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6-27
哈啰、蚂蚁、宁德时代联手,“黄金三角”能否重塑Robotaxi格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6 月 23 日,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家由哈啰出行、蚂蚁集团与宁德时代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以 12.88 亿元的注册资本和超 30 亿元的首期出资,成为 Robotaxi 赛道上 " 含着金汤匙出生 " 的新玩家。

早在 4 月 10 日,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智能驾驶、新能源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新能源电池后市场服务体系等方向合作,并将成立合资公司推进重点领域的应用与商业化落地。三方联手进军 Robotaxi 领域,即是此次合作的延续。

哈啰是共享出行领域的头部企业,蚂蚁集团在 AI 与数据能力方面拥有实力,宁德时代则是全球动力电池的领军者。外界认为,此次 " 黄金三角 " 成立新公司入局 Robotaxi,或许能够通过资源整合,打通 Robotaxi 的商业化路径。

但在已经拥挤的 Robotaxi 赛道,三方合作究竟是巨头资源整合的降维打击,还是理想丰满的现实困局?经济观察报就相关问题询问哈啰,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倒逼出来的 " 三角共生 "

哈啰出行最初以共享单车起家,随后逐步拓展至共享电单车、顺风车、网约车等领域。然而,在滴滴、T3 出行等巨头的挤压下,哈啰的四轮车业务始终未能形成规模突破。与此同时,哈啰近年来面临核心业务增长乏力的困境,2024 年财报显示,其共享单车业务营收增速跌破 5%。哈啰出行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自动驾驶被众多出行企业视为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此前,T3 出行 CEO 崔大勇、享道出行 CEO 倪立诚等均表示,Robotaxi 全面商业化落地时间即将到来。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向经济观察报表示:" 三方此前在两轮车领域的合作较为成功,这为他们成立合资公司入局 Robotaxi,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哈啰入局 Robotaxi 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良好的运营经验。哈啰注册用户超 8 亿,核心业务覆盖全国 400 多个城市,日均订单量超 1000 万,同时拥有 360 个城市的运维网络,这些数据可以为 Robotaxi 的运营提供场景支持,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的短途出行市场。

与此同时,AI 大模型将会重构出行行业。耀出行首席执行官杨广表示,AI 大模型应用于网约车的司乘服务、智能调度和安全保障这三大场景,通过大模型能力的引入,客服的效率大概能提升 10%,每天大约能给客服团队节省上百个小时的人工工作时间。

AI 恰恰是蚂蚁集团所擅长的,出行行业也成为蚂蚁集团看重一个应用场景。哈啰对外表示,蚂蚁集团在大模型、强化学习、具身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布局,以及在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可为哈啰发展自动驾驶业务提供广泛支持。

蚂蚁集团的另一个潜在优势是数据。通过支付宝、高德地图等生态,蚂蚁集团掌握了大量用户出行习惯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优化自动驾驶的路径规划和需求预测。此外,蚂蚁集团的区块链技术和支付体系,也能为 Robotaxi 的结算、数据安全提供底层支持,构建支付生态的数据闭环。

宁德时代的加入,更像是其争夺汽车 " 硬件主导权 " 的又一次行动。纪雪洪表示,宁德时代本就计划切入汽车硬件领域,掌控从三电系统到整车架构的核心价值链。去年年底,宁德时代发布了 " 磐石底盘 " 和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前者能实现电池到底盘一体化,大大缩短整车量产时间,后者有明确的换电标准和明晰的换电收费模式。

在动力电池行业价格战加剧的背景下,2024 年宁德时代营收同比下降 9.7% 至 3620.13 亿元,宁德时代需要绑定更多的下游应用场景。近年来,宁德时代持续布局智能滑板底盘技术,长安马自达、阿维塔、江淮、北汽新能源等车企均有搭载宁德时代滑板底盘的计划。此外,与仅服务于整车厂相比,Robotaxi 对定制化、成本和效率的要求更高,宁德时代的智能滑板底盘技术可以更好地加以匹配。

目前来看,哈啰、蚂蚁集团和宁德时代三方的合作是 " 各取所需 "。在 Robotaxi 领域,哈啰的运营场景提供数据资源,蚂蚁集团的算法优化决策,宁德时代带来硬件基础。这种 " 场景驱动技术迭代、技术反哺场景体验、能源保障系统稳定 " 的闭环,理论上可以突破单一企业的技术与资源边界。

生态构想与现实的落差

在 Robotaxi 赛道,实现真正的闭环并非简单的资源叠加即可达成,而是要构建具备自进化能力的生态系统。" 三方如果合作成功,能够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做移动储能业务。"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应用与消费者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常亮向经济观察报表示。

今年 4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车网互动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哈啰可将单车运维网络改造为移动储能节点,利用宁德时代电池的 V2G 技术,在低谷时段为车辆充电、高峰时段反向供电,形成出行 + 能源服务的双模式。

在哈啰、蚂蚁集团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中," 场景 - 技术 - 能源 " 的闭环构想看似完美,但现实落地面临复杂的挑战。

国内某智驾方案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对经济观察报说:" 哈啰积累的 300 城出行数据以两轮场景为主,其包括骑行轨迹、热点区域、短途通勤模式等方面,与 Robotaxi 所需的四轮场景的动态复杂度、车辆动力学差异都存在差异。"

此外,自动驾驶需要高精度地图,以及暴雨夜视、冰雪路面等极端场景数据,蚂蚁集团虽然拥有高德地图的导航数据,但自动驾驶需要的是更高精度的实时感知数据,这可能需要额外的传感器和测试积累。对此哈啰表示,其 Robotaxi 业务及研发团队已经招募了一批 AI 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人才。

上述工程师还指出,宁德时代的滑板底盘采用 " 上下解耦 " 设计,将电池、电驱、热管理等核心系统集成在底盘内,形成独立的运动控制单元,而 L4 级自动驾驶算法通常基于传统非承载式车身设计,其传感器布局、决策逻辑与底盘控制相对独立。若哈啰采用宁德时代的标准化底盘,车辆的环境感知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决策延迟或控制精度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哈啰的短期盈利压力和 Robotaxi 重资产的特性之间或存在冲突。哈啰出行自 2018 年至 2020 年累计亏损近 50 亿元,2024 年核心共享单车业务利润率持续下滑至 3.2%,亟需开辟新收入来源,但其商业模式依赖高频次用户使用,与 Robotaxi 长回报周期的特性存在天然矛盾。

同时,Robotaxi 对资金的需求贯穿技术研发、硬件量产、规模运营全周期,这也意味着哈啰在后期发展中仍需大量资金投入。当前 Robotaxi 行业正处于 " 烧钱换市场 " 的阶段,资本实力与商业化效率将成为决定胜负的核心要素。对此,常亮认为,资本化企业的玩法不一样,只要切入 Robotaxi 这个赛道,融资也就相对容易。

高投入也伴随着高壁垒,率先突破成本曲线的企业将形成数据、算法、生态的正向循环,最终实现 " 赢者通吃 "。Robotaxi 赛道已聚集了百度 Apollo、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众多玩家。跟哈啰一样跨界入局的企业中,也不乏 T3 出行、曹操出行、享道 Robotax-i、如祺出行等选手,此外几乎所有车企也都在 Robotaxi 领域有了明确布局。6 月 22 日,特斯拉已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 Robotaxi 试点运营服务。

哈啰作为后来者,能否在技术和场景突破上不掉队,还有待观察。" 对哈啰而言,因为它本身不盈利,也需要新业务,能够在宁德时代和蚂蚁集团的支持下入局 Robotaxi,更多的是机会价值。" 纪雪洪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宁德时代 蚂蚁集团 合资公司 哈啰出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