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 月 28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奉贤院区正式启用,奉贤区告别没有三甲综合性医院的历史,上海市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又迈出重要一步。同日,新华医院还牵手商汤重磅发布一款 AI 儿科大模型应用—— AI 儿童全科医生。
作为上海市 " 五个新城 " 建设重大民生工程之一,新华医院奉贤院区于 2024 年 12 月 27 日完成五方竣工验收。该院区总建筑面积达 13.3 万平方米,一期开放 600 张床位,远期规划 1200 张。院区选址奉贤新城核心区,毗邻东方美谷大道与沪杭公路交通枢纽,辐射范围覆盖南上海多个区域。
该院区启用试运行将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即 6 月 28 日至 10 月 7 日,启用诊治中心门诊诊室 80 间,专科住院病区 10 个,共计 300 余张床位,入驻学科涵盖普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小儿外科、急诊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儿内科小儿呼吸专业、中医儿科、检验科、临床药学、心血管内科 11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内的 50 余个学科。
第二阶段即 10 月 8 日之后,将开启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急诊抢救室等急诊急救功能,配齐配强奉贤院区的急重症学科的人才队伍和设施设备,充分体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救治保障能力和新华儿科的传统品牌优势。同时将进一步增开病区,逐步纳入更多优势特色学科,提供预防、诊治、康复一站式医疗服务,构建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
该院区以 " 未来医院 " 为建设理念,全面引入数智化诊疗体系,实现了智能化导诊、数字云陪诊、智慧手术室、智慧病房、远程影像中心、数字病理等创新应用,致力于为南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居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0 至 100 岁 +)的优质、高效、便捷医疗服务。
其中,AI 儿童全科医生大模型更是国内儿科领域领先的智慧医疗实践。这一应用基于商汤 " 深思考 " 大医 · 医疗垂类大模型,将三甲医院的儿科临床诊治经验转化为交互式 "AI 向导 ",是医疗大模型深度赋能临床的突破性实践。
我国以 "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为引领,明确要求加强儿童身心健康全周期管理保障。然而,当前儿童健康服务仍面临资源分布不均、基层诊疗能力有待提升等挑战。在此背景下,打造一款能为基层医生提供数智赋能的 AI 儿童全科医生系统,是破解儿童健康服务 " 最后一公里 " 难题的重要抓手。
这一 "AI 儿童全科医生 ",通过超大规模医学数据训练与垂直领域知识注入,构建起具备临床级 " 深思考 " 推理能力的医疗 AI 大脑。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华医院 60 余年沉淀的千万级儿科诊疗经验,形成了业界领先、支持大模型精准高效调用的 " 三层递进式儿科知识体系 ",覆盖通识性儿科健康及科普知识、指南及专家共识、儿科教材及专业书籍。
这名 "AI 儿童全科医生 " 可以根据基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描述并针对其提问进行精准回答,核心功能覆盖儿童生长及心理发育评估、儿童保健照护、常见疾病预防及处置和合理用药指导,助力 0 至 18 岁儿童健康全周期管理。
" 我们考虑拥抱大模型的初始阶段时,并不是直接采用时下最热的通用大模型,而是审慎考虑一些问题,比如,通用大模型在医疗领域是否专业?如何和医院特色结合? " 新华医院院长孙锟说,从当前训练数据构成看,该医学语料集整合了百余个临床学科的权威资源,涵盖医学教材、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罕见病知识库、公共卫生数据、药品信息库、真实病历库及数千万篇中外医学文献等多源知识。
"AI 儿童全科医生 " 的创新突破不仅体现在前沿技术,更是医工交叉创新模式的深度探索。这名 AI 医生问世的背后,新华医院医生团队与 AI 团队构建起医工协同创新生态,开创了 AI 医疗产品高效落地的全新路径。
比如,该平台突破性地将 AI 开发能力转化为临床可感知的交互界面,通过 " 零代码 " 可视化工作台重塑智能体研发范式,医院信息团队无需具备专业算法背景,即可通过拖拽式操作完成多模型协同管理、私有化医学知识库接入及诊疗逻辑编排,使复杂 AI 系统的构建过程如同乐高积木般灵活可控。
依托新华医院百万级儿童专病数据库,临床专家与 AI 工程师建立起 " 需求 - 技术 - 验证 " 的闭环协作机制,严格模拟三甲医院 " 症状分析→鉴别诊断→检查建议→治疗方案 " 的临床路径,在平台上快速搭建 AI 儿童全科医生智能决策引擎。这种以平台为纽带的医工深度融合模式,不仅大幅缩短了 AI 医疗产品的研发周期,更开创了临床需求驱动、技术快速响应的创新范式。新华医院与商汤医疗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儿科树立了智慧化转型标杆,更向整个医疗行业展示了 " 技术赋能医疗 " 的无限可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