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虎悠 昨天
从轮胎螺丝就能看出,日本和欧洲,到底谁更懂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欧洲车和日韩系车孰优孰劣 " 的话题讨论者从来不会少。比如欧洲车习惯性方向盘 " 沉重 ",而日韩系车方向盘 " 轻飘 ";比如发动机冷却系统,欧洲车习惯用 " 带压力副水箱 " 设计,而日韩系车则习惯用 " 常压副水箱 " 设计……

事实上欧洲车和日韩系车的细节区别还有很多。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欧洲车和日韩系车的轮毂螺丝结构截然不同!——很多老司机都清楚这一点,但又都 "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剖析欧洲车和日韩系车轮毂螺丝设计上的天差地别,以及具体的原因。进一步探究欧洲车和日韩系车的设计理念的巨大差别!

轮毂螺丝分 2 类:螺帽型、螺钉型

日韩系车惯用 " 螺帽型 "

欧洲车惯用 " 螺钉型 "

汽车轮毂的螺丝一般分为 2 大类:螺帽(母)型、和螺钉型。日韩系车一般采用 " 螺帽型 " 轮毂螺丝;而欧洲车一般采用 " 螺钉型 " 轮毂螺丝。—— 2 种截然不同的 " 设计传统 " 其实也反应出欧洲车和日韩系车不同的造车理念。

我们先来解说一下这 2 种不同的轮毂螺丝,首先是日韩系车惯用的 " 螺帽(母)型 " 轮毂螺丝:在轴头总成上固定着 4~6 颗螺杆,安装车轮时,这些螺杆,从轮毂螺丝孔里 " 穿出来 ",最后用 4~6 颗螺帽(螺母)锁紧(螺帽拧到螺杆上)。

而欧洲车的轴头总成上则没有任何螺丝或者螺钉,轴头总成上只有 4~6 个螺纹孔。车轮安装到位后,需要用 4~6 颗螺钉锁紧(螺钉直接穿过轮毂的螺丝孔,对准 " 轮轴总成 " 上的螺纹孔,直接拧进去)。

所以日韩系车的 " 轮毂螺丝 " 本质上其实是螺帽(螺母);而欧洲车的 " 轮毂螺丝 " 本质上其实是螺钉。——那么这 2 种不同的设计,到底各自的优缺点都是什么呢?为何日韩系车和欧洲车会有如此大的设计理念差距呢?

日韩系车的 " 螺帽型 " 设计

优缺点各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日韩系车惯用的螺帽(母)型轮毂螺丝:日韩系车在拆装轮胎时,轮毂螺丝孔很容易碰擦到轴头总成上的螺杆,一不小心,螺杆螺纹就刮伤了。要不然就是轮毂螺丝孔里被刮伤。虽然操作者小心翼翼,但碰擦仍然很难避免。

但瑕不掩瑜,这种设计的优点也同样突出:因为无需在轴头总成上专门加工螺纹孔,因此不存在应力集中的可能性。用 " 人话 " 来说就是:轴头总成的受力更平稳,工厂很容易就用普通的材料,做出很结实的轴头总成。

换言之,如果有高强度、高可靠性、高寿命要求的场合,通常都会采用此类设计,最典型的:货车(卡车)、大巴车、中巴车、皮卡车,全都是这种设计(无论欧系日系)!还有大多数硬派越野车(牧马人、陆地巡洋舰、路虎卫士、霸道、帕杰罗…)全都是这种设计!

欧洲车的 " 螺钉型 " 设计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欧洲车惯用的螺钉型轮毂螺丝:欧洲车在拆装轮胎时,车轮先安装到位," 挂 " 在轴头上后,直接穿入螺钉拧紧就完事儿。轮毂螺丝孔不会碰擦到任何东西!所以完全不存在螺纹刮伤、或者轮毂螺丝孔刮伤的可能性。

但是同样的道理,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欧洲车的这种设计也一样存在缺点:因为轴头总成上需要专门加工螺纹孔,因此应力集中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样用 " 人话 " 来说就是:轴头总成受力状态较差,想要保证轴头总成的强度,就需要用更好的材料、更高端的热处理工艺才行。

东西方不同的价值理念

形成了不同的设计 " 派系 "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日韩系习惯用更合理的结构来达到设计目的,因为结构优势,所以对材料的要求就不高,有点 "AK47" 的味道;而欧洲车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比如防止螺纹刮伤),而采用了结构上并不最优的设计,然后通过好的材料和工艺去保证使用性能,有点 "M16" 的味道。

还是那句话:任何 " 门派 " 的设计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各自都有偏重点。刚猛的少林外家和棉柔的武当内家,谁强谁弱?应该是没有答案的。一股脑的说欧洲车如何如何,或者一股脑的说日韩车如何如何,无论是赞美还是唾弃,或许都是不客观也不全面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牧马人 韩系车 轮毂 轮胎 发动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