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闹的 Robotaxi 赛道,开启了 " 竞速战 "。
近日,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楼天城暗示文远知行等企业技术落后,引发文远知行 CFO 李璇公开反驳。这场看似企业间的 " 口水战 ",实则折射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在 Robotaxi 赛道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
行业动态印证了这一趋势:6 月 20 日,有消息称,萝卜快跑正加快在东南亚市场布局,最早将于今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推出其无人驾驶出行服务;6 月 23 日,哈啰也官宣正式进军 Robotaxi 赛道。一系列动作表明,行业玩家正以抢滩之势加码这一领域。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Robotaxi 赛道的商业化正在加速。高盛近期发布的研报预计,到 2030 年,将有 50 万辆 Robotaxi 在中国 10 多座城市运营。Robotaxi 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最早且最显而易见的商业化路径之一,预计到 2035 年,中国 Robotaxi 市场总规模可达 470 亿美元。
小马智行向文远知行 " 开炮 ",哈啰闯入 Robotaxi 赛道
自动驾驶赛道的硝烟从未停歇,一场头部企业间的 " 技术论战 " 再次将行业竞争推向聚光灯下。
前不久,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TO 楼天城表示:从规模化和无人化两个标准看,除了 " 牌桌 " 上的 Waymo、小马智行和百度这三家公司,其他公司没有达到这三家公司两年半前的状态,差距已经落后两年半时间了。
此番言论一出,在国内自动驾驶行业中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同为自动驾驶重要玩家的文远知行发起了反击,文远知行 CFO 李璇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列举小马智行种种运营问题," 好奇一个撞车到美国牌照被吊销,在北京撞马路牙子到起火的公司,怎么好意思去 diss 车队数量远比它大、落地比它多得多的公司 "。
此外李璇还直言," 想学文远就做到位,至少真正落地跑几十辆车再说。"
这场观点交锋,表面是企业间的 " 隔空互怼 ",实则暴露出自动驾驶企业在 Robotaxi 赛道争夺市场话语权的迫切心态。
就在行业争论正酣之际,新的入局者已悄然登场。
6 月 23 日,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 " 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 12.88 亿元,首期合计出资超 30 亿元。该公司专注于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三方此前已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绿色智能出行等领域展开合作。
哈啰的入局,不仅意味着自动驾驶赛道迎来 " 新势力 ",更预示着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传统出行企业、互联网金融巨头与新能源龙头的联合,或将重塑 Robotaxi 赛道的竞争格局,也让人们对自动驾驶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与竞争态势充满遐想。
萝卜快跑出海,与特斯拉、Waymo 等巨头正面交锋
当国内竞争格局逐渐清晰,中国自动驾驶企业的全球化征程已拉开帷幕。
6 月 20 日,有消息称,萝卜快跑正加快在东南亚市场布局,最早将于今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推出其无人驾驶出行服务,以扩大在全球市场的布局。
据了解,萝卜快跑正在与潜在合作伙伴讨论,以探索适合这两个市场的商业模式。同时,萝卜快跑还在探索进入瑞士和土耳其,并计划在瑞士设立实体公司,作为其无人驾驶业务出海欧洲的重要前哨。
放眼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进入白热化阶段,目前形成百度、特斯拉、Waymo" 中美自动驾驶三强 " 的竞争格局。
美国当地时间 6 月 22 日,大洋彼岸的特斯拉 Robotaxi 在得州奥斯汀市正式上线,约 10 辆焕新 Model Y 作为首批无人驾驶出租车投入使用,并开始接送首批乘客。
再看 Alphabet 旗下的 Robotaxi 公司 Waymo,宣布下个月其出租车服务将重返纽约市。之前在 2021 年,Waymo 已在曼哈顿部分地区进行了初步的地图测绘和数据收集,此次回归是为了进行更多的地图绘制以及测试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Waymo 正在加速其无人驾驶汽车布局,目前车队规模已超过 1500 辆,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以及奥斯汀提供服务,每周单量超过 25 万单,未来还将与 Uber 合作,进入亚特兰大等城市。
从行业底层逻辑看,2025 年以来 Robotaxi 商业化的提速并非偶然。中信证券研报称,2025 年以来,Robotaxi 商业化节奏显著提速,主要由于 L4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初步成熟。当下,Robotaxi 行业的商业化竞赛已从单纯的技术比拼,升级为包含资本运作、全球化布局、商业模式创新的全方位竞争,这场关乎未来出行格局的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前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