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 Auto-First|郝欣晴
纽博格林真正的王者,宝马 M4 GT3 EVO 和全新 MINI John Cooper Works 两度封神。一个第 21 次获得纽博格林 24 小时耐力赛冠军,一个斩获 SP-3T 组别的亚军。
6 月 22 日,BMW M4 GT3 EVO 赛车在 141 圈竞争之后以 1 分 17.810 秒的优势迎着方格旗冲过 " 绿色地狱 " 赛道终点线,让宝马捧起第 21 座纽博格林 24 小时耐力赛的冠军奖杯。BMW M 厂队车手在正赛中实现梦幻开局,仅第一圈就从第 17 位超越至前十。经过 24 小时鏖战,宝马在 28 万现场观众欢呼中力压竞争对手,登上这场耐力赛的冠军宝座。同时,首度参赛的 BMW M2 Racing 在 SP 3T 组别英勇摘冠,一赛双冠,印证 M 王者实力。
作为 BMW 驾驶乐趣的创新孵化器,BMW M 生于赛道,为胜利而生。BMW M 在全球各大汽车赛事中屡次斩获辉煌战绩,是全球车迷折服的不二缘由。在纽博格林 24 小时耐力赛中,宝马更是凭借 21 次夺冠,成为获得此项耐力赛冠军次数最多的汽车制造商。无论 1970-1973 年开赛时期的冠军四连斩,还是 1994-1998 年连夺 5 次冠军的壮举,BMW M 总是将过人的高性能与赛车哲学紧密相连,成为纽博格林当之无愧的王者。
这场胜利,不只是战术和运气,更是 BMW M 在纽博格林超半个世纪技术积淀的爆发。M 的驾驶乐趣来源于赛车级调校和对性能、安全的永不妥协。上世纪 70 年代初,BMW 是全球第一家在纽北建立研发测试工作室的汽车品牌。把赛道当作实验室,把实验室搬进赛道。从原型车到赛车,再到量产车,纽北的磨练是所有 M 车型的必修课,每一台 M 只有通过 " 绿色地狱 " 的测试之后,才能获得 " 量产资格证 "。
每年,BMW M 的工程师与专家团队会在这里完成 16-20 周的测试工作。每一台 M 也必须在纽博格林赛道进行 8000 公里的赛车级测试。由于有着独立于 BMW 的研发部门,参与 BMW M 车型研发测试的工程师中有 60% 的人员拥有准赛车手驾控经验,他们在不同环境、不同温度及全球各地的赛道对 M 车型进行至少 2 年半、长达数百万公里的严苛测试,以锤炼 M 车型的极致性能。所以,当 M4 GT3 EVO 再次回到这条熟悉的赛道,它不仅是一台赛车,更是 BMW M 工程师几十年血汗与信仰的化身。
以赛促研,每一台 M 身上都流淌着冠军的血液。BMW M 一直通过赛事不断提升量产车型的驾控性能。无论是车迷们津津乐道的机皇 S58 发动机,还是经过 M 专属调教的动力、传动系统、底盘、电控系统,都随时在提醒每一位握住方向盘的 Bimmer,M 是一台 " 飞驰在公路上的赛车 "。
驾驶不该被替代,但可以被放大!宝马正用智能科技让驾驶乐趣走得更远。作为驾驶爱好者的 " 大玩具 ",专为极致驾驶乐趣而生的 BMW M,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出行,更是在激情驾驶时情绪价值拉满。如今,在创新的数字化技术加持下,M 的可玩性又提升到了新高度。
M 车型独有的 M 精英驾驶模式,带来了极为硬核的专业运动驾驶设定与辅助赛道驾驶功能,如同请了一位严苛的 M 精英驾驶培训师坐镇。10 级牵引力控制调节,则让车手化身调校大师,精细调节出 0-9 共 10 个等级的牵引力控制,匹配漂移、猎弯、急加速、日常驾驶或操控训练等的不同需求,大大提升了驾驶乐趣与安全性。
未来,M 高性能车也将推出纯电车型,无论油、电、还是高性能混动车型,BMW M 定会将纯粹驾驶乐趣演绎得更为极致,重新定义智能驾趣。
无独有偶,在 6 月 23 日结束的 2024 年纽博格林 24 小时耐力赛上,全新升级的 MINI John Cooper Works 赛车再次参赛,斩获 SP-3T 组别的亚军。这是 MINI 连续第 3 年荣登该组别领奖台。MINI 以惊人的极限工况耐久性和全时全速域的凌厉动态表现,证明了强大的战斗力,成为纽博格林赛道 " 盖章 " 验证过的实力小车。
从蒙特卡洛 " 三冠王 ",到六次摘得达喀尔拉力赛桂冠,再到纽博格林 24 小时耐力赛连续第三年登上领奖台,这些年 MINI 一直活跃在全球各类顶级赛事上,在比赛中验证工程技术,再把这些技术应用在量产车型中。这种 " 源于赛道,验证于赛道 " 的技术创新传承,让 MINI JCW 赛车在严苛的 24 小时耐力赛中展现出惊人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 我们的赛车几乎就是一台能合法上路的 MINI JCW,只不过更强、更快、更战斗!" 斗牛犬车队 ( Bulldog Racing ) 的负责人表示。
MINI JCW 赛车基于市售版 MINI John Cooper Works 三门版车型打造,是纽博格林 24 小时耐力赛上最接近量产车的参赛车型之一。相较于其他组别的深度改装赛车,参加 SP-3T 组别的 MINI JCW 保留了原厂 2.0T 涡轮增压发动机、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底盘结构以及悬挂布局。仅针对组别赛规需求做了少量调整,例如,强化了散热系统、优化了空气动力学表现,以及对整车做了轻量化处理。
MINI JCW 赛车还配备了与全新 MINI JCW 量产车一样的电子集成控制系统—— DIVC 数字大脑。这一融合 MINI 驾控技术的领先科技,源于 MINI 在各大赛道上竞速时收集的大量参数经验。宝马集团的工程师们通过对极端环境下竞速比赛中车辆数据的深入分析,以赛促研,反哺民用,研发出这款全新技术率先应用在 MINI JCW 车型上。DIVC 数字大脑在日常驾驶中实时处理车辆转向角度、轮速传感器数据,车辆横向摆动率等多项数值,在毫秒间协调扭矩传递、转向校准,如同一名经验丰富的赛车手,在无形中辅助驾驶,让 MINI JCW 驾控自如,反应迅捷。
纽博格林赛道单圈全长 25.378 公里、共 88 个弯道(纽北赛道 73 个弯道 + 大奖赛赛道 15 个弯道)、路面起伏最大高差 300 米。因其赛道多弯、多起伏、天气多变、且里程长,纽博格林赛道一直被称为 " 绿色地狱 "。所有车辆操控设计上的缺点在这里都无所遁形,因此这条赛道也有 " 真理之环 " 之称。在 2024 赛季,MINI JCW Pro 赛车不仅全程无机械故障,还取得组别冠军,完成了 " 绿色地狱 " 的洗礼。
如今,2025 赛季,MINI JCW 赛车继续展现了 " 全天候全速域无短板 " 的动态表现。整个赛程期间,车辆发动机转速几乎 24 小时时刻处于转速极限红区,变速箱会经过上万次的升档与降档,避震器也要面对高低起伏路面上万次的压缩与回弹,刹车系统更是要持续历经 400 ° C 至 600 ° C 之间的高温洗礼,在这种极限工况下,MINI JCW 赛车充分诠释了超强高性能耐久性。
光有极限工况的耐久性还不够,MINI JCW 赛车凭借轻量化车身,精准调校的底盘,以及凌厉的电控加持,让车辆无论是极速冲刺纽博格林北环的大直道,还是挑战 " 卡里达弯 " ( Caracciola Karussell ) 的连续急弯,都能以精准的转向和强劲的动力输出,保持稳定的驾驶节奏。在车身轻量化方面,更轻且包裹性极佳的运动座椅、轻量化处理的聚碳酸酯车窗等,让 MINI JCW 赛车比量产版 MINI JCW 仅 1.3 吨的轻巧车身更加灵动。同时,对发动机、变速箱、刹车卡钳的高效冷却与散热,让整套动力、传动、制动系统能够时刻保持最佳工况,让 MINI JCW 赛车不仅跑的快,还能 24 小时一直跑得快。
此外,纽博格林赛道天气多变,MINI JCW 赛车的差速锁、强化的 JCW 运动悬架系统,底盘高性能防倾杆,高性能轮胎,车轮倾角以及主销后倾角的专属优化,让 MINI JCW 赛车无论是在干地,还是湿地条件下均能稳定发挥,拥有极限工况下的全天候适应能力。
24 小时不间断,极速 111 圈,超 12000 多次的拐弯,持续行程超 2700 公里,MINI JCW 在纽博格林耐力赛上,用实力证明了 MINI 超过 60 年的技术实力,并展现了 MINI 不断进取的突破精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