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杭州已是孕育创新的沃土——毕昇在此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货币革新发生在此,这里更孕育了中国最早的官办公立医院。时光流转,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始终奔涌。如今的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居全国第一、民营企业 500 强数量遥遥领先、跨境电商成为金字招牌,以硬核实力续写着从历史文明摇篮到现代创新之都的传奇。
6 月 28 日 20:00 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将推出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杭州篇。总台主持人尼格买提、张舒越,与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越剧青年演员陈丽君一起组成 " 风华团 ",从 " 文明向未来 "" 出行向未来 "" 贸易向未来 "" 科创向未来 " 等维度,在杭州开启一场 " 未来之旅 ",全景式展现这座千年古城的时代脉动,解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杭州路径。
过上《富春山居图》里的诗意生活
杭州人的 " 风雅 " 延续千年
想读懂杭州的风雅生活,必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当 " 风华团 " 站在 1:1 还原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前,那片被黄公望刻进画里的富春山水仿佛突然有了呼吸——峰峦间的留白藏着晨雾,村舍茅亭的线条里飘着炊烟,这不就是杭州人过了千年的日常吗?
这幅被称为山水画 " 第一神品 " 的巨作,是 79 岁的黄公望在富春山漫游时的 " 写生日记 "。这位元代画家看到 " 一峰一状、一树一态 " 的奇景时,支起画架为山水写情书。错落的村舍是最早的 " 江景房 ",蜿蜒的溪流是天然的 " 景观带 " ——这幅画里也藏着杭州最早的 " 宜居指南 "。
实际上,这幅画是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 项目组对《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原作进行图像采集后的完美还原。"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 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该工程耗时 20 年,收录海内外 12405 件(套)绘画珍品,其中《睢阳五老图》等稀世名作通过数字化技术跨越万里 " 归乡 "。
古画里的杭州,真应了那句 " 风雅处处是平常 ":西湖春天里的曲院柳岸、" 断桥残雪 " 踏雪寻梅,全是触手可及的浪漫。如今的杭州,也妥妥是一幅 " 现代版 " 的《富春山居图》,仍拥有着黄公望笔下的山水气韵,拥有着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 的诗意江南,杭州市民随时能体验到诗情画意的美好生活。
真正的风雅,是把文化基因焊进生活的每个细节里——就像《富春山居图》里那片永远湿润的山水,无论时光流逝,始终藏着让人心动的鲜活。
5000 多年前的良渚就有 " 杭漂 "?
杭州自古就有 " 超大城市 " 基因
说杭州是 " 超大城市 ",可不是现代才有的标签—— 5000 多年前的良渚古城,就是史前中国的 " 一线顶流 "。
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通过考古发现的 5000 多年前大型水利系统、精美玉礼器、宏大的城市遗迹,才实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更将杭州的文明源头追溯到远古时期。
当别的地区的古人还在 " 玩泥巴 " 时,良渚先民已经搞起了 " 城市基建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向心式三重城结构奠定了中国都城建造基础,城内发现炭化稻米储量达 20 万公斤,四面城墙围合起来总周长约有 6 公里,被誉为 " 中华第一城 "。除此之外,周围还有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工程。
现在的杭州是人口净流入很高的城市,而在良渚古城里生活的人也来自天南地北。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古城与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领队王宁远介绍,良渚古城的内城,鼎盛时期的人口规模约在 1 万 ~2 万之间。通过同位素检测法发现,这座人口约 1 万 ~2 万的 " 史前大都市 " 里,相当一部分居民并非本地土著——他们的骨骼和所用器物,都带着远方的印记,有的来自山东,有的来自西北,还有来自各地的陶器、粮食、玉料,妥妥的 " 史前杭漂 "。
从良渚到杭州,这座城的 " 顶流密码 " 从未变过——两者看似时空遥远,却同样在用创新定义 " 城市文明 "。
千年绝美西湖游人如织
" 专才帅暖 " 交警为您保驾护航
西湖,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原乡。从白居易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的盎然春意,到苏轼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的初晴后雨,西湖的诗韵在古今间回荡——它是文人笔下的江南梦境,也是烟火人间的生动样本。都说西湖是 " 一步一景一故事 "," 风华团 " 来到《梁祝・十八相送》传说地——西湖长桥,陈丽君实景演绎越剧唱段《梁祝・十八相送》,在美景美曲中," 风华团 " 开启西湖探访之旅。
在游人如织的西湖景区,交警机动队就是 " 最快手脚 "。" 专才帅暖 " 的交警们驾驶警用摩托车穿梭在西湖景区,第一时间响应警情。" 兔子交警 " 李语蔚更是现场与 " 风华团 " 演示行人闯红灯劝阻话术,暖心话语展现出西湖交警 " 理性平和 " 的执法风格。
可以说," 最快手脚 "、过硬的业务、出众的才华、暖心的服务和良好的形象,让这支机动队成为杭州的金名片,也是杭州交通治理的法宝。
每 244 个杭州人就有 1 个主播
杭州的 " 电商经济 " 拥抱全球
首个电商交易平台在杭州诞生时,没人想到这片土地会孕育出改变全球消费模式的力量。
20 多年前,杭州市政府率先颁发全国首张 " 电子商务 " 营业执照,用 " 先行先试 " 的魄力奠定行业基石。如今的杭州,早已成为 " 电商经济 " 的代名词——在这座城市里有近 5 万名主播,每 244 个人里就有 1 个是主播;每 12 个人里,就有 1 个从事直播相关行业。
快速发展的同时,杭州也率先构建行业规范体系。浙江省出台的《绿色直播间运营规范》,从运营、主播、营销等多方面规范了直播间行为;全国首个《直播电商人才培训和评价规范》更是推动了主播等直播带货人才的职业规范化。这种 " 发展与规范并行 " 的思路,让杭州直播电商始终保持健康活力。
" 风华团 " 走进直播电商基地,感受 " 直播 +" 的创新模式,以及直播新业态迸发的生机与活力。如今,直播也成为全球致富的新引擎,还有很多外国人选择来杭州从事直播电商,杭州也充分发挥直播电商领域资源优势,助推 " 直播技术出海 " ——杭州,正成为 " 买全球、卖全球 " 的核心枢纽。
智能仿生义肢、AR 眼镜、机器狗……
在赛博杭州赴一场未来之约
从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机器人,到惊艳世界的 " 杭州六小龙 ",近期 " 杭州智造 " 的爆款频出,每一项创新都在刷新世界。
仿生手、AR 眼镜、机器狗…… " 风华团 " 深度体验杭州 " 顶流 " 科技产品。握拳、弹琴、随心而动,智能仿生义肢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 " 意念 " 控制动作,作为全球首款走出实验室的量产智能义肢,目前已通过公益项目为千余名残障人士安装仿生义肢;全球领先的 AR 眼镜让视障人士重新 " 看见 ",可以识别物体信息包括附近的障碍物,帮助盲人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倒立、翻跟头,四足机器狗搭载了大语言模型,能够实现智能语音交互,带来 " 赛博遛狗 " 全新体验!
2025 年开年后的杭州,平均每天诞生 280 多家企业,超过 70 件专利获得授权,近 1700 万元资金投向初创型科技企业。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是杭州 " 政策 + 生态 " 双重赋能,让钱塘江畔的科技想象持续照进现实,以城市生态助力企业成长,不断激发出更多创新成果涌现。
杭州,不仅以潋滟西湖的绝美风光倾倒世界,更以深厚的文化积淀、澎湃的数字经济、一流的营商环境、优美的生态底色、通达的交通网络,焕发出新时代的璀璨光华。6 月 28 日,《城市风华录》邀您一同走进现代化文明城市杭州,感受人间天堂的时代脉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