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恒大财富官网
出品 | 搜狐地产 & 焦点财经
作者 | 陈盼盼
编辑 | 吴亚
恒大财富的投资者又到了心碎时刻,5 月 31 日晚间,恒大财富突发公告," 因资金回笼情况不理想,5 月可用兑付资金不足,无法按原标准兑付。"
自 2021 年 9 月恒大集团 " 暴雷 " 以来,恒大财富也出现兑付难题,作为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们先后经历了每月兑付 8000 元到每月兑付 2000 元,再到本次无法按照 2000 元标准兑付的多重折磨。
对于那些被恒大还在拖欠 " 旧债 " 的投资者而言,何时能拿回损失仍未可知。而另一边,恒大却在 3 月 22 日的公告中明确指出,未来三年,公司的核心任务是保交楼,将努力保持复工复产维持有序运营,预计需要额外 2500 亿元至 3000 亿元融资;恒大还坦言," 期间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对债务偿还能力较弱。"
恒大财富在公告中表示,将推动资产处置,努力筹措兑付资金。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恒大集团整体的债务困局未解,作为恒大集团境内主要业务主体的恒大地产也早已债务逾期,难以给恒大财富助力。
根据 5 月 29 日晚间恒大地产发布的最新公告,截止 4 月末公司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不含境内外债券)累计约 2724.79 亿元,逾期商票累计约 2459.87 亿元。
兑付标准一降再降,从 8000 降至 468 元
在网络平台上,有恒大财富投资者晒出自己 5 月只收到了恒大财富 467.61 元兑付金的截图。而按照恒大财富给出的原标准,该兑付金额应为 2000 元。
为何投资者收到的 5 月份兑付金额缩水了近 7 成?恒大财务在 5 月 31 日晚间的公告中称," 自 2021 年 9 月以来,公司全力推动资产处置筹措兑付资金,共完成 20 期兑付,并于今日进行本月兑付。因公司资金回笼情况不理想,本月可用兑付资金不足,无法按原标准兑付。公司将继续推动资产处置,努力筹措兑付资金。"
图片来源:网络
事实上,这已经是恒大财富第 3 次调整降低兑付标准,兑付金额也从每月 8000 元降至目前的 468 元,即三轮调整累计缩水近 94%。
在 2021 年 9 月时,恒大财富出现逾期兑付。彼时,恒大财富给出了三种兑付方案:现金分期兑付方式、实物资产兑付方式及冲抵购房尾款兑付。
具体而言,第一种是对于已到期部分,投资者可选择现金兑付方案:到期当月月底兑付 10%;剩余部分每 3 个月兑付 10%。
第二种是对于到期或未到期要求提前兑付部分,投资者可用住宅、公寓、商铺与车位等实物资产抵扣。
第三种是冲抵购房尾款:对已认购任意恒大房子但尚未付清尾款的,投资者可用理财额度抵扣本人或他人的购房尾款 。
2021 年 12 月底,恒大财富宣布变更兑付方案,因恒大财富投资的项目资金回笼不理想,兑付方案调整为:每月向每位投资人兑付本金 8000 元。
当时,恒大财富声称,将通过转让、拍卖、设立信托计划、诉讼等多种途径,加快各类资产的处置变现,所得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产品的兑付。
然而,在执行 8000 元兑付方案 10 个月后,恒大财富于 2022 年 11 月底再次宣布变更兑付方案,将现行每人每月兑付 8000 元调整为每人每月兑付 2000 元。
如今,恒大财富又宣布无法按原标准兑付。这一次,恒大财富甚至都没有给出具体兑付金额。
" 暴雷 " 前部分高管提前套现,许家印曾承诺 " 一分钱不能少 "
恒大财富原名 " 恒大金服 ",是恒大集团旗下一款资产管理产品。据官网介绍,恒大财富业务板块主要分为财富管理咨询和社区金融两类,前者为合格投资者提供高端理财、私募投资等定制化投资理财咨询服务;后者依托恒大地产广大业主提供全方位的社区金融服务。
但据公开信息显示,恒大财富自 2016 年 3 月上线运营以来,除日常吸引社会投资者投资外,恒大经常在公司内部鼓励员工购买、推广自己的理财产品,甚至与业绩考核挂钩。
如公开资料就显示,2017 年恒大内部曾推出一款 " 超收宝 " 高管投资计划,年化收益率约 25%,吸引了众多恒大高管、员工的购买。
而据恒大集团披露,截止 2021 年 5 月 1 日,集团内部共计 44 名管理人员,合计持有恒大财富 58 笔投资产品。
2021 年 9 月,恒大财富陆续曝出部分理财产品到期未兑付。彼时就有恒大内部高管提前套现的现象,引发各地投资者聚集讨要说法。据市场消息称,当时恒大财富未兑付的理财产品数额有 400 亿。
而恒大财富的 " 暴雷 " 也成为压倒恒大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背后也让恒大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 公开化 "。公开资料显示,2021 年 9 月 10 日,作为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许家印曾在恒大财富专题会上指出," 很多员工和业主都拿着辛苦钱、血汗钱和养老钱来买了恒大财富的产品,我代表集团明确承诺一定要全部兑付,一分钱不能少。"
许家印彼时称," 我可以一无所有,但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不能一无所有。" 按照他的说法,恒大财富的所有兑付必须要有计划有原则," 任何人不可以搞特殊化,公司之前没有、今后也绝不允许任何人私下提前兑付。"
随后,恒大集团公告称,有 6 名高管提前兑付恒大财富," 已要求所有款项必须限期返回,并给予严惩。"
如今,经过不足两年的兑付,恒大财富投资者正在面临兑付金额越来越少的窘境。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对搜狐财经表示," 投资者可以进行集体诉讼,但要做好公司无财产可执行的心理准备。"
(图片来源:恒大集团)
企查查显示,恒大财富公司全称为 " 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由恒大集团 100% 控股,法人代表为杜亮;公开资料则显示,杜亮任恒大财富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在 2021 年 9 月时他曾公开承认,他本人就曾提前在 2021 年 5 月 31 日时赎回过恒大财富理财产品。
恒大未来三年公司的核心任务是保交楼
面对因资金不足无法按照原标准兑付的情况,恒大财富多次表示将推动资产处置,努力筹措兑付资金。
公开消息曾显示,自 2021 年以来,许家印个人也陆续卖掉自己的豪宅、私人飞机、以及相关股票等补充恒大现金流。恒大在公司层面,也曾陆续出售盛京银行、恒腾网络、恒大冰泉等股权资产,以及深圳总部、莲花足球场等土地资产。
截至 2023 年 4 月末,恒大地产通过股权转让、土地及在建工程转让、信托、代持等方式,已完成过户的房地产项目共计 65 个。
但当前的恒大,早已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今年 3 月,恒大曾在公告中披露,截至 2021 年年底,集团的总资产为 1.7 万亿元,但总负债已达 1.9 万亿元,即总负债比总资产多出约 2000 亿元。
在 5 月 31 日恒大地产披露的公告中,截至 2023 年 4 月末,其所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不含境内外债券)累计约 2724.79 亿元,逾期商票累计约 2459.87 亿元。
面对庞大的债务,恒大也曾寄希望于加快销售,回笼资金。恒大曾在今年 2 月开启全国 458 个楼盘推优惠促销活动,但在楼市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恒大的销售额起色并不明显,克而瑞统计显示,今年 1-5 月恒大累计销售金额为 336.3 亿元。
按照恒大的说法,就目前及未来三年而言,公司的核心任务仍是 " 保交楼 "。 恒大也直言," 期间现有项目的无杠杆自由现金流将主要用于偿还续建所需新增融资,对公司层面无抵押担保债务偿还能力较弱。 "
恒大财富的投资者面对的是兑付标准一再降低,如今许家印本人也成为了被执行人。5 月 12 日,恒大公告,公司、附属公司广州凯隆置业有限公司及控股股东许家印成为被执行人,涉及金额约 60 亿元。
不过,恒大也并非完全没有好消息,至少在汽车业务方面恒大似乎还在努力。据 5 月 30 日恒大汽车发布的消息,公司天津工厂已于 5 月 23 日全面复产。恒驰汽车总裁刘永灼表示," 公司将全力加快恒驰 5 的生产及交付,并持续推进后续车型的研发生产,将企业做大做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