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观局 06-25
被9.9元逼疯后星巴克中国要把自己卖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局哥

餐观局出品

这几天咖啡圈的瓜简直大到离谱!

传闻高瓴资本竟然盯上了星巴克中国业务。

星巴克中国不但要把自己卖了,搞的还是反向路演。

好家伙,这消息一出来,直接给我 CPU 干烧了。

很多 cp 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反向路演。

其实就是 " 局哥 " 那个相亲 100 多次的助理,本想在下一次相亲时打扮得花枝招展去找个姑娘双向奔赴,结果却有姑娘主动找到他家,想跟他立马领证。

这爽文剧情比环球影城的霸天虎过山车还刺激。

据知情人士爆料,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在 50 亿到 60 亿美元之间,高盛是这次交易的 " 媒婆 "。 交易预计 2026 年才能尘埃落定。

昨天星巴克又跟媒体回应,没有考虑完全出售中国业务。

中国文字艺术被老外品牌也能玩得如何博大精深。

佩服!

图|来源网络

01

星巴克中国为啥突然卖自己?

曾经的星巴克,那可是咖啡界的 " 扛把子 ",门店开得到处都是,一杯咖啡卖三四十块,消费者还趋之若鹜,觉得在星巴克喝杯咖啡是件很有排面的事儿。

可惜风水轮流转,瑞幸、库迪、蜜雪冰城这些本土品牌这几年跟开了挂似的,一路疯狂卷价格,就差去星巴克店里追着打了。

直接导致星巴克中国业绩简直惨不忍睹。

2024 财年营收同比下降 1.4%,同店销售额下滑 8%,客单价也跟着跌 8%。

2025 财年第一季度,同店销售额又下降 6%,连续 4 个季度下滑,虽然第二季度营收有点起色,但客单价还是在跌。

这业绩,估计星巴克总部的大佬们晚上都得失眠,再这么下去,中国业务这块 " 肥肉 " 都要变成 " 鸡肋 " 了。

门店数量上,星巴克也被反超。

截至 2025 年 3 月 30 日,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到 7758 家。

而瑞幸呢截至一季度末,门店总数达 24097 家;库迪咖啡也来势汹汹,计划在 2025 年底达到 5 万家门店终端。

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等茶饮品牌也在疯狂向咖啡市场渗透;古茗截至 2025 年 6 月,现磨咖啡产品已覆盖全国超过 7600 家门店。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 2019 年的 34% 降至 2024 年的 14% ,这市场地位,岌岌可危啊。

不仅如此,星巴克全球业务里的 " 亲儿子 " 北美市场也出问题了。

2025 财年第二季度,全球门店销售量下降 1%,交易量下降 2%,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下降 1%,营业利润直接下滑 35%。

新 CEO Brian Niccol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虽然各种改革措施一顿操作,但都需要大把资金。

" 局哥 " 分析,这时候,把中国业务卖了,就能拿到一笔巨款,赶紧给北美市场 " 输血 ",不然整个星巴克业绩都得跟着遭殃。

这两年,中国咖啡市场竞争 " 卷生卷死 ",本土品牌靠着灵活运营、超低价格和快速产品迭代疯狂抢占市场。

但星巴克全球还坚持 " 高冷路线 ",强调减少折扣、维护高端形象,这在中国市场就 " 水土不服 " 了。

中国区业务独立性越来越强,和总部矛盾不断,战略上 " 打架 ",资源上争抢,与其内耗,不如找个本土大佬合作,把部分股权卖出去,给中国业务更大自主权,免得被本土品牌彻底 " 卷死 "。

02

星巴克中国如果真卖自己,真没有比高瓴资本再合适的买家了。

高瓴资本在消费领域,简直就是 " 投资大神 "。

百丽、蓝月亮、良品铺子、名创优品,还有喜茶、皮爷咖啡、完美日记、蜜雪冰城等,全在它的 " 鱼塘 " 里。

在咖啡这块,2017 年皮爷咖啡来中国,高瓴就果断投资。

现在又盯上星巴克中国,野心昭然若揭,就是想把咖啡赛道彻底 " 征服 ",打造一个咖啡界的 " 复仇者联盟 "。

以后谁要是在咖啡市场搞事情,它旗下这些品牌就能组团 " 战斗 ",直接把对手打得找不着北,形成产业协同效应,赚得盆满钵满。

星巴克中国虽然现在被打得有点惨,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截至今年 3 月末,7758 家门店,覆盖 1000 多个区域市场,这规模在全球都排得上号。而且星巴克在中国深耕多年,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品牌知名度那是杠杠的。

高瓴资本最擅长从看似 " 不行 " 的企业里找潜力,它一定觉得星巴克中国这 " 没落贵族 " 有大潜力可挖。

只要给它来点独特管理经验,搞搞数字化转型,创新一下商业模式,就能让星巴克中国 " 满血复活 "。

就像当年把百丽国际从 " 夕阳产业 " 拉回来,重新上市市值暴涨 3 倍一样,高瓴资本对这种操作可太在行了。

况且中国咖啡市场现在就是一块超级大的 " 香饽饽 ",谁看了都眼馋。

2024 年咖啡产业规模 3133 亿元,比上年涨了 18.1%;人均年饮用数 22.24 杯,比上年也增加不少。

2025 年预计产业规模能到 3693 亿元,人均喝接近 30 杯。

对比那些咖啡消费大国,中国市场潜力简直深不见底。

高瓴资本收购星巴克中国,就相当于提前在这块肥沃土地上插了大旗,以后市场增长的红利,必须一起品尝。

03

如果收购星巴克中国,高瓴会选择哪种玩法?

做为投资企业,高瓴特别喜欢搞数字化转型,这次可能也不会例外。

假设收购成功,星巴克中国估计得全面 " 开挂 "。

线上点单、外卖配送这些服务肯定会优化到极致,说不定还能整出个咖啡界的 " 滴滴打车 ",下单后几分钟咖啡就送到手。

会员体系也得大升级,大数据一分析,精准推送你喜欢的优惠信息,让你忍不住天天想去消费。

还能利用大数据优化门店选址和产品研发,以后在东北说不定能推出 " 大碴子味咖啡 ",在广东搞个 " 凉茶咖啡 ",想想都刺激。

再叠加这一波外卖大战的补贴,以后星巴克到手的价格,可能都会卷死瑞幸。

而且高瓴资本在供应链整合这块经验丰富得很。

收购星巴克中国后,肯定要对供应链来个 " 大改造 "。

采购渠道整合,直接从源头拿货,把价格压到最低;物流配送优化,让咖啡豆和牛奶能更快、更便宜地送到门店。

就像投资蜜雪冰城,帮蜜雪冰城把供应链整得明明白白,在低价策略下还能赚得盆满钵满。

星巴克中国经过这么一折腾,成本降下来,以后就算打价格战,也能底气十足,一杯咖啡卖多少钱都有无尽的可能性。

门店布局上,星巴克中国估计要开始 " 下乡 " 了,以前瞧不上的县级城市、乡镇,现在都得开起门店,抢占下沉市场。

运营模式可能会 " 偷师 " 麦当劳中国,搞个多店社区(MSC)模式,一个店长管多家店,人力成本直接砍一半,效率还能翻倍。

不同地区门店定位也会不一样,在北上广深的高端商圈,继续保持高端形象,一杯咖啡卖 30 多块,主打 " 轻奢 ";在社区、学校附近,推出亲民价格产品,10 块钱一杯咖啡,学生党和打工人都能喝得起。

这一番操作下来,星巴克美国总部估计得跟高瓴玩命。

你不但改我姓名,还动我族谱。

不过,商业世界就是这么刺激,充满了不确定性。

咱们就搬好小板凳,说不定明天就又有新的瓜等着我们去吃了!

* 转发或引用须表明来源于餐观局,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星巴克 相亲 瑞幸 蜜雪冰城 高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