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前半年即将过去,这半年新金融行业在监管与科技的 " 双轮驱动 " 下,呈现出 " 创新与合规并重、效率与安全平衡 " 的鲜明特征。让行业瞩目的是,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驱动金融业深度变革,为金融机构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提供指引。令市场重视的是,助贷新规的正式出台,诸多亮眼表现为 2025 年下半年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定下稳健基调。
文丨财经观察站
作者丨白鹿
AI 狂飙 金融科技深度重构
在 AI 浪潮推动下,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变革,以 AI 大模型为代表的核心驱动力,正逐步渗透到金融服务各个环节,推动金融机构不断发力数智创新,为效率提升和业务创新打造强劲引擎。
根据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25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报告》指出,随着大规模预训练模型逐步实现对传统算法的迭代替代,人工智能技术正朝着全业务智能化方向纵深发展,驱动金融机构实现了由 " 规则执行 "" 策略生成 " 的战略跃迁,标志着智能金融发展迈入新阶段。截至 2024 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攀升至 45.9 亿元。
从金融机构 2025 年上半年的数智化实践上看,金融科技机构不断发力,逐渐构建起 " 技术 - 场景 - 生态 " 的发展新范式。
奇富科技通过智能体技术重塑金融服务全流程,以智能体运用多模态识别技术解析客户需求,精准洞察小微用户,并为用户定制 " 端到端 " 服务方案。
小赢科技通过智能风控体系,高效完成复杂的信用评估与风险管理流程,为用户资金安全保驾护航。数禾科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为金融科技企业平衡创新速度与风险防控提供了有益参考。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基于自研算法,将各金融机构产品个性化要求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进行智能匹配,有效破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
展望 2025 年下半年,AI 智能体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推进,推动行业机构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进一步发展。
政策加码 助贷行业加速洗牌
今年 4 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新规》),《新规》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的主体责任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强化,明确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的准入要求,同时宣布将于 10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新规》折射出显著信号:监管层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从严监管的力度和决心。长久以来助贷行业乱象突出,收费不透明、风险定价缺失等情况 " 屡禁不止 ",特别是步入经济调整期后,问题接连暴露,这也倒逼监管层不断加码,采取强硬措施,以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向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目前,距离新规正式实施已不到 4 个月,行业加速洗牌,日渐呈现 " 马太效应 "。一方面《新规》重点整治助贷 " 会员费 "" 双融担 " 等变相收费行为,同时确定商业银行需将增信服务费、担保费等全部计入综合融资成本,将助贷行业提供服务的年化利率压降至 24% 以下,增加了中小助贷机构的资金成本。《新规》明确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的准入要求,强化了商业银行总行对互联网助贷业务的管理责任,倒逼商业银行审慎调整合作 " 白名单 ",选择同具备合规优势和科技实力的头部平台合作,进一步挤压尾部机构发展空间。
可以预见,伴随监管政策的持续完善,助贷行业有望迎来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新阶段。
" 双轮驱动 " 消保工作走深走实
最近一年,在政策监管和技术创新的 " 双轮驱动 " 下,行业 " 大消保 " 体系日益完善。
上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办法》),《办法》规范了金融机构在适当性管理全过程中的义务,包括基本规则、投资型产品、保险产品、监督管理等。整体而言,《办法》最大的意义在于突出强化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力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政策的出台为金融消保工作的整体框架和实践路径提供了指引,而数智技术也为 " 大消保 " 工作的开展构筑坚实底座。金融机构积极运用 " 大数据 + 消保 ""AI+ 消保 " 等举措,努力推进消保工作走深走实。
陆金所控股通过数字金融建设 , 打造了 " 全流程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 将 "AI 双录 "、智能反欺诈、AI 电话回访、AI 提醒等一系列科技手段融入服务过程,使客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贷款的各项信息,确保隐私数据不被泄露,全方位守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原消费金融联合警方开展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打造 " 校警银 " 三位一体的联防体系,更好地捍卫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毫无疑问,在金融机构多措并举下,金融消保新格局有望加快形成。
筑牢防线 黑灰产打击不断加码
伴随金融科技发展,行业滋生出黑灰产 " 毒瘤 ",成为侵蚀金融数据安全,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罪魁祸首。上半年,金融监管部门、执法机构与金融机构协同联动、重拳出击,对金融黑灰产展开了系统性打击治理。
6 月 24 日,国家数据局举办 " 数据要素 × " 系列发布会,会上提出,《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的颁布,指导金融从业机构依法依规保障业务数据安全,促进业务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同时提出,未来将出台 " 深化运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的政策文件,为监管科技创新提供指引。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在针对打击黑灰产的监管科技将进一步升级。
此外,行业从业机构也在积极发力,打造多维治理体系,精准打击黑灰产。马上消费金融建立了网络金融黑灰产识别标准,搭建起智能化技术治理体系,通过自研黑灰产关键词
提取与泛化模型、举证洞察模型、套路识别模型,显著提升了对黑灰产的识别、溯源和处置效能。数禾科技基于自身的科创基因,持续探索智能语音识别、凭证材料智能评审、语音外呼流程辅助等非常规举措,及时捕捉到黑灰产组织的新型违规行为,以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降维打击的效果。目前,数禾科技已将科技能力成功地运用在黑产治理方面,建立建成了从模型应用—策略输出—流程运营—系统支持全方位体系化的科技治理框架。
总结而言,2025 年上半年,金融科技行业在创新与合规路上稳步前行,以技术之力推动 " 消保 " 工作,以责任之心守护金融安全。展望下半年,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投入到科技浪潮中,充分发挥技术累积和多元场景应用优势,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