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在法国里昂市,又一场 " 静悄悄 " 的数字转型正在上演:
市政府办公桌上的 Windows 图标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Linux 的小企鹅;熟悉的 Word、Excel、PowerPoint 不见了,员工们开始在 OnlyOffice 里写报告、做表格;而过去开 Teams 会议时卡顿的烦恼,也被本地开源协作平台 "Territoire Num é rique Ouvert"(意为 " 开放数字领地 ")所取代……
是的,你没听错——上周,法国第三大城市、第二大经济中心里昂市政府正式公布:将停止使用微软 Office 套件,并逐步用开源办公软件 OnlyOffice 替代;同时,系统底层将转向 Linux 操作系统和 PostgreSQL 数据库,以此减少对美国软件的依赖。
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 如果政府的文件、数据、协作平台,都依赖于海外公司托管,主权和安全真的还握在自己手里吗?"
" 脱离微软 ",用开源重塑数字基础
根据法国里昂市政府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其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推进办公系统开源替代,逐步停用微软生态系统中的各类软件和服务。这包括以下几项核心措施:
● Office 套件由 OnlyOffice 取代:后者是由 Ascensio Systems SIA 开发的开源办公工具,采用 GNU AGPL v.3 许可证,支持文字处理、表格、演示文稿等功能,具备多用户在线协作能力。
● 系统由 Windows 迁移至 Linux:提升灵活性与可控性,同时降低授权成本。
● 数据库也转向 PostgreSQL:PostgreSQL 是全球公认的最强开源关系型数据库之一,在政务、金融、电信等领域广泛应用。
● 引入自建的 " 开放数字领地 "(Territoire Num é rique Ouvert)平台:集成了视频会议、文件共享、在线文档协作等功能的开源协同平台。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 " 开放数字领地 " 平台。它是一套彻底本地化、由法国自主控制的政务协作系统,由里昂市政府、里昂都会区与本地信息技术联合体 SITIV 联合开发。
这套系统的部署依托于本地数据中心,并获得了法国国家区域凝聚力署(ANCT)200 万欧元的资金支持,目前已有来自 9 个地方政府的数千名工作人员日常使用这套系统。更重要的是,它的架构也具备跨城市、跨地区复制和共享的能力,后续任何法国地方政府或机构均可按需接入或二次开发。
里昂市政府强调,这一系列转型措施,并不只是为了节省预算或者追逐 " 开源 " 热潮,更是出于现实的许多考量。
首先,可提升技术主权,不再受制于外国软件供应商的定价、政策和生态规则;其次,还能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环境影响,因为开源软件对硬件资源的要求通常更低,可避免因软件更新导致的硬件淘汰,从而减少电子废物;而最重要的是,能提升数字服务的可控性与安全性——政府数据都保存在本地数据中心,可最大限度降低隐私泄露与数据滥用风险。
一场开源雪崩,正在逼近 IT 巨头
当然,里昂市的决定并非孤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丹麦数字化部率先宣布放弃微软系统,紧接着德国荷尔斯泰因州也决定转而使用 Linux 等开源替代品,另外哥本哈根、奥胡斯等市政机关也在同步采取行动。
许多人可能会对此感到质疑:为何欧洲政府开始大规模 " 去微软化 "?
近年来,《云法案》(Cloud Act)等美国法律不断激起欧洲对于数据主权的担忧。根据该法案,美国政府有权在特定情况下要求美国企业提供其海外服务器上的数据访问权限——即便这些数据托管在法国、德国或丹麦本土的数据中心。
这意味着:哪怕你的服务器不在美国,如果用的是微软 Azure 或亚马逊 AWS,理论上美国仍有可能通过法律手段获取其中数据。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欧盟近年来持续推动 " 数字主权 " 战略,要求在本地建立可控的云基础设施,并优先采购本地软件产品。于是在实际操作中,开源工具便成为了优选。
而另一方面,美国科技巨头也开始 " 降温安抚 "。亚马逊 AWS 宣布将在欧盟内设立本地化云平台,承诺技术隔离与法律合规;微软也发布了 " 欧洲数据承诺 ",尝试说服客户其 " 欧盟云平台 " 不会受美国司法管辖。
不过从法国、丹麦、德国等地方政府的行动来看,显然他们并不买账。
作为全球市值第二的科技巨头,微软当然不会因为失去这几个城市的政府客户就元气大伤——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现象很可能会是微软帝国 " 雪崩 " 前的一片片雪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