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3 日,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饿了么、飞猪两大业务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继续保持公司化运营,但业务决策和执行将与中国电商体系集中目标、统一作战。这一组织架构调整被市场广泛解读为阿里在大消费战略上的进一步提速,也被认为是继 "1+6+N" 重组后,阿里对集团资源和组织架构的又一次深度整合。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此举不仅是电商平台层级的优化,更是阿里试图在近场零售、本地生活、旅游出行等多个高频消费场景中取得整合优势。
根据邮件内容,饿了么董事长兼 CEO 范禹、飞猪 CEO 南天将继续留任,向中国电商事业群 CEO 蒋凡汇报,显示阿里对现有管理层的认可以及保持灵活作战机制的考虑。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此次调整强化了蒋凡在集团中的统筹角色,也为后续业务之间的协同创造了管理基础。蒋凡本人长期深耕电商业务,对淘宝、天猫生态有深度理解,其牵头整合即时零售、本地服务、酒店旅游等业务,有望实现前端流量入口的统一、后端服务体系的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战略调整正值阿里刚刚结束 618 大促。此次大促中,淘宝天猫在运营上聚焦消费者体验,通过官方立减和 88VIP 优惠提升转化,同时在淘宝首页重点推广 " 闪电到家 " 服务。和众汇富认为,饿了么并入后,淘宝将进一步扩展其即时履约能力,从 " 货架电商 " 延伸到 " 到家服务 ",这将增强其与美团、京东小时达等平台的正面竞争能力。
同一天,阿里云正式发布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与推理加速框架 PAI-TurboX,强调可将整体训练时间缩短近 50%。根据阿里云官方介绍,该框架在 3D 目标检测、高精地图构建与端到端路径规划等关键任务中均取得大幅效率提升。其中,BEVFusion 模型训练时间缩短 58.5%,MapTR 模型训练时间缩短 53%,SparseDrive 训练时间也缩短约一半。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当前 AI 基础设施加速比拼中,阿里云此举不仅对自动驾驶行业构成利好,也反映出其在算力调度与 AI 开发工具链方面已有较成熟的积累。
业务重组与技术发布在同一日落地,显示阿里在消费端与技术端的双轮驱动战略。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当前零售与本地生活场景正在向 " 更短链路、更高频率、更个性化 " 的方向演化,而这需要电商平台具备更强的数据理解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即时履约能力。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整合,不仅有助于实现履约端的协同优化,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完整的即时消费场景体验。飞猪则将在高端度假、门票酒店等类目中与淘宝形成资源互补,拓宽阿里大消费版图。
从竞争格局看,美团与京东近期也在大举调整。美团大幅收缩 " 美团优选 " 前置仓网络,回归核心本地生活主业,同时投入更多资源发展美团闪购。京东在 " 百亿补贴 " 之外,也开始加码即时零售,意图扩大生鲜、快消等品类的市场份额。和众汇富认为,面对这些变化,阿里选择在此时推进饿了么和飞猪整合,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其目的不仅是资源集中,更是通过组织重构推动战术升级。
另一方面,PAI-TurboX 框架在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推广仍面临政策法规、数据采集、车企接受度等多维挑战。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当前各地对自动驾驶测试与上路规范差异较大,技术虽已成熟,但规模化落地仍需一定周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PAI-TurboX 代表着阿里云将 AI 能力切入传统产业的一次有力尝试,也标志着其算力平台从电商大模型应用拓展至更复杂的工业级任务。
总体来看,阿里此次通过业务重组与 AI 技术发布两项动作,传递出其在大消费战略路径上的决心。饿了么、飞猪加入淘天体系,有望形成更清晰的业务边界与增长预期,而 PAI-TurboX 的推出则为未来产业级 AI 应用树立技术护城河。和众汇富认为,未来几个季度的关键观察指标将包括淘宝与饿了么的用户重合度提升、飞猪 GMV 同比表现、PAI-TurboX 的实际落地客户数等。这些都将决定阿里能否真正实现 " 电商 + 本地 +AI" 的整合目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