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6 月 25 日消息,据中国海油消息,在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 " 深海一号 " 投产四周年之际,中国海油今日宣布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 " 深海一号 " 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至此," 深海一号 " 超深水大气田 23 口水下气井均投入生产运行,最高日产能达 1500 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 深海一号 " 超深水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合计超 1500 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 1500 米,最大井深达 5000 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相比一期项目,二期项目开发建设面临更为极端的地质条件和更为严峻的技术挑战。项目地层最高温度达到 138 摄氏度,地层最大压力超 69 兆帕,相当于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 1000 倍,就像在海底 " 火山口 " 上建气田。
IT 之家从中国海油官方获悉,二期项目面对 " 深水、高温、高压 " 三大世界级行业难题,中国海油各专业团队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
深水钻井 " 横向穿行 "
国内首次采用深水大位移技术,水平位移近 3000 米,在 5000 米深地层中实现精准 " 横向穿行 ",单井可最大限度接触含油气构造,使尽可能多的零散开发井围绕同一中心,最大程度降低工程投资。该工程突破中国深水钻井极限,钻井总进尺达一期工程的 2.2 倍。
工程建设 " 新老结合 "
二期项目新建 1 套水下生产系统和 1 座浅水导管架处理平台,通过 " 深海一号 " 能源站远程操控,充分利用崖城 13-1 气田在生产海上油气开发基础设施,建成我国南部海域首个 " 四星连珠 " 油气生产平台,作为新建 " 深水大气区 " 的油气传输枢纽。
开发模式 " 深浅结合 "
二期项目首创 " 水下生产系统 + 浅水导管架处理平台 + 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 " 开发模式,构建起地理距离跨度超过 170 公里、作业水深跨度超过 1500 米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此外,中国海油形成了一套深水高压井钻完井核心技术体系。钻完井团队有效应对 " 窄压力窗口 " 挑战,大幅降低井控风险,创新研发有 " 液体黄金 " 之称的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成本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 30%,实现了从设计、原材料到工艺应用的完全自主可控。
中国海油研制了" 全球首套 ",夺取了 " 亚洲第一 ",实现了技术突破。工程建设团队自主研制了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发球管汇等一系列适应高温高压作业环境的关键设备;实施了亚洲最长 113 公里水下超远距离单管回接作业;实现了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安装领域 10 余项技术和工艺突破。
目前," 深海一号 " 超深水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 45 亿立方米。气田所产的深水天然气能够通过香港、海南三亚、广东珠海等多地的陆岸终端流向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工业和民生用户,并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