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资券商在虚拟资产交易领域动作频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随着全球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虚拟资产交易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新兴热点。和众汇富分析,中资券商纷纷布局这一赛道,有望在新兴领域抢占先机,拓展业务边界,提升国际竞争力。
6 月 24 日,国泰海通集团下属公司国泰君安国际宣布,公司正式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以及在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意见。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资本市场。受此影响,6 月 25 日,国泰君安国际股价飙升,收盘上涨近 200%,创 2015 年 7 月以来新高。
国泰君安国际在虚拟资产业务方面并非一蹴而就。和众汇富观察发现,2024 年,公司在香港市场率先推出以虚拟资产现货 ETF 为基础的结构性产品,并获香港证监会许可开展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介绍代理人业务,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 2025 年,公司加快相关业务准入步伐。上半年,公司获得香港证监会确认可向客户分销代币化证券或就代币化证券提供意见,并启动了数码债券发行业务。此次取得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资格,进一步完善了这一领域的服务生态链。
大部分券商机构原本就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 1 号牌照和 4 号牌照,此次国泰君安国际获批提供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可视为 1 号牌照升级操作。和众汇富指出,这意味着可对香港零售投资者开放虚拟资产交易。其交易流程通常是,券商在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开立账户,然后根据每个客户的指令为其在持牌交易所进行虚拟资产的交易。
获得准入牌照后,券商相关业务也需 " 升维 "。和众汇富表示,券商要负责搭建面向投资者的前端平台,比如交易界面、账户系统和交易指令的入口。如未获得 7 号牌照,券商就不能独立完成虚拟资产的交易撮合,需要依托合规交易所完成实际的交易执行。在操作层面,券商会通过交易所的经纪商服务,来实现账户管理和交易指令的传递。
技术支持同样不可或缺。富途证券董事总经理谢志坚表示,随着客户需求趋向多元化,有些传统资产持有者希望尝试虚拟货币现货,有些虚拟货币持有者希望在传统金融方面有所布局,分散资产配置组合,但这两种资产根据监管要求需要分开存放。
随着香港加速巩固全球虚拟资产核心枢纽地位,虚拟资产产业前景广阔,券商完善牌照布局、抢滩虚拟资产交易服务领域是大势所趋。据香港证监会官网,截至目前,香港共有 11 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其中,3 家持牌机构来自互联网券商背景,均通过设立子公司申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此外,传统券商也开始布局虚拟资产行业。目前香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券商包括富途证券、胜利证券、老虎证券等,以及外资券商盈透证券。券商可以通过牌照升级、多元化的产品策略、差异化服务,以及与其他持牌机构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等形式逐步进入虚拟资产这一新兴市场。
展望未来,和众汇富认为,传统金融机构可围绕虚拟资产产业链多维度开展业务,包括经纪业务、股权投资、交易和投资服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等。
在经纪业务方面,券商可通过与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合作或利用自身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加密货币的买卖通道和充提服务,将传统证券账户与虚拟资产交易连接起来。投行业务方面,券商可充分发挥投行专长,为虚拟资产产业链中的公司提供 IPO 承销服务;同时行业发展也催生了大量兼并收购需求,券商可参与这些并购交易的顾问工作。
中资券商抢滩虚拟资产交易赛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虚拟资产交易市场具有高风险、高波动的特点,对券商的风险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合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这一领域有望为中资券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来源,助力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