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 Auto-First|李德喆
自 2013 年以来,华晨宝马已经连续 12 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今年的报告同样呈现出多个亮点:从再生能源到循环经济,从全链协同到价值共创,从文化传承到生态保护,都诠释了宝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多维探索与责任担当。
具体来看,在产品方面,截至 2024 年底,宝马品牌已在中国引入 7 款纯电动车型。
随着新世代车型即将全球亮相并于明年实现国产,宝马正在数字化、电动化和可持续性领域实现全方位突破。
据了解,得益于新一代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宝马 " 新世代 " 车型将实现整车效率提升 20%、充电速度加快 30%、续航里程增加 30%,减碳的同时,为用户带来更纯粹的电动驾驶乐趣。
在材料应用上,宝马过去一年还实现了材料创新的重大突破:成功将新型生物基复合尼龙材料(聚酰胺 56)应用于 BMW X3 车型。与此同时,新开发的含有咖啡渣与甘蔗纤维的热塑性生物基材料也已达到宝马全球通用标准。
今年,宝马还将探索以茶叶为原料的生物基材料应用,并在内饰部件中引入更多兼具高品质、轻量化、可回收等特性的创新材料。
未来,宝马还计划将新车型轮毂的再生铝使用比例提升至 70%-75%,进一步降低碳足迹。
在生产环节,宝马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思维构建低碳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体系。
2024 年,宝马自建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达 91.86 吉瓦时,相当于 3 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宝马在国内汽车行业中率先探索中深层闭环式地热能利用,取热不取水,项目预计在 2025 年供暖季建成使用,每年可减碳 18000 吨。
宝马率先使用氢燃料卡车进行物流运输,累计已完成 8679 辆成品车辆的运输。
除此之外,宝马持续完善水资源管理,单台生产水资源消耗量实现七年连降,低至 1.57 立方米 / 台;再生水使用量达 40 万立方米,相当于 200 多个标准游泳池。
宝马还坚持用创新方法攻克废弃物回收利用难关,沈阳工厂实现废弃物零填埋。
而从整个供应链来看,宝马在低碳化道路上与本土伙伴深化合作,开启 " 合作共赢 2.0" 阶段,将再生能源电力和循环经济实践渗透到全价值链中。
2024 年,约 200 家宝马本地提名(一级)供应商已承诺,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现有产品,全供应链碳排放量相较于 2019 年减少约 100 万吨。
目前,宝马已在中国实现 100%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2024 年回收再利用了超过 2100 吨再生电池原材料,并首次将退役动力电池二次使用储能场景拓展至经销商网络,用作储能站,使更多的退役动力电池得以 " 再就业 "。
宝马还与国家电网合作升级,计划到 2027 年 BMW、MINI 车型在国网充电桩实现 100%" 绿电 " 充电;与奔驰合资的超充品牌 " 逸安启 ",已率先实现 100% 使用 " 绿电 " 提供充电服务。
另外,在社会公益领域,宝马连续 19 年开展 "BMW 中国文化之旅 ",资助并赋能培训近 1000 位非遗传承人,影响带动近 2.18 亿公众加入文化保护行列。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BMW 美丽家园行动 " 持续聚焦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丹顶鹤野化卫星跟踪研究,并携手专业机构打造生物多样性公众科普教育体系。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表示:" 真正的卓越不仅体现在公司业绩上,更在于从产品责任、环境管理、价值链协作到社会贡献的全方位卓越。责任是我们行动的锚点,宝马在创造下一代驾趣的同时,也致力于守护下一代福祉。"
在实时变化的当下,宝马目光始终投向远方。宝马认为,未来出行不仅仅是技术升级迭代,更代表着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长期转变。随着 " 新世代 " 车型量产的脚步日益临近,宝马将继续秉持 " 责任优先 ",引领未来出行的品质跃迁,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可持续发展和纯粹驾驶乐趣的生动实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