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公司赴港上市的热潮依旧涌动不息。
6 月 19 日,海天味业发布公告称,经中国香港联交所批准,公司本次发行的 2.8 亿股 H 股股票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上市交易。仅 4 天后,6 月 23 日,三花智控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的 4.14 亿股 H 股股票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上市交易。
根据同花顺数据,今年以来已有赤峰黄金、钧达股份、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吉宏股份、海天味业、三花智控,7 家 A 股企业赴港上市。
当下,"A+H" 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实现资本扩张、品牌提升和国际化布局的重要路径。
为什么要赴港上市?
两地监管机构协同推出的政策组合拳,显著降低了 A 股公司赴港上市的门槛。
2024 年 4 月,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 " 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 ",随后港交所对预计市值≥ 100 亿港元的 A 股公司开启快速审批通道,审批时间缩短约 10 个工作日。比如,宁德时代从提交备案到获批仅用 25 天。
政策的 " 双向松绑 " 直接激发了企业积极性,2024 年,美的集团、顺丰控股、龙蟠科技 3 家 A 股公司在香港上市 ,IPO 募资额合计达 420 亿港元,约占 2024 年港股 IPO 募资总额的一半。
成功案例的出现,也进一步激发了今年 A 股公司赴港上市的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6 月 18 日,港股 IPO 排队企业超 160 家,仅 5 月就有 40 多家企业递表,其中九成来自内地。
企业前赴后继赴港上市的原因可归结为几个方面:
一、港股市场具有堪称全球资本市场标杆的再融资机制。企业可同时在 A 股和港股市场融资,接触国内与国际资本。港股募资还可直接兑换为外汇,支持海外项目投资。例如,三花智控、钧达股份将港股募资用于东南亚、欧洲工厂建设。
二、估值的重新优化。A 股与港股投资者结构差异导致估值逻辑不同。例如,宁德时代 H 股上市首日溢价 7.4%,显示国际资本对其新能源龙头地位的认可。部分企业通过 H 股上市实现估值修复,如比亚迪 H 股长期溢价,反映国际市场对新能源赛道的偏好。
三、港股上市令企业跨界并购便利性提升。例如,亿华通通过 "A+H" 架构整合旭阳氢能,打通氢能产业链 " 制储运加用 " 环节。
四、两地上市对企业而言可形成 " 双市场护城河 "。一方面,中美博弈背景下,港股上市为企业提供了跨境资本流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港交所允许分拆子公司独立上市。例如,科大讯飞等企业通过这一机制将 AI、VR 业务单独融资,实现了价值重估。
7 家公司各有看点
赴港上市的 A 股企业都带着自己的核心诉求,以今年赴港上市的 7 家公司来说,多家均有海外布局与补流需求。
其中,三花智控虽然在 A 股通过定增、可转债累计融资超 11 亿元,但其 2024 年资产负债率升至 46.31%,叠加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港股成为补充流动性、优化资本结构的关键渠道。
此外,2024 年三花智控海外收入 125 亿元,占总营收 45%,其中北美市场贡献 67%。通过港股上市,公司引入 Schroders、GIC 等国际资本,不仅获得资金支持,更借助机构投资者的全球网络拓展客户资源。
6 月 23 日,三花智控在港交所上市,但开盘即破发,上市首日股价跌破 22.53 港元 / 股的发行价,报 20.95 港元 / 股,跌幅超 7%。
比三花控股早几日登陆港股市场的海天味业,其赴港 IPO 也是新董事长程雪上任后的 " 第一把火 "。而赴港上市的目的剑指海外市场。
据悉,相比于李锦记、老干妈,海天味业海外布局已明显落后。2024 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仅 6.8%。此次募资海天味业计划在海外进行产能建设,包括计划在印尼、欧洲建立生产基地,目标将海外原材料采购比例提升至 50% 以上。
6 月 19 日,海天味业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该股便上演 " 高开低走 " 行情,盘中一度跌破 36.3 港元 / 股的发行价,最终收于 36.5 港元 / 股。
吉宏股份是厦门首个 "A+H" 上市企业,与三花智控相同,吉宏股份也有较强的补流意愿。2024 年资产负债率升至 36.9%,部分子公司(如香港吉客印)资产负债率超过 90%。
此外,吉宏股份跨境社交电商业务 80% 收入来自亚洲市场,在东南亚、东北亚稳居社交电商前三席位。港股上市后,公司计划通过本地化运营、品牌矩阵构建、供应链协同的方式强化区域优势。
5 月 27 日,吉宏股份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公司股价大幅高开超 40%,报 11 港元 / 股,并一度涨超 60%,随后逐渐回落,收盘涨 39.06%。
恒瑞医药是 7 家中为数不多有底气说自己 " 不差钱 " 的公司,但其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对资金需求仍然巨大。2024 年,其研发投入达 82.28 亿元,近十年累计超 400 亿元,占营收比重连续三年超 25%。
在港股上市募资净额约 97.47 亿港元中,75% 将直接投入研发,重点支持 HER2 ADC、GLP-1 等管线的国际临床开发及潜在海外并购。
5 月 23 日,恒瑞医药在港交所上市,首日早盘,恒瑞医药高开 29.4%,报 57 港元 / 股,其发行价为 44.05 港元 / 股。开盘后,恒瑞医药涨幅一度超过 37%,随后全天在高位运行,截至收盘,恒瑞医药涨幅约 25%。
与恒瑞医药一样不缺钱,宁德时代赴港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目前,宁德时代已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布局三大欧洲基地,欲实现从全球供应商到生态构建者的跨越。
5 月 20 日,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 263 港元 / 股,上市首日,宁德时代高开 12.55%,报 296 港元 / 股;截至收盘,涨 16.43%,报 306.2 港元 / 股。
钧达股份的补流意愿强烈。数据显示,2024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达 73.04%,有息负债 72.57 亿元,而流动资产仅 49.18 亿元。尽管 2024 年营收 99.52 亿元,但净利润亏损 5.91 亿元,A 股再融资因政策收紧而受限。
港股上市募资净额约 12.9 亿港元中,75% 将直接投入阿曼 5GW 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建设,剩余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补充流动性,缓解现金流压力。
5 月 8 日,钧达股份在港交所上市,开盘报 22.2 港元 / 股。截至收盘,该股报 26.6 港元 / 股,涨幅 20.09%。
坐拥诸多金矿的赤峰黄金,已形成 " 中国 + 东南亚 + 西非 " 三大区域布局,海外黄金产量占比、海外资产占比均超 70%。此次赴港上市是为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
3 月 10 日,赤峰黄金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开盘平开后走低,盘中最低触及 13.52 港元,截至收盘报 13.72 港元,与公司发行价持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