酷睿 i7 14700 处理器,依然活跃在市场上,但由于其采用了大小核配置,很容易出现多任务调度上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处理速度,并不是十分适合主流用户。
更何况,锐龙 8000G 系列采用了台积电先进的 4nm 工艺,加上 Zen4 架构本身的高能效,整颗处理器的热设计功耗只有 65W,散热压力基本不存在,只需要简单的风扇就能轻松对付。
比同为 N-1 架构的酷睿 i7 14700 的 Intel7 制程先进至少两到三代(10nm → 7nm → 5nm → 4nm),其表现出来的功耗和温度更低。
其他技术和扩展方面,锐龙 8000G 系列也不存在短板,比如支持双通道 DDR5 内存,最大容量 256GB;
支持 16 条 PCIe 4.0 通道,再加上主板芯片组,可以支持多块 SSD,如有需要还可以让独立显卡、SSD 都能满血运行;
原生支持两个 USB4 40Gbps、两个 USB 3.2 Gen2 10Gbps、四个 USB 2.0 接口,可以灵活满足各种外设需要。
此外,锐龙 8000G 系列采用的 AM5 接口,官方承诺会支持到 2027+ 年,也就是说在未来多年的时间里,如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无缝升级到新平台,无需担心性能不足而更换整机。
【第一款干掉 GTX 1650 的集显】
当然,AMD APU 处理器的一贯突出优势就是无可比拟的 GPU 集显,在处理器狭小的空间内每一代都有显著提升。
锐龙 7 8700G 的集显型号为 Radeon 780M,升级到了当时最新的 RDNA 3 架构,和同时代的 RX 7000 系列显卡完全一致,而且拥有多达 12 个 CU 单元,相当于 768 个流处理器。
另外,锐龙 5 8600G 处理器集成了 6 个核心、2800MHz 加速频率的 Radeon 760M,面对 GTX 1650 GDDR5 版本也能取得一定的优势。
即便是主流型号锐龙 5 8500G 集成的 Radeon 740M,只有 4 个核心 ( 256 个流处理器 ) ,加速频率依然高达 2800MHz,也能遥遥领先 Intel 核显。
更令人惊讶的是,集显加速频率达到了 2900MHz,甚至超过了当时的独立显卡,创造了 GPU 历史上的新高。
【第一款集成 NPU AI 引擎的桌面处理器】
锐龙 8000G 系列还开启了另外一个新的时代,那就是代表了首款桌面级 AI PC 处理器。
AI PC 的概念已经提出了两三年,不过确切地说一直都是 AI 笔记本,而在桌面台式机上,之前一直是空白。
锐龙 8000G 系列率先在桌面级处理器中集成了独立的 AI 神经网络处理单元 ( NPU ) ,打造了专用的锐龙 AI 引擎,可提供最高 16 TOPS 的算力,也就是每秒 16 万亿次。
再加上 CPU、GPU,整个处理器拥有了三大引擎,算力合计达到 39 TOPS ( 每秒 39 万亿次 ) 。
这样一来,锐龙 8000G 系列就可以实现更好的片上生成式 AI 性能和推理能力,也能脱离云端和网络,在本地端侧执行一些轻量级的 AI 工作负载,尤其适合需要持续运行的后台负载。
相比于独立显卡,集显虽然在算力上处于弱势,但好处是可以灵活设定更大容量的共享显存,从而实现效率飞跃,因为 AI 应用往往是非常吃显存的。
比如在 Stable Diffusion 等文生图应用中,Radeon 780M 就可以设置最多 16GB 显存,GTX 1650 就只有 4GB 显存,生成效率差异甚至达到了 6 倍之多。
比如在 Windows 相机或其他视频会议软件中,系统可以直接调用锐龙 AI 引擎,识别前景、人物和背景,进行背景虚化、自动取景和眼神交流等操作,显著增强体验,并大大降低功耗。
未来,随着 AI 应用越来越广泛,优化效率越来越高,锐龙 8000G 系列这样的 AI PC 处理器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大大提升工作和娱乐效率。
【OEM 商用台式机的不二之选】
相比于 i7-14700 之类的同等定位竞品,锐龙 8000G 系列可以说是全面领先:高能效的 Zen4 CPU 架构、首次超越 GTX 1650 独立显卡的集显性能、39 TOPS 强大算力的桌面级 PC 处理器、丰富的扩展支持……
就像文章开始时候的阐述,对一颗商用台式机处理器来说,全能比偏科更可贵,锐龙 8000G 系列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N-1 代产品,更堪称 N-0.5 代产品,因此从装机成本和运营策略来说,非常适合更新节奏相对较慢的品牌机商用台式机系列产品。
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全面的高品质,锐龙 8000G 系列自发布以来,一直备受青睐,无论是消费者还是 OEM 厂商,在商用领域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整机。
比如联想启天 M550,就是一款典型的锐龙 8000G APU 商用台式机,充分利用了其领先优势。
配置方面,它可选多款不同型号的锐龙 8000G 系列处理器,内存从 DDR4 升级为 DDR5-5200,M.2 SSD 接口升级为两个,而且都是 PCIe 4.0,USB 接口升级为前置六个 USB 3.2 Gen1、后置四个 USB 2.0,视频接口从 HDMI 1.4 升级为 HDMI 2.1 TMDS,电源最大功率升级为 380W,不太常用的 COM、PS/2 接口调整为可选,还有 PCIe x16/x4/x1 三条扩展插槽、前二后三音频接口等等。
作为一款商用机,联想启天 M550 充分考虑了商用企业客户的特殊需求,在品质、安全、易用、环保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其核心优势明显。
另外,对于商用主机来说,高能效、更省电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而这正是锐龙 8000G 系列的独特专长,因为它不但有更高效的 Zen4 架构,还有先进的台积电 4nm,而竞品 i7-14700K 所用的 Intel 7 工艺本质上还是 10nm。
锐龙 7 8700G 虽然热设计功耗 ( TDP ) 参数和 i7-14700 一样都是 65W,但根据外媒实测数据,,它的实际功耗要低得多,比如 GeekBench 6 多线程测试只需不到 220W,相比竞品接近 280W 低了约 22%,CineBench 2024 渲染性能测试低了几乎 20%,PassMark 烤机测试低了 24%之多,Blender 视频转码测试更是可以节省多达 35%。
对于大规模部署的企业来说,一年下来,就可以节省一笔非常可观费,也直接为环保做出突出贡献。
结语:
经过多年进化,AMD 商用台式处理器已经走上了一条对手难以企及的全能赛道,最新一代锐龙 8000G 系列作为名符其实的 N-0.5 代台式机处理器,拥有优秀的架构、强大的 CPU 性能、卓越的集显性能、前瞻的 AI NPU 配置,由此带来了突出的能效、稳定性以及超高的性价比,不但非常适合主流消费者,更是 OEM 商用领域的优质之选,堪称企业办公新神器。
尤其无论是日渐普及的 AI 应用,对显示性能有进一步提高的办公场景,抑或是严苛机箱尺寸带来的适配性要求,AMD 锐龙 8000G 系列还都充分具备了战未来的品质,可以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相信在未来,AMD 还会带来更加强大的商用台式机产品,而在成本控制日益严峻的当下,选择 AMD 锐龙 8000G 系列处理器,无疑是现在企业运维采购的首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