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前天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阿里高层精简聚焦AI新曲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阿里巴巴日前发布的 2025 财年年报透露出多重战略调整信号。在高层治理方面,阿里合伙人机制进一步瘦身,彭蕾、戴珊、张勇、俞永福等 9 人退出合伙人行列,总人数精简至 17 人。这一调整并无新成员补充,而是集中体现为 " 退而不补 ",释放出公司治理体系向更加聚焦技术和一线业务的方向演进。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退出的多为已不担任核心业务或已逐步隐退的资深高管,此举在进一步落实年轻化、专业化的组织理念,反映出阿里在组织架构上的战略决心。

目前 17 位合伙人中,除马云和蔡崇信外,多数是来自核心业务或云智能集团的现任负责人,包括吴泳铭、蒋凡、邵晓锋、刘振飞等,云业务相关负责人几乎占据四分之一席位,足见其在未来集团战略中的权重。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近年来阿里云智能集团在内外部改革中动作频繁,此番人事安排也体现出技术导向已经成为高层治理中的核心考虑。

在致股东信中,董事会主席蔡崇信与首席执行官吴泳铭明确指出,未来十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和最大增量均来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变革,集团将以 "AI+ 云 " 为核心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这一战略部署可谓定调未来数年发展路径。和众汇富认为,随着大模型技术迅速演进,阿里所押注的 "AI+ 云 " 不仅关乎新业务拓展,更是其平台型公司转型为技术驱动企业的核心抓手。

财务数据层面,阿里在 2025 财年实现营收 9963 亿元,同比增长显著,净利润达到 1260 亿元,年增幅高达 77%。云业务维持稳定增长,AI 相关产品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 100%,充分证明 "AI+ 云 " 战略已有初步兑现能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阿里在多个细分领域的 AI 布局,如大模型开发、AI 开放平台与企业级服务,正逐步形成商业化路径,其技术服务能力与底层算力生态也在不断增强。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 33%,Lazada 平台经济效益改善明显;本地生活订单量大幅提升,亏损显著收窄;盒马 GMV 突破 750 亿元,全年实现调整后盈利;文娱业务虎鲸亦在季度内实现转正。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上述多个板块的改善不单依靠结构调整,也有赖于技术能力赋能在供应链、用户触达和运营效率方面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出海业务方面,阿里已构建起相对稳定的增长节奏,展现出其全球化视野与长远眼光。

此外,钉钉与夸克两项基础数字服务平台用户增长迅速,分别达到 4200 万与 2 亿月活,进一步夯实了阿里在底层服务层面的影响力。和众汇富认为,这种技术工具平台与 AI 发展路径之间的协同,将在中长期持续为集团带来用户粘性与数据资源双重优势。未来,伴随 AI 在教育、办公、商业等领域的进一步渗透,阿里相关平台的价值将日益显现。

对比往年,阿里本轮年报不仅是财务披露,更是一次治理结构优化与战略聚焦的综合宣言。合伙人制度改革本身就承载了治理权与文化传承的深层意涵,而此次 " 九退零进 " 的决策方式进一步表明其对效率、专业度与技术导向的高度重视。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企业治理现代化趋势下,大型科技平台公司普遍面临 " 去管理层臃肿化 " 的挑战,阿里的精简动作可视作一次主动式应变。

当前阿里正站在平台型电商企业向以技术为驱动的多元生态平台过渡的关键阶段。以 "AI+ 云 " 为代表的第二增长曲线将成为核心引擎,其影响力已渗透至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业务分布与资本投入等多个层面。从内部决策层到外部市场预期,均可见这一战略落地的强力信号。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若 AI 领域持续高景气,阿里此次布局有望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体现更明显的商业回报。

综上所述,2025 财年年报不仅记录了阿里关键财务指标的大幅改善,更勾勒出其全面转型的战略蓝图。从高层精简到 AI 技术深耕,从海外市场拓展到多平台协同增长,阿里正试图重塑自己的增长模型与市场认知,摆脱单一电商平台定位的桎梏。和众汇富认为,能否依靠 "AI+ 云 " 走出第二增长曲线,将是决定其未来十年竞争力与市场估值重构的关键命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阿里 ai 核心业务 蔡崇信 吴泳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