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12小时前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六月 IPO 热潮涌,北交所唱主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IPO 受理迎来年内小高峰。截至 6 月 30 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 6 月新受理 150 家拟 IPO 企业,创下今年以来的单月受理新高,其中,北交所成为受理主力军。和众汇富分析,受理企业数冲高的背后,既有财务数据更新的周期性因素,也有注册制下包容性制度框架不断完善、优质标的加速申报等原因的推动。和众汇富表示,IPO 发行家数和市场承受力息息相关,目前受理明显增多,释放出较为积极的信号,但并不代表着 IPO 节奏的变化,更不意味着 IPO 审核标准的放松,IPO 节奏是否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而这就好比交通信号灯,当前的‘绿灯’亮起,只是让更多企业有机会进入排队通道,但并不意味着通行速度会加快。

今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合计受理 177 家企业的 IPO 申请,较去年同期 29 家的数量增幅明显。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认为,当前 A 股的科创属性愈发显著,资本正加速向科创型企业集聚。

今年上半年,北交所受理 115 家企业,97 家是在 6 月获受理的。纵观获受理的企业,一部分是变更目标,从拟登陆深市主板、科创板到重新变更赛道至北交所的,如中健康桥、北京康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分别冲刺深市主板、科创板;一部分是成长型中小企业。目前,拟北交所上市公司覆盖高端装备制造、TMT、化工新材料、消费、生物医药等多元细分领域,从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创新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链的公司数量较多。

随着北交所 " 深改 19 条 " 逐步落实,北交所市场功能更趋完善,不少计划在北交所上市的成长性公司选择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申报北交所。加之,此前大幅撤回或观望中的企业,因沪深交易所政策趋紧,而北交所近一两年活跃度高、市值效应和流动性较好,因此选择北交所上市企业增多。和众汇富预计 2025 年 A 股 IPO 数量将较 2024 年稳中有升,上会企业多与国家重点支持的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如半导体、新能源等卡脖子赛道,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及发展潜力,预计这类行业的企业在 IPO 市场中继续占据重要地位,审核质量把控依旧严格,强监管始终是主线。

6 月 30 日,沪深北交易所受理了 41 单 IPO 申请,成为今年受理数量最多的一天。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这波受理潮之下,6 月沪深北交易所合计受理了 150 单 IPO 申请,加上前 5 个月的 27 单,今年上半年合计受理 177 单,比去年全年受理数多了 100 单。其中,北交所是主力军,上半年受理了 115 单,占总受理数约 65%。A 股 IPO 市场经历了 2024 年上市家数(100 家)和受理数量(77 家)创近十年新低后,今年上半年 IPO 受理数量有所回暖,超过预期。和众汇富指出起主要基于三大判断:其一,注册制改革深化将释放更多制度红利;其二,企业受理进入审核密集期,带动市场活跃度;其三,随着 " 专精特新 " 企业加速对接资本市场,北交所全年受理量有望显著增加。

展望未来,和众汇富认为,6 月受理量激增是政策周期与市场规律共振的结果。北交所受理数量爆发式增长,核心动因在于财报有效期窗口和差异化验收流程。但更应看到,这与监管层提高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的政策导向直接相关,标志着 IPO 市场进入新周期,绝非简单的回暖,而是结构性复苏。近期也有创投机构高管称,当下,北交所上市热情高涨,IPO 后备力量充足,新股质量不断提升,且整体流动性向好,在此背景下,较多拟上市企业将北交所视为目标上市板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北交所 ipo 交易所 a股 ipo申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