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财经 06-25
遥望科技:四年亏损超过30亿, “追风口”的故事不好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海山

来源 | 博望财经

遥望科技的处境有点难。

在 2025 年全员信中,遥望科技(002291)董事长谢如栋这样形容公司现状:" 看似前行,实则危机四伏。"

自 2018 年跨界直播电商行业,遥望科技曾扭转亏损,再后来大胆涉足元宇宙、短剧等多个热门 " 风口 " 领域。如今,又在积极推进 AI 转型。业绩方面,近年来公司陷入 " 增收不增利 " 的困境,过去四年累计亏损超   30   亿元,至今仍未有 " 扭亏 " 迹象。

曾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的 " 直播电商第一股 ",遥望科技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其未来发展又将如何?

四年亏损超过 30 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遥望科技前身为女鞋上市公司星期六,2019 年 3 月,星期六以 17.7 亿元收购杭州遥望网络 88.56% 股权,同年 12 月,其股价在 26 天内 17 次涨停,从四五元一路飙升至超 36 元,一度被市场称为 " 妖股 "。

遥望科技身上有不少耀眼的标签。它与交个朋友、无忧传媒、谦寻文化并称 MCN 四大天王,旗下还汇聚了贾乃亮、王祖蓝、张柏芝、黄子韬等顶流明星主播。

来源:公司官网数据截止至 2024 年 9 月

自 2018 年跨界进军直播电商行业后,遥望科技一度成功扭转了亏损。然而,近年来公司却陷入了 " 增收不增利 " 的困境。

财报显示,2021 年至 2024 年,遥望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 28.11 亿元、39.01 亿元、47.77 亿元、47.63 亿元,呈现出上涨态势。同期公司分别亏损 7 亿元、2.63 亿元、10.50 亿元、10.01 亿元,四年合计亏损超 30 亿元。

数据来源:同花顺

遥望科技的直播电商业务成绩颇为亮眼。财报显示,2024 年公司直播电商业务实现总 GMV 同比增长约 20%,完成了超过 17 场破亿直播、超过 284 场破千万直播以及超过 1257 场破百万直播。

来源:公司年报

不难发现,遥望科技存在规模与利润失衡的问题。那么,公司为何会亏损呢?

2024 年财报中,遥望科认真细剖析了亏损原因。除了原女鞋主业虽已基本剥离但仍带来一定拖累外,多数亏损与企业所谓的创新相关。遥望科技指出,相关创新业务大多处于培育阶段,前期投入巨大,且在新业务管理上出现了较多 " 人治 " 问题,导致效率低下,杭州遥望人员相关开支同比大幅增长。

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巨额增长是重要因素之一。财报显示,2024 年遥望科技销售费用为 2.08 亿元,同比下降超过 10%,这主要是因为线下店铺减少,人工薪酬、租赁等费用相应减少。

而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 5.47 亿元、6765.87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 23.77% 和 52.51%。三项费用合计达 8.23 亿元。

遥望科技在媒体平台的流量投放方面可谓花费了 " 大把银子 "。2024 年公司在媒体资源上花费的金额就超过 23 亿元,占当年采购总额比例的 50.61%。而当年公司营收仅为 47.63 亿元,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遥望科技为何 " 越卖越亏 "。

随着直播电商行业逐渐步入成熟期,存量竞争态势已不可避免。部分企业为争夺流量、提升曝光度,不惜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流量投放以维持业务运转。这种做法短期内或仍有效果,但长远来看将加速企业盈利能力的衰退。

2025 年一季度,遥望科技亏损的情况仍在持续,实现营业收入 9.72 亿元,同比下跌 38.52%,公净亏损 0.91 亿元。

来源:公司一季报

明星直播遇到了 " 难题 "

如今,MCN 机构正陷入 " 投流困局 "。

直播行业的 " 天花板 " 隐现。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 年直播电商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GMV(商品交易总额)增增速超过   100%,但近年这一增速逐渐放缓,2022 年 -2023 年,行业尽管仍维持着 30% 以上的高较高增长幅度。到了 2024 年,GMV 增速已降至 19.1%。

对于遥望科技来说,大主播赚钱能力越强,并不意味着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就越强。明星主播的佣金十分高昂,以贾乃亮为例,其佣金比例处于 15% - 20% 之间,此种情况严重侵蚀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并且,遥望科技需要组建庞大的团队负责选品、投流、运营等工作。由于运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些因素共同对公司的盈利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明星直播带货热度的逐渐降温,参与直播带货的明星数量日益减少。如遥望科技旗下的张柏芝,其在 2022 年曾频繁在多个平台进行直播,但此后直播次数明显减少。在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遥望科技曾经引以为傲的明星艺人资源,其核心价值和竞争壁垒正逐渐被削弱。

另一方面,随着流量红利逐渐消失," 流量涨价 " 的趋势似乎已难以逆转。遥望科技   2024   年的财报显示,媒体资源成本依然占总营业成本的   50% 以上,而社交电商业务的毛利率仅为   2.08%,新媒体广告业务的毛利率更是低至   0.84%。这也印证了直播同行所说的 " 不投流就没有成交 " 并非是在夸大其词。

对遥望科技而言,直播收入对公司业绩起着重要作用。财报显示,2024 年遥望科技与直播电商相关的社交电商业务实现收入 25.83 亿元,占营收比例为 54.22%,同比增长 49.40%。

遥望科技在快速发展进程中,面临着成本急剧上升的情况难以避免。一方面,签约流量艺人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另一方面,流量端的成本投入持续加。即便身为   MCN   行业的头部企业,遥望科技或也难以避免 " 为他人做嫁衣 " 的尴尬处境。

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相关部门和直播平台针对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市场乱象,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规定。意味着直播电商行业已不再仅仅依靠流量就能取得成功,对选品和品控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如果企业无法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管理,在竞争日益同质化的直播市场中脱颖而出,无疑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 追风口 " 的故事不好讲

近年来,遥望科技为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试图抓住新风口,但效果不佳。

遥望科技将品牌定位升级为 " 科技驱动的新消费服务平台 ",开启疯狂 " 追风口 " 模式,先后涉足了元宇宙、短剧、AI   技术及新消费综合体等领域。

在元宇宙领域,遥望科技布局缺乏差异化优势。在元宇宙概念火爆时,遥望科技迅速跟进,推出虚拟数字人 " 孔 " 和   NFT   数字藏品,设立数字中国事业部及遥望创新研究院,看似动作频频。在热闹背后,实则收效甚微,未给公司带来实质性业绩提升。

短剧业务方面,遥望科技同样折戟。2024   年高调进军业务,却因在内容创作、运营推广、用户洞察等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未能深入了解受众需求,作品难以引发观众共鸣,在激烈竞争中 " 败北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3 月 13 日,WETRUE   数据平台显示,遥望共发行短剧 47 部,上榜 19 部,热度值上千的仅《看父教子》和《宝贝对不起》两部。

AI   技术领域,遥望科技寄予了厚望。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将 " 遥望云 " 升级为 " 遥望云   AI"。借助   AI   技术现智能选品,提升销售转化率。在直播中,AI   主播能辅助甚至部分替代真人主播,实现   7 × 24   小时直播以拓宽流量入口。但目前   AI   技术在业务和管理侧仅初步测试,对业绩实质贡献尚待时间验证。

并且,AI   技术应用面临诸多挑战。技术上,精准预测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并非易事,稳定性和准确性需不断打磨;行业竞争方面,众多企业布局   AI,遥望科技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凸显自身优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短期内,遥望科技面临研发投入和技术人才培养成本持续增加,却难以快速转化为利润的情况。

新消费综合体方面,基于 " 遥望   X27 PARK" 打造的 " 直播   +   文旅   +   会员制 " 经营模式,在运营中面临引流困难、用户留存率低等问题。新消费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变化快,遥望科技缺乏成熟运营经验和精准市场定位,难以形成稳定盈利模式。

在国内直播电商市场深陷流量激烈争夺时,遥望科技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寻求新增长机遇。其积极与超百位海外达人达成合作,并着手建立海外直播带货基地。但在文化差异、市场环境、竞争压力等多重挑战下,遥望科技需摒弃 " 复制国内经验 " 的简单思维,深入研究海外市场特性,打造本土化运营团队,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未来,遥望科技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遥望科技 杭州 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