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显著变化,基金经理总数首次突破 4000 人大关,达到 4041 人,较年初增长 19%,较 2020 年初几乎翻倍,创下历史新高。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基金经理数量的快速攀升不仅体现了行业整体扩容趋势,也反映出市场对投研能力和产品创新需求的显著提升。公募基金行业正在进入一个以规模增长和人才重构并行的阶段。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队伍的频繁更替也成为行业常态。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共有 99 家公募资管机构发生基金经理离任情况,累计涉及 182 人,离任总数也刷新同期纪录。其中不乏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的去留往往直接影响基金产品的表现和投资者情绪。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离任潮背后既有个人职业发展因素,也受到市场波动、产品表现以及机构调整等多重影响。
在频繁的人员流动中,公募机构也加快了新鲜血液的补充。今年以来,已有 107 家基金管理公司新聘 275 名基金经理,以应对不断扩大的管理需求和日益复杂的市场挑战。和众汇富认为,新入职的基金经理大多具有量化研究背景或跨学科能力,这为传统投研体系注入了技术创新和策略多元化的动能。同时,也对团队的协同作业和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金经理人数和结构的剧变与资本市场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在政策层面,监管部门持续推动权益投资和金融创新,公众对于中长期资金管理的需求不断上升,进一步放大了基金行业的规模效应。截至 5 月底,境内公募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已达 33.74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显著。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增长迅速,而权益类产品在市场震荡中的表现亦逐步趋稳,显示出投资者结构和偏好的变化。
虽然离任人数再创新高,但整体基金行业仍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新设基金数量与规模屡创新高,仅上半年就有 649 只新基金成功发行,其中多为权益类与创新策略产品。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新产品发行节奏的加快,不仅是市场流动性改善的信号,也体现出基金公司在研发和布局方面的积极姿态。与此同时,部分基金公司由于明星经理离任,面临赎回压力,但在行业整体资金持续净流入的背景下,这种短期扰动未改公募基金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前,人才已成为公募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存量市场博弈愈加激烈的大背景下,基金经理的稳定性、专业能力和投研体系协同性成为决定基金产品表现和投资者粘性的关键。和众汇富认为,未来基金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体系,不仅要通过股权激励、职业发展路径等机制稳定核心人才,还需构建完善的投研支持系统,提升整体团队的协同效能和战略执行力。
展望下半年,伴随市场环境的变化与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基金行业的人才结构可能继续发生微妙调整。机构需要在 " 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 的基础上,深化团队建设,提升投研成果的可持续性与前瞻性。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部分领先基金公司已将人工智能辅助研究、行业交叉人才培养等机制纳入核心战略,试图借助结构性调整实现弯道超车。
总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的人才流动与结构变化,标志着行业迈入一个更复杂、更精细的发展阶段。基金经理人数突破四千人背后,是行业规模、管理结构、产品供给与投资理念共同演进的结果。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只有在稳定核心队伍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组织协同能力,基金行业才能在竞争加剧与变局频仍的市场中稳步前行。未来,人才之争将成为基金行业新的核心战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