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国仁快评 ,作者 Guoren
昨晚小米 YU7 上市发布,终于公布了大众关注已久的价格,三个版本起步价分别为:25.35 万、27.99 万、32.99 万。
开售不到 24 小时,小米 YU7 显然已经成为车圈一个新的神话,据最新数据,开售 18 小时锁单量已突破 24 万台。
昨天现场公布价格时,雷军说的有点云淡风轻,也没有太长的铺垫,说了句 " 其实昨天晚上定价我们只花了 5 分钟就达成了共识 "。
他也说出了这背后的一个简单逻辑:" 比特斯拉 Model Y 起步便宜一万元 ",于是参照现在在售 Model Y 焕新版的定价 26.35 万元起,定了个 25.35 万元起的价格。
这说明雷军在给小米 YU7 定价时,主要的锚定对象确实就是特斯拉 Model Y 焕新版。
但在这个云淡风轻的决定背后,我感觉绝非这么简单,也许做决定只用了 5 分钟,但做调查、做分析,是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的。
比如从这两个问卷题,你是不是也能看出啥?
说回 YU7 的定价,在我仔细琢磨后,发现背后应该是有很多想法在里面的。
到底小米 YU7 的价格便不便宜?定价背后又有哪些小心思?特斯拉 Model Y 是不是真的就被比得毫无还手之力?咱们不妨拆解来看看。
一、YU7 定价到底贵不贵?
综合来看,小米 YU7 的这个定价确实是相当能打的,产品核心竞争力来自雷军发布会上总结的那几项全系标配:
全系 95 度以上容量的大电池、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高阶辅助驾驶、全系标配天际屏、700TOPS 智驾芯片、CDC 减震器、用料一致的整车结构、全车双层夹胶玻璃等……还有首销期等同于全系标配的双零重力座椅、电动前备箱等等。
这些地方和特斯拉 Model Y 直接比,确实有些欺负人的碾压之势,跟很多国内竞品比也很能打,何况 YU7 有个极具辨识度的外观。
但这是不是说小米 YU7 就一定 " 很便宜 " 和 "100% 完美 " 了,也不一定,可以看后面探讨的两个问题。
应该说,雷总该大方的地方大方,该抠门的地方,也是有的。
二、定价背后的小心思
要看透整个定价策略,单看一个起步价格,显然是很粗浅的,得结合起步定价、选配设置和选配价格、首销权益等多方面综合来看。
1、起步价
先看起步价的设置,小米 YU7 起步价的设置有两个关键点要考虑:对外,放到市场里要有竞争力;对内,要留给小米 SU7 足够的定价空间。
我们对比来看看:
YU7 标准版比特斯拉 Model Y 后轮驱动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续版起步便宜 1 万元,Pro 版比 Model Y 长续航便宜了 3.36 万元,差价大了不少,这一方面说明 YU7 Pro 版确实性价比很高,也说明 Model Y 的长续航版明显价格有些虚高了,印象中我同事前两年买的焕新之前的价格是 29 万左右,是焕新版上了后,把价格又提上来了。
再看 YU7 和 SU7 的对比,标准版相差 3.77 万元,Pro 版相差 3.4 万元,Max 版相差 3 万元整,也就是说每个版本之间的差价都没有低于 3 万元,且越是高配,差价越小,这样的好处是,让考虑标准版的对价格相对更敏感的用户更好决策,相差近 4 万,考虑 SUV 还是轿车,就值得掂量掂量了,而越是买更高配的用户可能价格越不那么敏感,更多是根据喜好来选,所以单对比 Max 版,貌似 YU7 的 Max 版更有性价比。
这样一来是不是既压制住了特斯拉 Model Y,又给了自家 SU7 足够的空间?毕竟轿车有更低的价格、更好的驾控(底盘低、操控好)、更靓的颜值(个人感觉),让作为轿车的 SU7 仍然是有它的市场的。
等过一阵 SU7 来个小改款,补齐初代到一些遗憾(比如没有双层车窗玻璃),竞争力会进一步提升。
2、优惠和首销权益
但如果简单地拿小米 YU7 和特斯拉 Model Y 比官方售价,是有失偏颇的,特斯拉现在有不小的优惠权益,主要是 5 年免息和送 8000 保险金(几乎常态化)。
我们可以用小米的金融贷款政策试算下,按 5 年期贷款 85% 算,优惠的利息金额至少有 2.3 万元,再加上 8000 的保险金,那是实打实地优惠了 3.1 万(粗算)。
这样算的话,如果说特斯拉 Model Y 起步价减掉 3.1w 优惠按 23.25 万看待貌似也有些奇怪,但可以理解为,假如用同样的 5 年贷款 85% 的方式购买小米 YU7 标准版和特斯拉 Model Y 后轮驱动版,总支出分别为:
这样总支出就有些差别了,是不是?
说到首销权益,雷总还是很厚道的,限时免费选配和首销赠送权益加起来确实不少,我觉得最实用的当然是 HAD 的终身免费和双零重力座椅。
但相比小米 SU7 首销是赠送的冰箱居然不送,是不是有点抠了?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我感觉最缺失的一个点是:小米没有对老车主复购的关照。
老车主复购、老车主置换、他品置换优惠已经成为现在车圈首销的常规做法,既留住老客户,也能从其它品牌抢夺一些新客户,但小米 YU7 这方面的策略好像完全没有,是有点意外的(还是太自信了),当时小米 SU7 Ultra 开卖是,记得小米老车主是有 5000 元的优惠的,这方面雷总是不是可以更大方一点?
3、选配策略
小米 YU7 的选配策略,有些地方也挺有意思的。
比如免费车漆只有绿、橙、钛金属色,绿和橙两个高饱和度的颜色应该不是很大量的色,钛金属色是个中性不会太犯错的颜色,但另外几个颜色,一定有不少喜欢的人,就得加钱了,可见刀法精准。
轮胎和轮毂方面,小米 YU7 居然都是标配的 19 英寸低风阻轮毂配韩泰轮胎,加 6000 选配的 20 英寸轮毂配的也是前后 245 宽的韩泰轮胎。
只有选配价分别 1.2 万和 1.6 万的三款 21 英寸轮毂才是配的前 245、后 275 宽的米其林轮胎,这确实有点意外,都 Max 版了,标配轮毂轮胎不给配个大点、性能好点的?这点感觉有点小气了哈。
内饰选配我觉得挺厚道的,Nappa 真皮限时免费,灰、紫、蓝三个大众色免费,只有珊瑚橙这个广告主打色要 3000 选配,这个内饰色我个人感觉有些传统。
至于内饰里面的碳纤维仪表台饰板、碳纤维运动方向盘、就是提供情绪价值的东西了。
小米 YU7 Max 版的选装项里目前只剩加 2000 选装的冰箱,感觉这就是个给整车增加利润的 " 甜点 ",Max 版比较厚道的是标配了 25 扬声器的豪华音响、EC 调光天幕、超精密座舱,这几样都是很实用的东西。
所以你会发现,雷总团队在选配上是给 YU7 留了不少利润点的,尤其轮毂、颜色、冰箱还有中低配的 25 杨豪华音响(都这个价位了,谁愿意忍受上 12 个扬声器的音响呢)。
还有很重要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别家可能是卖的是车,小米卖的还是个可无限扩展的玩具,磁吸配件、接口扩展配件……类似苹果的 MFi 体系一样,也是个不小的生意。
三、YU7 是不是辆完美的车呢?
作为曾经同时拥有过挺长时间特斯拉和小米 SU7 的车主,也第一时间试驾了小米 YU7,我的感觉是小米 YU7 绝对是一辆好车,但也有一些小遗憾,对不同的人来说,不一定尽善尽美,比如:
1、标配的轮胎 245 宽被不少网友反馈,这点也是我个人在意的点,主要是 YU7 重达 2.4 吨,比 SU7 要重 200 公斤,用更宽的轮胎应该是理所当然,且对增强抓地力,驾控性也更好,没想到还是坚持了 245 的胎宽,这是和小米 SU7 标准版、特斯拉 Model 3 这样的轿车一样的胎宽。
2、特斯拉全系标配外后视镜防眩光,但小米 YU7 只有顶配的 Max 版有,且不能选配,我认为外后视镜防眩光应该是打上 " 豪华 " 标签的车必须得有的一个配置,主要是对安全挺有用,也很影响夜晚的驾驶体验,要么标配,要么提供选装也行,至少比半导体冰箱更实用啊。
3、另外就是几处小细节了,比如小米 YU7 的后排中间座椅的头枕是固定不能上下调的,如果偶尔坐成年人体验不太好、后排扶手专门设计了一个放手机的凹槽,如果加上无线充电功能,就更好了……等等。
(回看发布会视频发现 Max 版才配电调方向盘,如果没有电调方向盘,驾驶位怎么实现方向盘和座椅的联动记忆?)
当然,这些都是些小细节,如果能尽善尽美,肯定更好,不仅要提供情绪价值,在细节的地方提供更多用户价值一定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说到特斯拉 Model Y,我上面提到的几点虽然给它挽回了一点颜面,同时特斯拉也确实仍有其一定优势,比如我最近在朋友圈分享的 Model Y 日常驾驶能耗、10 万公里累计能耗数字。
但在智能化、辅助驾驶等方面,特斯拉当前真的脱节太多了,至少高速领航辅助驾驶 EAP 到现在这个时间就该免费配了,毕竟用户已经为你的硬件买单了,你又不是早些年有些企业那样没有能力提供。
说回小米 YU7 的定价和雷军团队的策略,作为 SU7 老车主,YU7 准车主,我最大的感受还是:
雷总是真诚的,同时雷总也是精明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