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以来,新兴市场资产表现持续强劲,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根据公开数据,摩根大通编制的 GBI 新兴市场本币债券指数与 MSCI 编制的大型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年内均上涨约 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涵盖 23 个发达经济体大型股的 MSCI 国际全球指数仅上涨 4.8%,而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则上涨 6.6%。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债市还是股市层面,新兴市场资产已跑赢全球主要市场,展现出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动中的强大韧性与吸引力。
在债券领域,新兴市场本币债券尤为亮眼。摩根大通 GBI-EM 本币债券指数自年初至今累计涨幅逼近 10%。ETF 跟踪数据显示,iShares GBI ‑ EM 本币债 ETF 今年以来涨幅达 8.9%,BlackRock 旗下同类 ETF 亦录得 10% 左右的增长。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新兴市场债券之所以广受青睐,除去基本收益率水平较高外,更重要的是本轮美元阶段性走弱显著增强了本币债的投资吸引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美元对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年内已贬值近 7%,而新兴市场货币则整体上涨约 4%,汇率带来的资本利得效应明显。
票息水平依旧是本币债的核心价值来源。当前新兴市场本币债平均收益率仍维持在 7% 以上,相较发达市场债券具备更高的回报潜力。和众汇富认为,在全球降息预期背景下,这一优势将进一步放大,推动更多长线资金配置新兴市场债券。而且,从资金流入趋势来看,市场对新兴市场债券的信心正在增强。多家国际机构统计显示,2025 年以来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已连续数周净流入,创下近 14 年来新高,显示出全球资产配置正发生结构性转向。
股市方面,MSCI 大型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年内同样录得近 10% 的涨幅,部分国家股市涨势尤为突出。例如波兰市场在财政政策支持和通胀改善的带动下,股指累计涨幅超过 35%。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虽然新兴市场股市间表现有所分化,但整体趋势依然向好。东南亚、拉美等区域在稳定增长和低估值支持下,正逐步获得国际资金青睐。资金流向数据亦表明,全球机构投资者正在逐步提高对新兴市场股权资产的配置权重,部分地区甚至吸引了原本配置于美股或欧股的长期资金。
与之对比,发达市场资产则相对平淡。2025 年上半年,MSCI 国际全球指数仅上涨 4.8%,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也仅上涨 6.6%。美国市场在高估值与政策不确定性干扰下波动加剧,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下行。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宏观政策前景模糊、货币紧缩与通胀预期交织的背景下,传统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正在被侵蚀,投资者对回报稳定的新兴市场资产表现出更高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兴市场整体表现强劲,但其内部依然存在风险分化。部分国家如土耳其、南非仍受制于高通胀与政策不确定性,年内资产表现较弱。和众汇富认为,未来新兴市场资产表现将更依赖于基本面质量、货币稳定性及治理环境等因素。投资者在进行区域或国家配置时,应更加注重差异化分析,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
总的来看,2025 年迄今,新兴市场资产在债券与股票两端均展现出强劲上行趋势。美元疲弱、利差优势、全球资产再配置三大因素共同驱动其强势表现。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轮上涨并非短期行情,更可能是结构性趋势重启的前奏。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动能转换、发达市场资产吸引力趋弱,新兴市场或将在全球资本版图中占据更加核心的位置。对于寻求高性价比投资机会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而言,新兴市场无疑已重新走入主流资产视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