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细想意识中,最好用的手榴弹一定是木柄手榴弹,其他型号不过是儿童玩具。除了这些型号尺寸小以外,威力感觉也不太够。不管是进攻型还是防御型,他们不都是手榴弹吗?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笼统的想法。
在西方国家(北约)步兵武器中,有一些造型非常独特、体积较大的手榴弹格外引人注目,例如丹麦的 M/54 和瑞典的 M/56。这两款手榴弹几乎完全相同,弹体一模一样,仅在引信的小细节上略有不同。如今,来自丹麦的这种手榴弹已经出现在俄罗斯西南部的战场上,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丹麦生产的防御型手榴弹:Handgranat M/54
Handgranat(直译:手榴弹)M/54 于 1954 年被丹麦军队列装。瑞典的版本则在 1956 年列装。
这是一种防御型手榴弹。因此在使用时必须特别谨慎!它在结构上虽然与苏制 RGD-5 进攻型手榴弹有些远似之处,但绝不能因此被误导!
RGD-5 和 M/54 对比图,M/54 在其旁边显得格外巨大
M/54 内装填的炸药为压制 TNT,且装药量相当大:154 克,比 RGD-5 的装药量多约 1.5 倍,比 F-1 的装药量几乎多出三倍。因此,它的爆炸破坏力几乎可以说是目前所有现役手榴弹中最强的。
M/54 手榴弹爆炸试验中展现出的强大破片效果
此外,它的破片杀伤效果并不仅仅依赖于像 RGD-5 那样较薄的外部钢壳。M/54 虽然有外壳,但在外壳内还有额外的破片层,这一层由两片厚约 2 毫米的淬火钢半球组成。
研究丹麦 M/54 手榴弹的 " 内部结构 "(切勿模仿)。在较薄的外壳之下,是相当厚实的破片内衬层。
内衬层的部件边缘呈波浪形,以便在手榴弹组装时能够彼此咬合配合,这样结合外壳一起,能够保证结构的整体强度。内衬层被紧紧压在由薄钢板制成的外壳两半之间。外壳的两部分通过环形滚压固定(与 RGD-5 手榴弹外壳两半的连接方式相同)。这种设计使得内衬部件被牢固压紧,否则将两片淬火钢半球固定在一起将非常困难。
内部装填的压制 TNT 炸药及通过机械方式取下的上半部分弹壳。
爆炸时,破片内衬层破裂后会产生极具杀伤力的大块不规则破片。这正是使 M/54 手榴弹在作为进攻型手榴弹时过于危险的原因,因此只能从掩体后投掷使用。
手榴弹总重量:510 克。
炸药装药重量:154 克。
另有资料称装药重量为 147 克或 190 克。
M/54 手榴弹的分解视图。内部为蛋形的压制 TNT 炸药。两片弹壳、厚实淬火钢制成的内破片衬层、薄外壳及用于安装引信的管座均清晰可见。
直径:61 毫米。
M/54 教学用手榴弹版本
其破片的可靠杀伤半径相对较小,仅为 2-3 米。但在这个范围内,大块破片会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再加上其不弱的爆破冲击,这通常会导致敌方出现大量重伤甚至当场死亡的情况。
在 5-7 米半径内,破片依然极具威力,但破片云的分布不太均匀。可能在 3-4 米距离上造成严重伤害,也可能完全打不中目标。
丹麦 M/54 手榴弹爆炸后形成的较大、撕裂状、不规则破片
部分破片在 15 米及更远的距离上仍具危险性。由于这款手榴弹体积较大、握持手感不太方便,而且本身也较重,因此难以投掷很远。由此它也被归类为防御型手榴弹。
三枚 M/54 手榴弹
其引信(起爆器)体积紧凑,结构上与许多其他 NATO 国家采用的引信类似,但也有自身特点。由于该型号较老,源自 1950 年代,因此引爆时并不安静。虽稍微比苏制 UZRG 引信安静一些,但仍能清晰听到响声。此外,在击发底火时会产生明显的火光、火花和烟雾。因此不建议在手中松开保险柄。应按照规定:拔出保险销后立即投掷,让保险柄在空中脱落,引信在飞行途中启动。
丹麦 M/54 手榴弹,背景为西方迷彩
当然,戴上好手套,并且在握持时远离引信位置,这样操作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这仅适用于经验丰富、神经稳健的操作者。
引信延迟时间大约 3.2 至 3.5 秒,所以最好不要冒险胡乱玩弄。从 M/54 手榴弹上拧下的完整引信组件,可见延时管与底火起爆器。
引信的响声和火光在综合战斗中并不是大问题,毕竟这种手榴弹主要就是为这种环境设计的。类似的话题在讨论苏制 RGN 和 RGO 手榴弹的 UDZ 引信时也多次提及。
M/54 手榴弹拆卸引信后,可见延时管与底火起爆器已被取下
而且,引信响声和火光能清楚地提醒投掷者引信已启动。这样就避免了某些现代 NATO 国家(如 M67、DM51 等)静音引信可能带来的隐患——士兵因分神而无意松开保险柄,却没意识到引信已启动,最后手榴弹在手中爆炸……若不是有西方军队统计数据,这种事听起来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M/54 手榴弹
瑞典 M/56 手榴弹的引信上还有一处额外的保险装置,在拉开主保险销、投掷手榴弹前需要先将这道保险拆除。
带有引信固定扣的瑞典 M/56 手榴弹
M/54 手榴弹的包装通常为木箱(每箱 24 枚),或装在纸质圆筒包装中(每筒 4 枚),出厂时即配有引信。圆筒包装可用扁平织带成束携行,便于携带。
每筒 4 枚的 M/54 手榴弹包装
操作非常简单。右手持弹,用手指夹紧保险柄,使保险销的拉环在左手一侧。左手抓住拉环,旋转拉环以解开保险销,再继续旋转即可轻松拔出保险销。投掷后迅速寻找掩护。
M/54 手榴弹剖面图
在战场上缴获此类手榴弹时,务必要检查包装箱或圆筒有无被设置外部或内部陷阱。这是工兵或经验丰富战士的任务。随后逐枚检查手榴弹,拧下引信,确认引信完整、无改动痕迹,延时管未被锉短。
丹麦 M/54 与美国 M67 手榴弹,缴获品
M/54 最适合在突击作战或城镇巷战中使用。若手榴弹落入壕沟、掩体或小房间这类狭小空间,其大装药量和强大爆破威力能起到极好效果。近距离爆炸对破片杀伤也极为有效。但在开阔地带,M/54 的威胁就明显减弱了,因为其破片云分布不均。在此类战术环境下,苏制 RGO、老式 F-1,或其他带预制破片或有明显破片槽的防御型手榴弹会更优。频道之前也介绍过一些类似手榴弹。
* * *
感谢收看本频道的编译内容
# 欧洲瞭望台 #
举报 / 反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