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G GT XX,这辆号称 "AMG 史上最强 " 的概念车,正在以 F1 赛道的极限科技重新定义电动时代的性能标杆。
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首席技术官薛夫铭自信地表示:" 我们正在打造的电动车型,与现有的 V8 发动机车型相比,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从动力角度来看,车辆拥有相当于搭载了 3 台 V8 发动机的澎湃马力。"
F1 血液:从纽北到公路的科技迁徙
薛夫铭的自信源于奔驰 131 年赛道技术的厚积薄发。AMG GT XX 拥有的持久加速性能不但可以助其在赛道驰骋,更经得起德国高速公路的考验。这种 " 持续输出 " 能力,恰是 AMG 电动化战略的核心差异点。在薛夫铭看来,当前市场多数电动车仅是 "5 分钟英雄 ",而 AMG 的参照系始终是 V8 发动机的持久性能。
支撑这一野心的,是奔驰从 F1 赛场淬炼出的尖端科技:
赛道级电池:由奔驰 F1 动力部门 HPP 打造,充放电倍率达当前行业顶峰,配合精准的热管理系统,确保性能极限释放;
超充进化:850 千瓦均充功率实现 WLTP 工况下 "58 秒增加 100 公里续航 " 的惊人补能效率;
轴向磁通电机:突破传统径向电机限制,功率密度与扭矩输出跃升至全新维度。
这些技术已通过 VISION EQXX 概念车验证——其 24 小时行驶超 3,700 公里的能效纪录,即将在 AMG GT XX 上以性能形式重演。
性能新维度:电动跑车不是简单地做加法
" 马力叠加只是数字游戏,AMG 要复刻的是燃油性能车的灵魂。" 薛夫铭的论断直指电动超跑市场的认知误区。奔驰给出了两种解决思路:
1、通过换挡拨片触发车内车外定制声浪,电动时代依然保留 " 换挡仪式感 ";
2、通过征服纽北强化自身的赛道基因。
这套 " 组合拳 " 构成了 AMG 应对中国性能车市场厮杀的核心策略。当本土品牌以高性价比蚕食市场,薛夫铭明确回应:" 我们在中国必须具备成本竞争力 ",但 AMG 的护城河在于 " 提供 V8 燃油车无法给予的增量体验 "。
三线并进:AMG 的驱动未来
面对全球高性能电动车布局放缓的质疑,薛夫铭展现出战略定力:" 电动化向性能车领域渗透是必然趋势,关键在于是引领者还是追随者。" 奔驰的选择是多元驱动路径并行:
燃油旗舰进化:全新开发的 AMG V8 发动机即将亮相;
混动技术延续:53 系列高性能六缸机升级至最新排放标准;
纯电矩阵扩张:覆盖 A 45 级别钢炮到 S 63 豪华性能车全谱系。
值得关注的是 MB.OS 操作系统带来的本土化弹性。中国团队深度参与语音控制、智能座舱及智驾研发,实现 " 全球技术基底 + 本地体验创新 " 的融合。这种软硬件解耦策略,或成豪华品牌应对中国智能化军备竞赛的范本。
「多说两句」:
AMG 的电动化攻势展现了传统豪门的深层思考:性能的本质不仅是零百数据,更是人车共鸣的情感联结。薛夫铭将 F1 赛场十余年的混动经验注入量产车,恰似在电动洪流中竖起一座技术灯塔——这里没有内燃机与电动机的路线之争,只有对 " 驾驶愉悦 " 的永恒追求。
奔驰用 3 台 V8 发动机的动力标定,宣告电动时代性能新基准的诞生。而真正的胜负手,或许在于按下 AMG 纯电跑车的启动键时,听到的不仅是电流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