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活实验室 昨天
在政治正确和快餐文化侵蚀下,刚揭晓的第 36 届台湾金曲奖再次充满争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28 日晚,第 36 届台湾金曲奖颁奖礼在台北小巨蛋举行,今年的最终获奖名单正式公布。

本届台湾金曲奖的评选范围是 2024 年内发行的作品和专辑(部分奖项的期限要更宽一些),最终有 1648 张专辑、23486 件作品报名。入围名单在今年 5 月 14 日公布(在此之前,4 月底先公布了今年的主视觉设计),169 件作品进入到最终 27 个奖项的角逐。

相比去年台湾金曲奖无论获奖作品的选择还是舞台上出现的言论都充满争议,今年至少舞台部分平平稳稳的完成了,但奖项分布还是存在大量不同的声音,像是过去几年台湾地区在客家话、原住民方面的政治正确已经完全贯彻,一些快餐文化、" 流量文化 " 也正从社交网络逐渐侵蚀过来,这不是台湾金曲奖一家的问题,但它体现得更加直观。

比如争议相当大的 " 年度歌曲奖 " 是由 Energy 的《星期五晚上》获得,如果从音乐性本身来说,这首歌可以被吐槽的地方很多,但它在台湾地区爆火,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在这次颁奖前,岛内预测它会获得这个奖的其实不在少数,这和内地这边的感受相当割裂。

从另一个角度,这似乎在体现台湾金曲奖至少在这个奖项上的倾向性,传播度会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些预测不太好意思提《星期五晚上》也是因为所谓的艺术性,但最终颁奖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包括去年 " 年度歌曲奖 " 是颁给告五人的《又到天黑》,一些变化似乎正在定型。

或许还有个原因是同时入围的都比较平均,今年入围 " 年度歌曲奖 " 里呼声比较大的是方大同的《才二十三》,最终这首歌获得了 " 最佳作曲人奖 "。其实今年公布入围名单的同时,台湾金曲奖就已经宣布方大同的《梦想家》获得 " 评审团奖 ",当时岛内预测就是方大同应该不会获得别的更多奖项了(所谓的不能因为是遗作就偏心。但这样刻意为之的公平,或许也是另一种不公平呢)。

今年台湾金曲奖的最大赢家之一是李竺芯的《Su í 水》,它获得 3 个奖,是数量最多的,其中有份量最重的 " 年度专辑奖 ",同时它也获得了 " 最佳台语专辑奖 ",李竺芯则获得 " 最佳台语女歌手奖 "。

按说台语专辑获得 " 年度专辑奖 " 总是不免被说是政治正确,但《Su í 水》这张专辑的水准的确不错,反倒是没太多争议(所以其实还是要看东西本身啊)。

而获得 " 最佳华语专辑奖 " 的《好声豪气》就没这个待遇了,它的评价两极化,包括吕士轩也获得了 " 最佳华语男歌手奖 ",这是在去年 MC HotDog   热狗凭借《脏艺术家》获得这个奖之后,台湾金曲奖连续第二年将 " 最佳华语男歌手奖 " 颁给嘻哈歌手(但内地的同学们显然不会认为两个人是同一个级别,社交平台上则传起了去年吕士轩参加《新说唱 2024》海选都没过的段子)。

有风光的就有失意的,今年最大的失意者应该是林家谦,他凭借《隐形色》获得 6 项提名,但最终一无所获,网友已经将他和周杰伦、陈绮贞、田馥甄、徐佳莹、张惠妹、蔡健雅、魏如萱、林俊杰等放在了同一个名单里(这些人都有过在台湾金曲奖 6 提 0 中或 7 提 0 中)。

不过当中的魏如萱这次凭借《珍珠刑》获得 " 最佳华语女歌手奖 ",这是她第二次获得 " 金曲歌后 "。这也基本没什么争议。多年下来,魏如萱几乎成了台湾金曲奖最稳定的质量保证(她有过 6 提 0 中和 7 提 0 中,但所幸产出也足够多,而且似乎还在表现出各种可能性)。

这次台湾金曲奖的另一个大赢家——也被一些乐迷认为是今年获奖名单的品质标杆,是落日飞车和韩国组合 HYUKOH 合作的专辑《AAA》,在入围阶段它有 7 项提名,是最多的,最终也获得 3 项,数量上和《Su í 水》并列。

但奖项份量稍微弱一些,除了 " 最佳演唱录音专辑奖 ",就是 " 最佳 MV 奖 " 和 " 最佳装帧设计奖 " 了,都偏制作类。但获奖归获奖,口碑归口碑,值得去听。

除此之外,TRASH 获得了 " 最佳乐团奖 ",动力火车获得了 " 最佳演唱组合奖 ",最佳新人奖由 someshiit 山姆凭借《愚公》获得——又是一张嘻哈专辑,难怪会有同学开玩笑说林家谦一回香港就马上创作嘻哈音乐。

而总的来说,虽然有说服力十足的获奖者,但争议声也同样够大,看似如同评审团主席丁晓雯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要照顾到更多族群,要体现包容和开放性,但实际获奖名单体现出被各种观念所影响,感觉上反而更加狭窄,有一种平衡掌握得不好的、怪怪的感觉。

不过这样的矛盾又别扭,何尝不是台湾地区当下整个社会的一种写照呢。

第 36 届台湾金曲奖完整获奖名单

年度专辑奖:李竺芯《Su í 水》

年度歌曲奖:Energy《星期五晚上》

最佳华语专辑奖:吕士轩《好声豪气》

最佳台语专辑奖:李竺芯《Su í 水》

最佳客语专辑奖:黄子轩《牛骚 New Soul》

最佳原住民语专辑奖:戴晓君《VAIVAIK 寻走》

最佳 MV 奖:HYUKOH、落日飞车《Antenna》

最佳华语男歌手奖:吕士轩(《好声豪气》)

最佳华语女歌手奖:魏如萱(《珍珠刑》)

最佳台语男歌手奖:陈以恒(《罐头塔》)

最佳台语女歌手奖:李竺芯(《Su í 水》)

最佳客语歌手奖:黄子轩(《牛骚 New Soul》)

最佳原住民语歌手奖:姑慕 · 巴绍(《Qrasun 格拉孙》)

最佳乐团奖:TRASH(《幸福的未班车》)

最佳演唱组合奖:动力火车《结伴(豪华版)》

最佳新人奖:someshiit 山姆(《愚公》)

最佳作曲人奖:方大同(《才二十三》/《梦想家》)

最佳作词人奖:张淦勋(《南回之子》/《云就要翻过山》)

最佳编曲人奖:戴晓君、吴蒙惠(《Dipin Kari Tang 面包 咖哩 刺猬》/《VAIVAIK 寻走》)

最佳专辑制作人奖:高潮(林志仁)(《云就要翻过山》)

最佳单曲制作人奖:海大富(《BUNUN 布农》/《QUEENDOM》)

演奏类最佳专辑奖:张贝芝《练习曲》

演奏类最佳专辑制作人奖:苏紫旭、安志华(《以空》)

演奏类最佳作曲人奖:王育嘉、简聿民、林均宪(《参螺旋》/《几何码》)

最佳演唱录音专辑奖:HYUKOH、落日飞车《AAA》

最佳演奏录音专辑奖:杨又臻爵士大乐团《OR 手术剧院》

最佳装帧设计奖:Chanhee Hong、Na Kim《AAA》

评审团奖:方大同(《梦想家》)

特别贡献奖:翁孝良、马兆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台湾 方大同 社交网络 台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