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昨天
【网观西安】陕西大熊猫,如何“走出”秦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提起大熊猫,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往往是 " 熊猫之都 " 成都。

通过 " 万物皆可熊猫 " 的打法,成都第一次让人们认识到,通过将保护动物人格化,居然能收获 " 动物保护 " 与 " 城市营销 " 双赢,而且是 " 赢麻了 " 的顶流效果。

在成都的示范下,川渝一带的 " 熊猫 IP" 已经 " 燃起一把火 "。

去年 5 月,重庆动物园的大熊猫 " 渝可渝爱 " 官宣成为重庆节水 " 代言人 ",6 月又成为第二届 " 一带一路 " 国际技能大赛的迎宾大使。今年 5 月,重庆 " 渝爱分 " 垃圾分类小程序上线,两只大熊猫再度获邀 " 明星代言 "。

重庆力推两只大熊猫超级 " 网红 ",作为首只大熊猫发现地的雅安,也在 " 摩拳擦掌 ",提出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中国大熊猫文化研学第一市。

" 乘风破浪 " 的川渝大熊猫带来启示,也带来思考:陕西如何擦亮 " 秦岭大熊猫 " 的独特名片?

鲜为人知的是,陕西同样是大熊猫分布的重镇。

截至今年 6 月,陕西省秦岭地区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 345 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 18.5%。

此外,陕西大熊猫有很多极具特色的地方。

首先,种群密度最高。

陕西大熊猫主要生活在秦岭一带,尤其是秦岭腹地中段南坡。平均每平方公里就生活着 10 只野生大熊猫。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半以上调查队员曾与大熊猫不期而遇,获誉 " 遇见大熊猫概率最高的地区 "。

▲灵动的大熊猫 图源: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

第二,陕西大熊猫不同于别处,更像猫,脸比较圆,体态丰腴,跑起来很萌,被称为国宝中的 " 美人 "。

第三,一般人印象中,大熊猫是黑白两色,陕西却独拥全球唯一的活体棕色大熊猫 " 七仔 "。多年来,我国观测、救护的棕色大熊猫仅有 9 只,是秦岭地区特有品种,堪称 " 国宝中的国宝 "。

问题来了,同样是国宝,还叠了这么多 buff,为什么陕西大熊猫的名头没那么响亮呢?

这要从陕西大熊猫的分布说起。

陕西野生大熊猫 345 只,圈养数量为 49 只,圈养占比 12.4%。相比之下,截至 2023 年,四川野生大熊猫数量约 1400 只,人工圈养大熊猫超过 600 只,圈养占比达到 30%。而四川圈养大熊猫数量,更是占到全国圈养总量的 86.1%。

如此庞大的圈养数量,能够提供更多人们与大熊猫接触的机会。而在陕西想要邂逅大熊猫,或许只能去它们的老家——秦岭。

▲惹人怜爱的熊猫姐妹花 图源: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

以成都大熊猫基地为例,截至 2024 年末,基地内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 244 只,占比超过四川大熊猫圈养数量的 40%,该基地自 1987 年就对外开放,如今已成为成都文旅的 " 金字招牌 " 之一。去年一年,观光游客数量破千万,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旗鼓相当。

另一方面,基于丰富的大熊猫圈养数量优势,四川对于大熊猫的宣传也起步很早,火力全开。

比如其就曾邀请《功夫熊猫》来取景,让青城山、宽窄巷子、担担面等四川元素出现在该动画片的各个角落,让四川大熊猫获得了世界声誉。

这样,动物保护、经济效益便做到 " 双丰收 "。

陕西大熊猫如何才能 " 走出 " 秦岭?

正如四川大熊猫一样,首先要做的是增强 " 烟火气 ",让养在深闺的陕西大熊猫有 " 抛头露面 " 的机会,让更多普通人有认识这些 " 秦岭萌宝 " 的机会。

早在 2009 年,陕西就在汉中佛坪成立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模拟秦岭自然环境,打造符合大熊猫习性的天然乐园,进行野化培训,帮助人工饲养的大熊猫适应野外生活,将圈养大熊猫放归自然。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图源: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

为什么陕西起步先是以 " 野化 " 为主,应该很大原因在于,当时秦岭野生大熊猫种群仍不够壮大,需要 " 帮扶 "。

随着秦岭野生种群逐步繁盛,12 年后的 2020 年,陕西进而在佛坪建设秦岭大熊猫救护繁殖研究基地,综合承担起大熊猫人工繁殖、秦岭区域野外伤病大熊猫救治等功能。两年之后,四只大熊猫进驻,并于当年实现对外开放。

这 10 年间,秦岭大熊猫的人工繁殖经验也日益丰富,客观上拥有了保持和扩大 " 圈养规模 " 的条件。

2018 年 6 月,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在西安周至楼观台成立,也是继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北京动物园之后第四个大熊猫繁育基地,迄今已经人工繁育大熊猫 32 只,成为世界第三大大熊猫繁育基地。全球现存唯一棕色人工饲养大熊猫—— " 七仔 ",就生活在这里。

▲大熊猫 " 七仔 " 在活动场走动 图源: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

2022 年 11 月 9 日,陕西省林业局、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和西安旅游集团签署《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西安长安区建设占地面积 2252 亩的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包含大熊猫繁殖区、幼儿园、饲养区、科研中心等 9 个区块,实现繁育研究、科研检测、环境恢复、生态旅游和区域发展等六大功能。

显而易见,陕西大熊猫开启了 " 走出大山 " 的一大步。

努力,正在逐步收获 " 结果 "。

今年 5 月 28 日,在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设施基础上,由陕西秦岭生态与生物资源保护等三个项目改扩建而成的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开园试运营,展示大熊猫 10 到 50 只,朱鹮 50 只,金丝猴 8 只,羚牛 20 头。

几乎同期,5 月 23 日,一则省级招标平台发布的计划引发舆论关注——《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项目招标计划》。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额约 6.86 亿元,预计 6 月下旬启动招标程序。内容显示,项目所在地为长安区,将新建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大熊猫国际交流中心、大熊猫馆舍区、熊猫客厅、动物医院等核心板块,以及道路绿化、配套附属设施等。

▲图源: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相比于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其交通更为便利,距市中心和西安东站仅 10 公里,功能设施更加齐全,大熊猫养殖和展示空间更加充足,是秦岭四宝科学公园的全方位升级版。

其作为陕西大熊猫保护 " 一公园、两基地 " 的关键组成,也将把陕西大熊猫保护推进一个全新纪元。

该区块优势还在于,紧邻动物园,现有基础设施能够最大程度利用,而该景区运营方同为西旅集团,未来二者有望实现更深度层面的文旅资源联动。想一想,大熊猫基地加秦岭动物园达到 4000 余亩的动物王国,有望成为旅游、休闲、度假的 " 超级航母 "。

让生态保护做到 " 众乐乐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赢,这既是陕西人背靠秦岭数千年得来的经验,也是陕西文旅收获更多强大 IP 的未来之道。

相关标签

陕西 秦岭 重庆 成都 熊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