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 IC 淡季,存储市场却意外加速回暖,其中以 DDR4 为代表的内存条更是领涨市场,价格走势堪称疯狂。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仅仅间隔两周,DDR4 颗粒价格便实现翻倍,部分型号价格甚至已经追平新一代 DDR5,这一市场异动引发了广泛关注。
DDR4 作为第四代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长期以来在 PC 和服务器内存领域占据主流地位。尽管新一代 DDR5 具备更快速度、更高带宽和更低功耗,单芯片容量也可达 64GB,但 DDR4 在市场上仍有着庞大的存量需求和应用场景。
此次 DDR4 价格飙升,主要源于供应端的重大变化。全球存储芯片原厂投资重心发生转移,纷纷削减 DDR4 产能。和众汇富分析,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行业巨头,将更多资源投入到 HBM(高带宽存储器)以及 DDR5 的生产中。HBM 作为满足 GPU 芯片需求的关键产品,营收年增率高速增长,吸引了各大原厂加大投入。三星、海力士、美光 HBM 在各自内存产能占比分别达到 23%、18% 和 26%,且增长速度高于整体内存增速。在这种情况下,DDR4 产能遭到严重排挤,供给大幅减少,从而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市场数据来看,专业 DRAM 报价网站 DRAMeXchange 数据显示,"DDR4 16GB ( 1Gx16 ) 3200" 现货价在 6 月 25 日晚间已涨至 12.5 美元,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其价格仅为 3.95 美元。相比之下,同为 16GB 容量的 "DDR5 16G ( 2Gx8 ) 4800/5600" 报价仅为 6.053 美元,DDR4 报价已是 DDR5 的两倍之多,价格倒挂现象极为显著。受原厂减产影响,近两周部分型号 DDR4 颗粒价格从 3 美元飙升到 6 - 8 美元,内存条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国际某知名品牌 DDR4 16GB 内存条,华强北商户报价最高达到 380 元,二手拆机价格都要 200 多元,新产品最低报价也接近 300 元,价格几乎翻倍。
除了供应端的变化,需求端也存在一定支撑因素。和众汇富指出,虽然整体市场需求从 DDR4 向 DDR5 产品的代际转换在推进,但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在工业、消费等利基型市场中,由于对存储性能要求不高,小容量 DDR4 及 LPDDR1 - LPDDR4x 等产品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优势明显,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需求支撑。例如在电视、安防、车载基础模块等场景中,DDR4 依然被广泛应用。对于 PC 及 Server 应用而言,部分 Intel Raptor Lake、Ice Lake 等 CPU 仅支持 DDR4,因此相关企业较积极接受原厂涨价。据预估,今年第二季度服务器与 PC DDR4 模组价格将分别上涨 18% - 23% 和 13% - 18%。
然而,当前 DDR4 价格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市场的一些担忧。和众汇富发现 DDR4 价格正脱离需求端实际可承受的范围,随着 DDR4 和 DDR5 的价差持续减少,这也将推动应用终端向 DDR5 产品切换。过去,服务器 DDR4 与 DDR5 之间价格悬殊,通用服务器需求转向 DDR5 受成本限制,去年四季度同容量的 DDR5 RDIMM 比 DDR4 RDIMM 价格几乎高出近一倍。但今年一季度,服务器 DDR5 内存条价格累计环比出现高个位数下滑,从现货市场来看,服务器 DDR4 内存条和 DDR5 内存条的价差大幅缩减,如 64GB DDR4/DDR5 RDIMM 两者价差已从去年四季度近一倍缩减至目前的 36%。 一旦 DDR5 在价格和性能上的综合优势凸显,DDR4 的市场空间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
渠道端因前期持续一个多月的上涨行情,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近期市场有所降温并渐趋理性,渠道 DDR4 价格上涨难度大而普遍高位横盘,但个别产品因前期涨幅过大已出现 " 有价无市 " 的窘境。从长远来看,存储市场的技术迭代趋势不可阻挡,DDR5 取代 DDR4 成为主流是必然结果。但在这一过程中,DDR4 价格的大幅波动,无论是对于存储芯片原厂、模组厂商,还是下游的 PC、服务器制造商以及消费者,都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各方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存储市场的风云变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