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高浩翔
图片来源:vivo 方面提供
折叠屏手机告别小众尝鲜期,走进大众市场,可能就在 2025 年。
IDC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 2.86 亿部,同比增长 5.6%,实现触底反弹。其中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 917 万部,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 30.8%。到了 2025 年一季度,国内折叠屏手机实现出货 284 万台,同比增长 53.1%,市场表现有所回暖。
业内普遍认为,国内折叠屏市场增速从三位数回落至两位数区间震荡,标志着其正经历从小众迈向主流的关键转型期,苹果折叠屏即将到来的消息,正是折叠屏手机市场即将成熟的力证。伴随渗透率提升,市场呈现出机身轻量化、配置高端化、形态多样化及价格下探等趋势。
在这背后,用户的核心诉求仍未完全满足,他们渴望的是一款真正取得突破式创新的产品:在解决厚重机身、续航焦虑和屏幕折痕等核心痛点的同时,能充分释放多角度悬停带来的创新应用潜力,并融合手机、平板乃至 PC 的跨设备生态能力,从而提供革命性的用户体验。
应对这一机遇,各大手机厂商如何出招,随之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在激烈竞争之中,以创新力和用户力著称的 vivo,率先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6 月 25 日,vivo 发布新一代旗舰折叠机—— X Fold5,以 217 克的重量再创全球最轻新纪录,并凭借折叠唯一 " 三防 " 可靠品质,以及领先的电池、影像、通信技术,和跨生态设备连接、全场景智能体验等特点,创造更好体验的同时,还用更合理的配置方案,更成熟的供应链,带来更容易接受的价格,为这一产品形态及市场走向全面成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图片来源:vivo 方面提供
联动产业链推动折叠屏普及
折叠屏发展六年以来,价格始终高高在上,复杂的铰链和柔性的屏幕都推高了成本,动辄上万元的售价让这一产品形态的市场注定小众。然而,作为消费级电子产品,服务用户是根本宗旨。因此,以更亲民的价格拥抱更广泛的用户群,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手机用户购买折叠屏手机的价格调研中,超过 51.35% 的消费者倾向于 7999 元以下的价格段;而只有 23.48% 的消费者偏好 8000-9999 元的价格区间;18.26% 的消费者愿意支付 10000-14999 元;仅有 3.91% 的消费者会选择 15000 元及以上的高端价位。
降低成本以实现价格下探,成为厂商普及折叠屏必须跨越的门槛。始终以用户为中心的 vivo,从本土产业链中找到了突破口:国内产业链近年进步显著,屏幕、铰链、电池、影像等核心环节创新不断,良率与国产化率持续提高,供应链可靠性增强。
依托此优势,vivo 高效整合资源,携手本土供应链企业一同深度共创,成功找到更合理的配置方案实现成本优化,将 vivo X Fold5 的价格压至 6999 元起。以此让折叠屏手机能够惠及更广泛人群,拓展这一高端旗舰产品的用户圈层。
而在价格下探的同时,vivo X Fold5 保持了一贯的旗舰体验,不少细节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成功实现 " 减价不减配 "。
比如在重量上,折叠屏的最大痛点之一是厚重。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未来不愿意购买折叠屏手机的原因调研中,过于厚重、携带不便成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超过 36% 的消费者均为此困扰。
为了追求更轻薄的机身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vivo X Fold5 将机身重量减轻至 217g,再次打破了由上代产品 vivo X Fold3 保持的大折叠全球最轻纪录,不仅要轻过其他所有的大折叠产品,甚至轻于 iPhone 16 Pro Max 等多数直板旗舰。
图片来源:vivo 方面提供
而在机身厚重之外,针对折叠屏易损耗、更换价格贵的行业痛点,vivo X Fold5 更是从产品结构设计就开始解决这个问题:该机型拥有行业唯一的 IPX9+ 防水能力,填补折叠空白的 IP5X 防尘级别,以及突破低温极限的 -30 ℃电池正常供电,都让 vivo X Fold5 可以适应更广泛的环境,远超其他大折叠。同时,vivo 还发布了 299 元换屏安心补贴包,以远低于行业水平的服务价格,打破折叠屏 " 脆弱、修不起 " 的论调,让用户彻底无忧。
此外,vivo 还在影像、续航、通信等方面对该机型进行了持续优化:不仅搭载了超感光 VCS 仿生主摄、超视野超广角摄像头,还有一颗 85mm 蔡司超级长焦,打造折叠屏最强影像配置;等效 6000mAh 的蓝海电池 ,也创下折叠最大电池纪录。
可以看到,在这一代产品中,vivo 一一击破了当前折叠屏手机面临的各种痛点。如果说此前的折叠屏都还在努力克服材料与技术难题,那么 vivo X Fold5 则真正将这一产品带入了技术成熟期。
生态融合打破折叠屏无用论
在昂贵的售价和过重的机身之外,另一阻碍折叠屏走向大众市场的原因在于,不少用户认为折叠屏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使用体验突破,更大的屏幕并没有带来大幅效率提升,最终只是成为了视频观看专用手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未来不愿意购买折叠屏手机的原因调研中,23.58% 的消费者指出折叠屏手机的功能和实用性存在限制。
这背后,各家手机厂商仍旧没有为折叠屏更大的屏幕,以及同时兼容手机、平板甚至是 PC 应用生态的能力找到真正能够落地的 " 超级场景 "。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软件生态的适配严重滞后于硬件创新,主流应用对大屏幕分屏、多任务处理以及不同形态切换的优化普遍不足;另一方面,用户习惯的培养也需要时间,缺乏杀手级应用来充分展现折叠屏的独特价值,导致其 " 大屏幕 " 优势往往只停留在看视频、浏览网页等基础层面,未能催生不可替代的新体验。
但事实上,用户的需求指向却异常清晰:生产力才是核心驱动力。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半数消费者购买折叠屏手机的主要目的是 " 实现多任务处理 ";有 43.04% 的消费者选择了 " 商务办公 "。
洞察到这一核心诉求,坚持以用户为导向的 vivo,将突破口精准锚定在 " 生产力 " 上。 其打造的 " 原子工作台 " 功能,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生。它深度挖掘了 vivo X Fold5 大屏幕的潜力,通过原子窗的功能让至多 5 个应用同屏运行,让用户不错过关键动态,还支持不同应用之间信息文件同屏零切换拖拽传送等操作,带来绝无仅有的效率体验。
图片来源:vivo 方面提供
此外,有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折叠屏用户同时持有安卓折叠屏与 iPhone。vivo 敏锐洞察到,这些 " 双机党 " 时常面临苹果生态封闭性造成的设备互联与信息流转困境。针对这部分用户需求,vivo 通过在多代 X 系列直板旗舰、折叠旗舰上布局的 " 生态破壁 ",终将 vivo X Fold5 打造为苹果生态用户的双机高效协作伙伴。
具体来看,vivo X Fold5 在前代产品与 AirPods、Mac、iPhone 等苹果全家桶设备实现跨生态连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为第一台打通 Apple Watch、实现跨生态手表连接的安卓手机,这是除 iPhone 以外与苹果生态连接最全能、最丝滑的手机,通过生态破壁大幅提升了 " 双机党 " 们的大屏生产力。
比如,用户在外轻办公时,vivo X Fold5 能轻易变身为 Mac 扩展屏,进行任务和内容扩展使用,还支持键鼠协同,同一套键盘和鼠标在 vivo X Fold5 与 Mac 之间,进行跨设备文件传输、图文复制粘贴;同时,vivo 还行业首发安卓 iCloud 云端直通,用户可在 vivo X Fold5 本地 " 文件管理 " 中直接访问、上传、下载 iCloud 文件,彻底化解苹果用户换机或跨平台协作的存储痛点。
vivo 创始人沈炜常常强调的一句话是:" 用户是产品的标尺,用户的痛点需求夯实了产品体验的基线。" 这或许正是 vivo 与其他手机厂商的最大不同。在高度同质化的智能手机红海中,vivo 不追逐速度,也不卷入无谓争论,而是将全部资源聚焦于用户真实需求本身。
vivo X Fold5 就是 vivo 技术布局与体系化创新思考的一次成果展示,更彰显了头部厂商的担当:于行业创新被质疑之时,以产品力强势回应;在市场形势转换之际,为产业链开辟全新可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