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27 日,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重磅消息,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ST、*ST 股票)的涨跌幅限制比例由 5% 调整为 10%,调整后将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这一消息瞬间在资本市场激起千层浪。这一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市场意义和影响,对主板 ST 股市场的生态平衡、投资者的交易策略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主板 ST 股的涨跌幅限制为 5%,其设立初衷是为了降低 ST 股的交易风险,警示投资者这类股票的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和众汇富认为,这一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防止股价出现过度波动。但随着市场的发展,5% 的涨跌幅限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过去 5% 的涨跌幅限制,导致 ST 股频繁触及涨跌停板,价格发现功能严重受阻。游资往往利用这一限制,以少量资金便可实现对股价的操控,连续拉涨停或跌停,使股价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基本面情况。
此次将涨跌幅限制放宽至 10%,有望改善这一局面。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调整后,股票在更大价格空间内消化利好或利空因素,提升定价效率。当公司发布重大利好或利空消息时,股价能够在 10% 的涨跌幅范围内更及时、充分地作出反应,减少因涨跌幅限制过窄导致的价格扭曲。统一板块内各类股票的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便于投资者理解掌握,减少了因规则复杂而可能产生的误解和操作失误。
消息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即 6 月 30 日,主板风险警示板块便应声躁动。当日,近七成个股收涨,16 只股票涨停。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现象表明市场对新规的反应十分迅速,资金开始重新审视 ST 股的投资价值。以 * ST 宇顺为例,其年内累计涨幅原本就已超 300%,在新规实施后的首个交易日,股价继续大幅波动,成交量也显著放大。这说明涨跌幅放宽至 10% 后,为资金提供了更大的博弈空间,也使得 ST 股的股性更加活跃。
然而,涨跌幅放宽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涨跌幅的扩大,相应地使得投资者单日亏损幅度扩大。在 5% 的涨跌幅限制下,投资者单日最大亏损为 5%,而调整为 10% 后,单日最大亏损可能翻倍。这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分析人士普遍建议投资者在参与 ST 股交易时,务必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从市场整体来看,主板 ST 股涨跌幅限制的调整,是 A 股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近年来,科创板、创业板已将风险警示个股与其他股票的涨跌幅限制进行了统一,且运行总体平稳。沪深交易所借鉴这一经验,对主板 ST 股进行调整,旨在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制度,提升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
田利辉认为,新规本质上是 " 放水养鱼 ",但 ST 板块鱼龙混杂,投资者需警惕流动性溢价背后隐藏的投机泡沫。短期内,放宽涨跌幅限制可能会延长壳资源的炒作周期。但从长期逻辑分析,若在放宽涨跌幅的同时,配套强化信息披露、提高违法成本等措施,市场将能够自发地淘汰 " 僵尸企业 ",加速市场化筛选。如果仅仅放宽涨跌幅,却忽视监管配套,ST 股很可能沦为 " 劣币池 ",反而对市场生态的优化形成阻碍。
和众汇富认为此次主板 ST 股涨跌幅限制放宽至 10%,是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规则调整。它既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投资机会,也对投资者和监管层提出了新的挑战。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新规的影响,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调整投资策略。监管层则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对 ST 股交易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未来的市场运行中,这一规则调整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值得市场各方持续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