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6 月 22 日),特斯拉(TSLA.US)正式在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 Robotaxi 服务,但仅限于受邀用户,安排了 10-20 辆 Model Y 改造车型作为首批无人驾驶出租车,前排配备安全员,每单费用 4.2 美元(约合 30 元人民币)。
受此消息带动,特斯拉周一(6 月 23 日)股价大涨 8.23%,市值达 1.12 万亿美元。不过,社交平台上却不断出现特斯拉 Robotaxi 意外的视频,并引起了监管当局的注意,即便如此,特斯拉盘后股价仍上涨 1.49%。
特斯拉的竞争对手
这不由得让大家将目光转向了已有一定江湖地位的竞争对手 Waymo。谷歌(GOOG.US)旗下的 Waymo 目前已在四个主要市场经营,包括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和奥斯汀,并计划于 2026 年进一步扩展至亚特兰大、迈阿密和华盛顿,享有毋庸置疑的先发优势。
据《彭博行业研究》的一份分析报告,特斯拉用 Model Y 改造的 Robotaxi 单车成本或约 4.5 万美元,远低于 Waymo 的 Robotaxi 用车捷豹 I-PACE 的成本大约 20-30 万美元,而且安全性也更高。
此外,特斯拉计划于 2026 年量产无人出租车 Cybercab,成本或低至 3 万美元,主要通过取消传统驾驶装置,简化车身结构,以感应充电技术替代充电接口,提升算力至 1.1EFLOPS、支持端到端神经网络结构,以软件冗余替代硬件冗余等来节省成本。
马斯克的愿景是通过卖服务,将特斯拉的利润率提高至 70% 以上。
但是,他的竞争对手可不弱。
特斯拉的目标是通过规模化运营,将价格降至传统网约车的一半以下,其预计每英里成本或为 0.3 美元至 0.4 美元,而特别钟爱特斯拉的 " 木头姐 " 估算更加乐观,预计特斯拉 Robotaxi 的运营成本低至每英里 0.25 美元。
自 2023 年克莱斯勒大捷龙退役后,Waymo 使用捷豹 I-PACE,当前在四个主要市场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和奥斯汀有 1500 辆捷豹 I-PACE,其计划在 2026 年增加 2,000 辆,这意味着届时其车队规模将达到 3,500 辆。但值得注意的是,Waymo 早前表示正测试和验证两款新车型,分别为现代艾尼氪和纯电极氪 RT,但尚未确认是否会加入到车队中,或有望将其用车的成本降至 10 万美元以下。
Waymo 最近公布,其现在每周的付费订单已超 25 万,上个月更超越千万。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其每英里的定价或介于 1.66 美元至 2.50 美元之间,若加上起步价和等候时间,费用或在 8 美元以上,而每英里的运营成本或约 0.30 美元。就成本效益而言,或与特斯拉相若。
不过,其远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也发展得很快。到 2025 年 5 月,百度(09888.HK)旗下的萝卜快跑,单量或已超 1,100 万,其中 2025 年第 1 季完成 140 万次出行服务,日均单量达 1.56 万,同比增长 75%。
萝卜快跑的车辆成本也是当前最低,第六代车型成本或约 20 万元人民币,约合 2.79 万美元,第七代车型的目标成本或将降至 12 万元人民币,约合 1.67 万美元。萝卜快跑现已落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全球 15 个城市。有望通过规模效应,以及自研昆仑芯片和激光雷达降低硬件成本,来实现成本效益。
主要在广州和北京等多个城市经营的文远知行(WRD.US)本月中旬宣布,与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 RTA 及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和配送科技公司优步(UBER.US)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在迪拜落地部署商业化 Robotaxi 出行服务,将于年内上线优步平台,首批 Robotaxi 将进行有安全员的商业运营和纯无人测试,2026 年第 1 季实现纯无人商业运营,目前已在迪拜启动 Robotaxi 路测工作。
文远知行的 CFO 李璇表示,文远知行正在加速拓展国际市场,中东地区是其战略重点。上个月,其与优步共同宣布进一步扩大合作,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 15 个新增城市部署 Robotaxi,中东城市也包括在内。
2023 年 7 月,文远知行获得了阿联酋首个,也是全球首个国家级全域全车系自动驾驶牌照,获准在阿联酋全国范围内的公共道路上开展各类自动驾驶车辆的路跑测试和运营。当前,文远知行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旗下产品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五个国家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文远知行的 2025 年第 1 季财报显示,其已有超过 1,200 辆自动驾驶车辆在路上运行,该公司当前使用新一代量产 Robotaxi 车型是 GXR,摩根大通今年 1 月份发布的研报预测成本于 2026 年或降至 30 万元人民币(约 4.2 万美元)。
文远知行的 2025 年第 1 季收入为 72.4 百万元人民币(1000 万美元),按年增长 1.8%,Robotaxi 业务的收入为 16.1 百万元人民币(2.2 百万美元),大约占其总收入的 22.3%。
小马智行(PONY.US)也亦步亦趋。其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均取得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未来或计划逐步将 Robotaxi 出行服务拓展到香港市区。
此外,小马智行已在韩国、中东、卢森堡等国家和地区布局自行驾驶业务,并与优步、新加坡康福德高集团、卢森堡出行公司 Emile Weber 等进行战略合作。
目前,小马智行已在中国、美国、韩国、卢森堡等国持有 Robotaxi 牌照,全球自动驾驶测试里程已超 4500 万公里,全无人驾驶测试里程超 800 万公里。
4 月 23 日,小马智行在上海车展发布了最新款的第七代无人驾驶车型,表示已将无人驾驶汽车的硬件和软件套装成本降低了 70%,首批量产车型将于 2025 年下半年投产。目前三款合作车型——丰田铂智 4X、北汽极狐阿尔法 T5、广汽埃安霸王龙改装的 Robotaxi 已进入实际路测阶段,其目标是在年末,将车队规模扩大至 1,000 辆,未来两年内将 Robotaxi 车队规模扩展至数千辆量级。
结论
特斯拉或可凭借其产业优势,降低造车成本和运营成本,但是要超越市场重叠且技术领先的 Waymo 还有不短的距离,后者或需要降低成本、优化定价,或者通过验证技术溢价,来保持竞争优势。
对比之下,国内三强:小马、文远和萝卜,通过技术迭代和本土化供应链,享有不俗的成本优势,其车辆成本远低于 Waymo。当前,国内三强通过补贴吸引流量,但未来将逐步向市场化定价过渡。现在国内三强或已实现或快将实现盈亏平衡。
就目前的战况而言,Robotaxi 赛道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每家参与企业都有自身优势,现在仍是布局市场的初始阶段,但未来随着成本优化和更多新参与者入局,竞争将会加剧,真正的大佬或取决于谁能率先实现 " 安全体验 - 成本控制 - 商业规模 " 的三角平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