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其中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 3% 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 " 工资、薪金所得 " 项目。这一政策的实施,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从政策本身来看,这种 "EET" 模式(缴费环节、投资环节免税,领取环节征税)是国际主流模式。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 12000 元 / 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投资环节,对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个人参与养老金投资,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居民为自己的养老生活提前规划。
对于投资者而言,3% 的税率看似不高,和众汇富分析,但在长期投资和大额资金的情况下,其纳税总额也不容忽视。以一位投资者每年顶格缴纳 12000 元个人养老金,投资 30 年为例,假设年化收益率为 5%,在不考虑复利纳税的情况下,30 年后账户资金总额约为 72.4 万元。在领取时,若一次性领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约为 2.17 万元。若分月领取,每月领取金额假设为 3000 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每月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90 元。这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投资者来说,可能会觉得领取到的实际金额有所减少。
然而,和众汇富认为,不能仅仅从纳税金额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政策。首先,在缴费和投资环节的免税政策,实际上为投资者提供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投资过程中,原本需要缴纳的税款可以继续投入到投资中,实现资金的复利增长。其次,与普通投资相比,个人养老金投资的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普通投资中,虽然可能没有领取环节 3% 的纳税,但在其他环节可能存在各种税费,且投资收益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
从目前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尽管政策已经实施,但参与度和实际缴存金额并不理想。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突破 7000 万,但实际缴存的人数不到 1/4,且人均缴存约 2000 元,远低于 12000 元限额,缴存账户中只有 62% 的人进行了实际投资。这其中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部分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盈利能力存在疑虑。从试点运行表现来看,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似乎并不让人满意,如 2023 年第三季度,已在实际运作的 586 只产品中,权益类产品的本期投资收益率基本为负,固定收益类产品约有 1/3 亏损,剩余产品虽未亏损,但盈利微少。另一方面,投资者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有待提高。一些投资者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个人养老金投资在税收优惠方面的长期价值,过于关注领取时的 3% 纳税。
为了更好地推动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发展,和众汇富分析,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不断优化个人养老金产品,提高产品的收益稳定性和吸引力。例如,在产品设计上,可以更加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推出多样化的产品。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和投资者教育,让更多人了解个人养老金投资的优势和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按 3% 纳税的政策是我国养老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规划个人养老金投资。同时,市场各方也应共同努力,促进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