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行业近两三年业绩增速腰斩。
文 / 每日财报 南黎
近几大火热的消费上市公司里,河南属性频频出圈。与此同时,来自河南的巴奴火锅递表港交所,冲刺 " 火锅第三股 "。6 月 16 日晚间,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奴火锅)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拟于主板挂牌,中金公司、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几年前巴奴火锅极限对标海底捞,其声名也在一场场和海底捞的 " 公关话题 " 中得到了扬名。根据招股书了解到巴奴火锅在财务表现上呈现出增长态势,但其背后仍存在着诸多隐忧。股权结构的集中、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整体增速的放缓,以及资本市场对火锅行业的悲观态度,都为巴奴火锅的 IPO 之路增添了不确定性。
在如此背景下,巴奴火锅能否讲好 IPO 故事,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赴港冲刺 " 火锅第三股 "
火锅行业中,不仅巴奴在港交所门外排队。此前,主打粤式火锅的捞王、聚焦海鲜火锅的七欣天均也在冲刺 IPO。
关于本次 IPO 募资金额用途,巴奴火锅在招股书种表示拟用作拓展公司的自营餐厅网络,从而扩大地域覆盖并深化市场渗透;提升公司的业务管理和餐厅运营的数字化水平;用作品牌建设;用于供应链优化,包括中央厨房及卫星仓的建设及扩建;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近年来,巴奴火锅持续扩张。截至 2025 年 6 月 9 日,巴奴的直营门店网络已覆盖全国 39 个城市,门店数量达到 145 家。按城市等级划分,除在一线城市开设的 31 家门店外,巴奴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共设有 114 家门店,截至同日占公司餐厅总数的 78.6%。
财务表现来看,2022 年 -2024 年,巴奴火锅营收分别为 14.33 亿元、21.12 亿元和 23.07 亿元,呈增长态势。
年内利润方面,2022 年巴奴火锅录得净亏损 0.052 亿元,2023 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 1.02 亿元,2024 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 1.23 亿元,同比增长 20.8%。2025 年第一季度,其营收达 7.09 亿元,净利润为 0.55 亿元。
但与此同时,靓丽财报的背后暗藏隐忧,从股权结构来看,巴奴火锅也有着夫妻店的影子。杜中兵先生及其配偶韩女士通过 D&H(BVI)LTD 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 75.26%,通过 BANU UNITED LTD 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 8.11%,合计控制公司约 83.38% 的投票权。
在连续盈利的背景下,2025 年 1 月,巴奴火锅向股东宣派股息(分红)7000 万元,截至 6 月 9 日前股息已全额派付,大部分流入杜中兵家族口袋。5 个月后的如今,巴奴火锅递交了港股 IPO 申请。
火锅市场竞争激烈
不同于川派火锅的麻辣、京派火锅的咸香,以及粤式火锅的原汁原味,巴奴毛肚火锅是一家,以 " 毛肚 + 菌汤 " 为招牌产品的火锅企业,创始人为杜中兵。
追溯巴奴毛肚火锅的故事,源自河南安阳。2001 年,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在河南安阳开出第一家火锅店。2012 年,巴奴将品牌更名为 " 巴奴毛肚火锅 ",打出 " 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 " 的标语,确立品牌战略和差异化定位。
虽然巴奴火锅凭借高端定位打出了差异化,但市场份额没有形成绝对优势。目前,我国火锅市场相对分散,按 2024 年的收入计算,前五大参与者所占市场份额约为 8.1%,其中,巴奴市场份额不足 1%。
巴奴火锅的市占率没有形成绝对优势,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却在不断加剧。红餐网数据显示,2024 全年火锅闭店数量已超 30 万家,堪称餐饮最卷的细分赛道之一。
另外,从行业来看,整体增速正在放缓。艾媒咨询预计,2025 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会达 6689 亿元,但增速将从 2019 年的 10% 降为 2025 年的 4.3%。
从二级市场来看,资本对火锅的态度也比较悲观。自 2021 年创下新高以来,如今海底捞的股价仅在 15 港元左右,已经被 " 膝盖斩 ",而呷哺呷哺股价累计跌超 96%,股价不足一港元,直接变成 " 仙股 "。
资本热情消退,业绩前景承压,巴奴火锅如何讲得好 IPO 故事?
贵价火锅赚钱能力不及海底捞
在中国火锅市场,海底捞总是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品牌。创立于 1994 年的海底捞,海底捞给消费者和行业里最大的吸引点和亮点就是海底捞的服务,海底捞更被誉为 " 火锅行业的黄埔军校 "。
招股书显示,2022 年 -2024 年及 2025 年 Q1,巴奴火锅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 2.9%、6.8%、8.5% 以及 10.8%。反观海底捞,2022-2024 年核心经营利润率分别为 4.7%、10.8% 和 14.6%。
餐饮行业的核心效率指标是翻台率。2024 年,海底捞日均翻台率为 4.1 次,比 2023 年的 3.8 次有所增长。全年共接待顾客 4.15 亿人次,较上年增加 4.5%。巴奴火锅虽然整体翻台率由 2022 年的 3.0 次增长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3.7 次,但仍不及海底捞。
更高的翻台率,意味着同样的租金、人力与设备投入下,回报更高。这背后是更强的组织调度能力与服务体系,海底捞已形成成熟的标准化体系与组织模型。
再对比消费者感受最为直观的客单价。巴奴火锅招股书显示,从 2022 年到 2025 年第一季度,巴奴的顾客人均消费水平始终维持在 140 元左右。海底捞 2024 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为 95.7 元,巴奴同期为 142 元。
" 贵价火锅 " 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贴给巴奴的标签,巴奴火锅近年来也因为 " 贵 " 颇受争议。2023 年因 " 天价土豆 " 冲上热搜。今年,创始人杜中兵在一次直播中的 " 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 "" 月薪 5000 就不要吃火锅,吃些麻辣烫就好了 " 等言论引发网友争议。
换句话说,虽然巴奴火锅的人均消费高于海底捞,但它的赚钱能力未能同步跟上。
很显然,巴奴火锅未来不仅要继续讲好毛肚火锅的故事,它既要在火锅红海中突围,又要面对消费者对 " 产品主义 " 的质疑,更要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