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深入推进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的相关研究,日前,第一届甬商文化论坛—— " 全民抗战 ":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暨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波市文史研究馆主办。来自全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 40 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为推动甬商文化研究建言献策。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以《甬商抗战实践与群体意识》为题,高度评价宁波人在抗日救亡宣传、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参与抵制日货运动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国亮通过介绍宁波商人参加抗战的事迹,指出当前商人研究应具备的理论与方法。
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忠民以叶澄衷、秦润卿、刘鸿生等人为案例, 探讨了甬籍沪商在全民族抗战中所彰显的家国情怀。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历史系教授郑会欣立足既有研究,介绍了董浩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众在《跨时代的红色商人卢绪章》的论述中,详细梳理了卢绪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实践和传奇经历。
上海大学教授、宁波商人研究中心主任李瑊以 " 抗日风云中的宁波人 " 为题,指出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处处闪现着宁波人的身影,浙东山水孕育了宁波人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刚烈无畏的性情品性,由此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西南大学教授张守广强调了宗族血缘、同乡地缘关系的信任在宁波帮商人兴起过程中的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系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兰日旭分析了宁波商帮在现代转型过程中既继承了传统商帮的优长之处,又适应了时代需求,在现代转型中凸显了时代特色。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丰箫考察了宁波商人群体在兴办实业过程中所呈现的价值观,并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得以强化和升华。
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浙江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徐立望以 " 抗战期间的宁波海员 " 为题,通过对台湾 " 国史馆 " 所藏档案及相关文献的梳理,探讨了宁波海员的内部运转、工种分布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形态。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厥祥选取黄楚九、项松茂、卢绪章三位代表人物,讲述他们从自主斗勇到自觉斗争的抗日历程。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张侃的《甬籍女经济学家张肖梅与战时大后方的经济研究》,从性别研究和人际网络的视角,探讨了张肖梅在大后方经济活动的缘起与实态。
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吴静从技术史角度,考察刘鸿生与大后方火柴业的发展扩张关系。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党史办公室、上海市虹口区档案局二级巡视员王佩军阐述了爱国实业家项松茂的人生经历,以此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启示。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新中国史研究院副院长李玉结合现代数据分析方法,对 1980-2025 年间刘鸿生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梳理。
上海市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云认为," 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 " 研究意义重大,未来可以从家国情怀、家风家教、创业先锋等多维度拓展研究领域。
与会者一致认为,宁波商人在那场关乎民族存亡战争中的卓越贡献,是如此的厚重而光辉,值得后人永远铭记与颂扬。宁波商人在抗战烽火中展现出的精神品格,已熔铸为甬商文化最深沉、最闪亮的内核,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必将激励着当代甬商和所有奋斗者,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续写辉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