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TMT 06-23
富士康拟在印度量产iPhone金属中框;特斯拉Robotaxi正式上线;罗永浩辟谣离开科技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全球 TMT2025 年 6 月 23 日讯)今日要点:富士康拟在印度量产 iPhone 金属中框;苹果因 AI 进展缓慢被股东集体起诉;Meta 扎克伯格重金挖角 AI 人才;特斯拉 Robotaxi 正式上线;罗永浩辟谣离开科技界;宇树科技已完成 C 轮融资交割;澳大利亚将实施全球首个社媒禁令。

富士康拟在印度量产 iPhone 金属中框

富士康将首次在印度本土布局量产 iPhone 金属中框。富士康目前在印度的工厂中,斯里佩鲁姆布杜尔(Sriperumbudur)厂区主要负责组装 iPhone,海得拉巴(Hyderabad)厂区主要为 AirPods 产线,此外还有即将投入运营的班加罗尔厂区。富士康计划在泰米尔纳德邦奥拉加丹的 ESR 工业园内,设立新厂区,专攻生产 iPhone 金属中框。行业分析师尼尔 · 沙阿指出,iPhone 金属中框成本占整机物料清单仅 2-3%,富士康此举虽能小幅提升印度产线本土化率,但整体贡献仍低于 10%。

苹果因 AI 进展缓慢被股东集体起诉

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 AI 整合进语音助手 Siri 所需的时间,导致 iPhone 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这起诉讼涵盖在截至 6 月 9 日的一年中蒙受损失的投资者,诉方称可能因此损失了数千亿美元。尽管苹果在此期间推出了一些新功能和外观更新,但在 AI 方面的进展依然有限。首席执行官蒂姆 · 库克、现任首席财务官凯文 · 帕雷克以及前任首席财务官卢卡 · 梅斯特里均被列为被告,诉讼已在旧金山联邦法院立案。

Meta 扎克伯格重金挖角 AI 人才

继挖到初创公司 Scale AI 的 28 岁创始人兼 CEO Alexandr Wang 后,Meta 又将目光投向 AI 初创公司安全超级智能(SSI)的 CEO。该公司由 OpenAI 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 · 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一年前创办。今年早些时候,Meta 曾试图收购 SSI。遭到苏茨克维拒绝后,Meta 转头挖角 SSI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丹尼尔 · 格罗斯(Daniel Gross)。Meta 现在计划聘请格罗斯和 GitHub 前首席执行官纳特 · 弗里德曼(Nat Friedman),并入股两人运营的风险基金 NFDG,以加强人工智能团队。扎克伯格的激进挖角策略将 AI 人才争夺战推向新高度。

特斯拉 Robotaxi 正式上线

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首次向公众推出了其 Robotaxi 平台。该平台是一个无人驾驶的网约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将自己的车辆用于赚取被动收入,车辆将自动寻找乘客并将其送达目的地以换取报酬。目前,特斯拉正在使用公司旗下的 Model Y 车型进行试点运营,并且仅向少数参与 " 早期体验计划 " 的用户开放了试乘机会。测试期统一每单收费 4.2 美元。为了确保安全,特斯拉在每辆 Robotaxi 内安排了一名安全员,但安全员并不坐在驾驶座上,而是坐在乘客座位上。

欧盟拟对马斯克 X 平台收购案开罚单

欧盟监管机构近日针对马斯克(Elon Musk)旗下 xAI 公司以 330 亿美元收购社交平台 X(原 Twitter)的交易展开深度审查。此次调查依据《数字服务法案》(DSA),可能对 X 处以最高达全球营业额 6% 的罚款。监管机构已向 X 发出新一轮质询,重点调查收购后公司结构变化。监管机构担忧,公司架构的变动可能影响最终罚款金额的计算方式。

罗永浩辟谣离开科技界

在 AGI Playground 2025 上,罗永浩以科技创业者身份亮相。罗永浩表示,其实自己没有离开科技界,就是 20-21 两年去卖货了,因为跟电商公司有合约,所以现在每周末也在卖货。"22 年 5 月开始,自己成立了一个新公司(细红线),做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智能设备公司。这两年多、将近三年没有动静,不是离开了科技界,是因为在埋头搞研发,没做出来东西之前就没有什么好出来得瑟的。所以其实没有离开,一直都在。"

vivo 品牌副总裁被曝离职

vivo 内部公告,原 vivo 品牌副总裁贾净东因个人原因离职。品牌副总裁一职由谢之涵接任,后者兼任媒介管理部总经理。贾净东曾任职宝洁,于 2017 年加入 vivo,负责战略相关工作,后升任品牌副总裁。谢之涵加入 vivo 十余年,担任媒介管理部总经理一职。

宇树科技已完成 C 轮融资交割

宇树科技已完成 C 轮融资交割,本轮融资始于 2024 年 9 月,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吉利资本联合领投,原股东阵营亦大规模跟投。作为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明星企业,宇树科技在过去半年内已从 " 行业黑马 " 跃升为资本追逐的焦点。本轮交割完成后其投前估值已突破 100 亿元人民币。2025 年 5 月 29 日,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 " 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多数同行仍处亏损期不同,宇树科技已实现连续盈利。

华为盘古大模型 5.5 发布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5 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 CEO 张平安公布了华为云开发者及市场进展,开发者空间人数 110 万,华为云开发者数量 800 万,华为开发者数量 1300 万。目前昇腾 AI 云服务客户 1000+,行业深耕 30+,场景落地 500+,政务、工业、金融三个市场份额第一。他宣布,盘古大模型 5.5 正式发布,包括盘古预测大模型,盘古多模态大模型,盘古自然语言大模型,盘古视觉大模型,盘古科学计算大模型。

萝卜快跑计划将业务拓展至东南亚

百度 ( Baidu ) 旗下自动驾驶出租车部门萝卜快跑 ( Apollo Go ) 计划最早于今年年底将业务拓展至东南亚市场,目前正值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纷纷加紧拓展海外市场之际。萝卜快跑在东南亚的主要焦点将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软银孙正义寻求与台积电合作

软银集团 ( SoftBank Group ) 创始人孙正义寻求与台积电合作,实现他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赌注——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打造一个价值 1 万亿美元的工业园区,用于制造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 AI ) 。孙正义设想在美国打造一个庞大的制造业中心,让高科技制造业重回美国。该园区可能包含制造 AI 驱动的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线。软银高层希望让台积电在该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尚不清楚孙正义想要台积电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OpenAI 努力重组业务以兑现软银承诺的巨额投资

OpenAI 正在争分夺秒地重组其业务,以兑现软银承诺的巨额投资。3 月底,OpenAI 宣布,软银将牵头向 OpenAI 投资 100 亿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在今年年底前有条件地追投 300 亿美元。然而,这一目标却遭到了大股东微软的阻拦。按照约定,OpenAI 如果在今年 12 月 31 日前未能重组为营利性实体,那么软银的总投资额可能会削减至 200 亿美元。

OpenAI 改变 ChatGPT 销售方式

OpenAI 正在改变其 ChatGPT 聊天机器人企业版的销售方式,此举正值人工智能 ( AI ) 领域竞争日益激烈。此前,这家美国 AI 巨头以固定价格销售其企业产品。现在,其定价结构已调整为包含一种积分系统,客户可以使用该系统升级到更高级的工具并添加更多功能。

日本 NTT 将对子公司 NTT Data Group 实施收购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 ( NTT ) 宣布,已获得足够的收购要约,将对子公司 NTT Data Group 实施收购。这笔价值 2.37 万亿日元 ( 约 163 亿美元 ) 的交易预计将强化其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并简化集团公司架构。作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对 NTT Data 的收购将使人工智能成为 NTT 集团的核心业务,助力其各业务单元拓展全球市场。NTT 已于 5 月 8 日宣布将收购 NTT Data 的全部剩余股份,使后者成为全资子公司,NTT 已经持有 NTT Data 近 58% 股份。

SK 电讯和亚马逊云科技成立蔚山 AI 数据中心

韩国 SK 电讯 ( SK Telecoms ) 和全球最大云服务商——亚马逊云科技 ( AWS ) 共同打造的蔚山人工智能 ( AI ) 数据中心 20 日在蔚山市正式成立。两家公司将对蔚山投资 7 万亿韩元,修建可配备 6 万块图形处理器 ( GPU ) 的韩国最大规模数据中心。两家公司计划将数据中心容量升级到吉瓦级,将其发展成为亚太最大 AI 枢纽。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筹集 13.5 亿欧元扩充卫星机队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 ( Eutelsat Communications ) 正从法国政府及其他投资者处筹集 13.5 亿欧元,这笔资金将助力这家欧洲企业扩充卫星机队,打造可与埃隆 · 马斯克旗下星链抗衡的服务。法国政府将注资 7.17 亿欧元,持股比例将翻倍至近 30%。此前身为最大股东的巴蒂太空 ( Bharti Space ) 在融资后持股比例将降至 19%。英国在近五年前将 OneWeb 从破产中拯救出来,后于 2023 年由 Eutelsat 收购该业务。

澳大利亚将实施全球首个社媒禁令

澳大利亚在验证试验后,计划针对其境内 16 岁以下青少年,即将实施全球首个社交媒体禁令。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的试验结果表明,技术手段验证用户年龄是可行的,并能整合到现有服务中。根据新法律,包括 Snapchat、Meta 旗下的 Instagram 和 X 在内的数字平台将负责执行年龄限制,违规者可能面临最高 5000 万澳元的罚款。试验测试了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面部扫描、基于用户行为的年龄推断、年龄验证以及家长控制,试验还考虑了青少年可能试图绕过年龄检查的方式。超过 50 家公司参与了试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phone 富士康 印度 特斯拉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