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Milano Cortina 2026)正向我们走来,上月我们带来了本届冬奥会的一些设计,而在刚过去的当地时间 6 月 18 日,2026 年米兰科尔蒂纳基金会连同国际奥委会和残奥委会一起在米兰三年展上揭幕了 10 幅艺术海报,也在进一步推高奥运的气氛。
多说两句:艺术海报一直是奥运会相关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 1972 年就开始了,每届都有,是由组委会特邀艺术家来进行创作,过去参与过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包括了罗伯特 · 劳森伯格、安迪 · 沃霍尔、大卫 · 霍克尼等等。
今年的艺术海报计划由 2026 年米兰科尔蒂纳基金会和米兰三年展共同推出,并由米兰三年展当代艺术与公共项目负责人 Damiano Gull ì 策展。10 幅艺术海报的 10 位作者都是意大利人,他们的年龄都在 40 岁以下," 展现了意大利当代艺术界的蓬勃生机 "。
海报分了奥运主题海报和残奥主题海报各 5 张。奥运主题海报这边,1992 年出生的碧翠丝 · 阿利奇(Beatrice Alici)带来了《银峰》(Silver Peaks),作品以威尼斯前阿尔卑斯山脉为背景,天空是银箔做的,奥运火炬由金箔和铜箔制成,加在一起是金银铜材质,也呼应了奥运奖牌。
1996 年出生的玛蒂娜 · 卡萨泰拉(Martina Cassatella)带来的作品是《火炬》(Torch),概念是以交缠的两只手幻化成火焰,呼应奥运圣火的意象。
1992 年出生的乔治娅 · 加齐利(Giorgia Garzilli)带来的是《2026》,作品有着一目了然的有趣设计,奥运五环做成了冰淇淋球,快乐又童趣,同时这也呼应了奥运火炬的形象,很巧妙。
1992 年出生的玛达莱娜 · 泰塞尔(Maddalena Tesser)带来的《山》(The Mountain)是将女性形象渐变成了山体,这座山是多洛米蒂山脉最具标志性的山峰之一的克里斯塔洛山,同时也以艺术家个人对 "stravedamento" 这一气象奇观的记忆为灵感。
还有一幅叫《玩动绿洲》(The Oasis of Play),它来自 1986 年出生的弗拉米妮娅 · 维罗内西(Flaminia Veronesi)。作品中是被五彩肥皂泡泡包围的少女,在艺术家的诠释里,当中也融入了游戏、运动、幻想、力量与挑战等各种隐喻。这也和艺术家本人一直以来 " 模糊梦境与现实界限 " 的创作风格一致。
而在残奥主题海报部分,1996 年出生的罗伯托 · 德 · 平托(Roberto de Pinto)带来了《无题(雪铃花)》(Untitled ( Snowdrops ) ),以雪铃花这种冬季在意大利山区会开出的花朵来象征残奥运动员的顽强精神。
1996 年出生的安德烈亚 · 丰塔纳里(Andrea Fontanari)带来的《同场竞技,携手蜕变》(Together We Play, Together We Transform)描绘了两位越野滑雪选手一起完成比赛,灵感来自 2019 年多哈田径世锦赛上布拉伊马 · 松卡尔 · 达博(Braima Suncar Dabo)协助乔纳森 · 巴斯比(Jonathan Busby)一起过线的真实故事。
1991 年出生的朱莉娅 · 曼戈尼(Giulia Mangoni)的作品是《胜利不止于一瞬》(Victory is more than a moment),作品以手绘稿为基础,运动员形象取材自 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对瑞典的轮椅冰壶决赛的摄影。
还有一张 " 无题 ",这是 2001 年出生的阿隆 · 普莱特里(Arome Pleuteri)带来的,《无题》(Untitled)由数字绘画加喷墨印刷实现,体现了生机勃勃的色彩与生命力。
最后一位艺术家(也是这次 10 位当中年龄最小的)是克拉拉 · 伍兹(Clara Woods),她在 2006 年出生。她因产前中风丧失了语言、阅读及书写能力,艺术成为了她的表达方式。这幅《你爱》(You Love)里有滑雪板上的莎拉(Sara)和跌倒后重新爬起来的妮娜(Nina)两个角色,加上云朵、花朵等元素,整体强调了不屈的精神与世界的丰富多元。
所有的这些海报已经在米兰三年展的 Piano Parco 展厅展出,展期是从 6 月 19 日到 2026 年 3 月 15 日(就是明年冬残奥会的闭幕日),同时海报也有零售版等相关周边产品在售。另外现场一起展出的还有此前已经发布的 2026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
米兰三年展方面还透露了将继续推进和 2026 年米兰科尔蒂纳基金会的合作," 未来数月 " 还会有一系列项目亮相。而临近冬奥会,更多内容也在陆续揭晓,别忘了重头戏的奖牌设计也还没有公布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