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6 日,《中国汽车报》社与中国汽研在苏州联合主办了 " 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25 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发布会 "。
《白皮书》由《中国汽车报》社于 2014 年发起,自 2018 年起联合罗兰贝格共同发布,由德国蓓睿适管理咨询公司提供数据支持,《白皮书》每年发布全球汽车供应链 Top100 和中国汽车供应链 Top100。
在 2025 年的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中,中国企业数量新增 4 家,总数达到 17 家,创历史新高。新上榜的 4 家企业为赛轮集团、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和宁波华翔。
赛轮集团上榜的核心原因在于其全球化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驱动。2024 年,赛轮集团海外收入达 238.11 亿元,占总营收 75%,其在越南、柬埔寨等地建有生产基地。产品端,赛轮推出液体黄金 RFT 轮胎、EV95 新能源轮胎等高端产品,其产品配套比亚迪、奇瑞、小米等车企,2024 年国内配套收入同比大增 83%。
德赛西威凭借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突破,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26%。其中,智能座舱业务贡献了 66% 的营收,智驾域控制器市占率 23.9% 稳居国内第一。早在 2018 年,德赛西威就成为英伟达在国内的首家 Tier1 合作方,后又与高通高度合作,在智能网联渗透率不断攀升下,德赛西威开启狂飙模式。
拓普集团以 266 亿元营收新晋百强,排名全球第 95 位。拓普集团的增长源于产品线扩张与客户结构优化,2024 年 5 月,拓普收购芜湖长鹏补足软质内饰能力,形成 " 智能悬架 + 热管理 + 线控底盘 " 全栈方案,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35%。同时,拓普集团还布局机器人产业,研发机器人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等产品,与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协同。
宁波华翔以 263.24 亿元营收位列全球第 97 位,其上榜原因在于配套方向从合资品牌向自主品牌转型,2024 年其自主品牌业务营收达 61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50%;同时,宁波华翔还通过收购埃驰集团六家子公司在中国区全部业务,以及并购宁波诗兰姆,加快了 " 全座舱 + 全底盘 " 平台布局,从零部件向系统集成迈进。
从 2025 年的百强榜单中可见,在全球汽车销量增长停滞、纯电动汽车渗透率未达预期的情况下,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额普遍出现了下滑,但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大部分中国企业的销售额较去年有所上涨。
博世集团虽然连续第 14 年蝉联冠军,但其 2024 年销售额为 4414.25 亿元,较 2023 年减少 215.29 亿元。大陆集团营收下滑 266.19 亿元至 2989.13 亿元。德国采埃孚 2024 年汽车业务的销售额较 2023 年减少了 504.28 亿元,排名下降 2 位至第 5 名。采埃孚的电驱动系统因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自研比例提升而需求萎缩,被迫拆分驱动部门。
此外,如博格华纳、李尔、安波福、法雷奥、安道拓、巴斯夫、蒂森克虏伯、马勒、英飞凌、伟巴斯特、盖瑞特等国际零部件巨头,2024 年的营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因此,2024 年全球只有三家供应商的汽车业务营收超 3000 亿元,而 2023 年为六家。
也有少数国际零部件企业因为并购等原因,在 2024 年获得较好的财务表现。在 2024 年的百强榜上,舍弗勒和纬湃科技分别位居第 29 名和第 37 名,2024 年 10 月,舍弗勒收购纬湃科技,在 2025 年榜单里舍弗勒名次上升至第 17 名,排名前进了 12 位,营收增速达 75%。
在此次上榜的 17 家中国供应商里,仅宁德时代、潍柴集团、华域汽车和广汽部件在 2024 年出现营收同比下滑,其余企业全部实现增长,且有 10 家企业增幅较大。
中国零部件企业除了营收增长,净利润也是全球最高。罗兰贝格与拉扎德不久前联合发布的《2025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认为,虽然全球零部件行业已陷入了 " 停滞转型期 ",但中国零部件企业利润率全球最高,息税前的利润率达到 5.7%,与欧洲 3.6%、韩国 3.4% 的疲软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 2024 年虽然营收下降 322.53 亿元,但净利润增长 15% 至 507.45 亿元,利润率提升至 14%。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