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全球化“换挡”,国际城市何去何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全球化 " 换挡 ",国际城市何去何从?

6 月 24 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团队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25)》。报告提出,全球化加速向 4.0 新阶段转型,导致国际城市角色定位与发展道路重大改变,国际城市竞合发展需重视本土化、区域化、策源化新逻辑,抢抓新技术应用、安全韧性新增量。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发展战略创新团队开发的智库产品,定位是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国际坐标系,至今连续出版 14 年。

2025 年版《国际城市蓝皮书》的年度专题报告以 " 多层次探索新环境下的城市转型 " 为主题,24 篇专题报告则聚焦国际城市在战略规划升级、数字创新发展、经济深化转型、社会人本友好、文化激发活力、生态循环发展、治理体系转型和空间优化增长等全球化新环境下的多领域、多维度城市转型。

报告指出,全球化正进入 4.0 新发展阶段,技术变革、大国主导、国际机制等关键要素的变化,要求国际城市的运行逻辑呈现本土化、区域化、策源化、包容化四层次新调整。国际城市间的竞争,由经济功能为核心的单一领域比拼,向综合功能体系、新技术应用与新赛道、安全与韧性三大增量领域扩展。

全球化 " 换挡 " 调整,导致国际经济互动日趋慢速化、复杂化,要素流动受到规则性约束与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内外因素叠加,促使国际城市运行的 " 离岸性 " 下降。其发展难以仅凭 " 平台 " 功能单一驱动,更趋向于促进国际资源与本土要素的融合互动。国际城市更需得到周边区域次中心城市以及腹地资源的支撑,要积极考虑 " 城市 - 区域 " 层次的都市圈、城市群等多圈层综合发展路径。在新的全球化场景与需求下,全球城市网络有进一步扩容的要求," 全球南方 " 城市成为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增量群体来源。

报告认为,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推动科技、产业迭代趋势更趋明显,要求国际城市成为担当新技术研发应用关键性战略作用的重要 " 支点 "。大国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则要求国际城市保持自身作为经济增长 " 稳定器 " 的作用,强化对本国及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 " 不可偏废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文献 全球化 上海 稳定器 经济增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