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18小时前
车商大佬跨界做储能,3年做到全球TOP10,如今再回头“卷”造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华夏能源网

做储能电池尚不足 4 年的楚能新能源,又盯上了整车业务。

华夏能源网 & 华夏储能(公众号 hxcn3060)获悉,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楚能新能源已经正式布局整车制造业务,计划推出增程 SUV,首款车或将对标问界 M5。

截至目前,楚能新能源没做公开回应,但业内人士大多深信不疑,因为这并不意外:楚能新能源的老板代德明,同时是全国前五的汽车经销商恒信汽车集团的董事长,本就从汽车行业跨界而来;另一方面,楚能新能源现有核心业务之一就是做动力电池,具有深厚的技术和产能基础。

楚能新能源成立于 2021 年 8 月,距今还不到 4 年的时间,但在储能行业早已名声在外,2024 年已冲到全球储能电池出货榜前十。

此前,业界以为代德明想走的是宁德时代(SZ:300750)" 动力电池 + 储能电池 " 的路子,没想到他如今却打起了整车的主意,这明显是瞄向了比亚迪 " 储能电池 + 动力电池 + 汽车整车 " 的方向,目标着实不小。

宜昌走出的企业家富豪

代德明 1964 年出生于湖北宜昌的普通家庭,长大后投身军旅。1986 年,代德明转业到原国营企业宜昌县五金交电化工有限公司。初入职场,他从基层业务员做起,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拜访客户、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努力他很快在公司崭露头角,顺利被提拔为业务经理,还在 90 年代初获得了 " 湖北省优秀青年 " 称号。

1992 年," 改革春风吹满地 ",激荡起全国创业浪潮,代德明也决定自己创业。当时,家电产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庭必需品。1994 年,30 岁的代德明在宜昌正式成立家用电器公司,成功拿下格力、美的等品牌代理权,迅速在湖北市场站稳脚跟。

1997 年,董明珠在武汉成立湖北格力空调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时,代德明凭借前期积累的良好口碑与实力,成为最早的四大股东之一。到上世纪 90 年代末,他已然成为湖北最大的空调经销商。

然而,代德明并不愿被舒适圈束缚。2000 年,代德明再次跨界,在武汉创办湖北恒信德龙实业有限公司,切入汽车经销领域。彼时中国汽车市场尚处萌芽期,他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代理奔驰、宝马等中高端品牌,在全国布局了 300 余家 4S 店。

此后,代德明的汽车代理业务迅猛发展。2023 年,代德明的恒信汽车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近 800 亿元,连续六年排名全国前五;销量近 40 万台,全国排名第四。2024 年,恒信汽车集团位列湖北省工商联发布的湖北民企百强榜第三名。

同时,代德明的商业版图还在扩大,地产、酒店均有涉及。2020 年 10 月,代德明以 33 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 年胡润百富榜 》第 1631 位。

此外,代德明还在股市有大笔投资,最经典的是在家乡公司湖北宜化(SZ:000422)上的投资。自 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代德明开始以 3 元左右的价格大举买入湖北宜化,持股比例一度触及 5% 的持牌线。两年后湖北宜化开始暴涨,2021 年 11 月最高涨至 34.38 元。据称,代德明在这一只股票上的获利,就超过 30 亿元。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代德明仍是湖北宜化第三大股东,持股 4450.00 万股,按最新股价 11.9 元算价值 5.3 亿左右。

敢打敢杀成就行业黑马

2021 年,在 " 双碳 " 目标引领下,新能源产业迎来爆发期。代德明再次果断跨界,成立楚能新能源,在新能源赛道上迅速崛起,并在行业内掀起一股波澜。

当代德明提出进军储能行业后,不仅遭到行业的质疑,甚至曾一度连员工都感到不解。一方面,其本人此前从未直接涉足储能电芯领域,另一方面,这也是他首次直接入局制造业。

另外,储能市场虽然潜力巨大,却巨头林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SZ:300014)、鹏辉能源(SZ:300438)、中创新航(HK:03931)等之前都是从动力电池 " 降维 " 进入的,没有任何基础的楚能新能源要想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当然,这些问题难不倒代德明。很快,他就用 " 低价策略 " 撕开了市场的一角。

2023 年 8 月,在某储能行业会议上,代德明公开宣布,公司 280Ah 电芯到年底将以低于 0.5 元 /Wh 的价格销售。一石激起千层浪,行业哗然,有人甚至称其在挑起 " 价格战 ",要知道当时该型号的电芯市场价格还在 0.9 元 /Wh 上下。

电芯价格后来的走势证明,代德明准确 " 预判 " 到了行业趋势。到 2023 年底,280Ah 储能电芯的价格已经降至 0.36 — 0.50 元 /Wh,月底均价为 0.43 元 /Wh。

除了运用价格武器,楚能新能源还在技术方面采取 " 激进 " 策略。

楚能新能源是行业较早推出 " 浸没式 " 储能系统的企业之一。该技术即便放在当前,行业对安全重视程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背景下,也因成本较高而鲜有厂商使用。

另外,在储能电芯大型化方面,楚能新能源在 2024 年就推出了 625Ah 储能专用电芯,而彼时 314Ah 电芯刚刚开始成为主流。

2025 年 1 月,楚能与中车株洲所合作开发的 688Ah 储能专用电芯下线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能让楚能新能源在行业站稳脚跟的,还是公司的拿单能力,尤其是在电力央国企的招标中,公司常常能够虎口夺食,大杀四方。

以今年一季度为例。1 月 10 日,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 2025-2026 年度储能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楚能新能源成为中标候选人。要知道该项目竞标在行业内以竞争 " 惨烈 " 著称,65 家企业参与竞标,最终仅有 7 家入围,甚至宁德时代、中车株洲所都成了陪跑。

2 月 10 日,中国电建电建装备公司 2025 年 1 月第一批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示,楚能新能源是唯一中标人。

能否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如今,凭借在储能电芯领域的积累,楚能新能源已经将 " 触角 " 延伸到动力电池领域。

2024 年,楚能新能源先后与东风、一汽、厦门金旅等多家车企达成合作。在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楚能已经打入 TOP15。

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楚能新能源近期重点推出了 CTP3.0 方案。该方案可在 800V 高压平台下实现峰值 7.5C 超级快充,体积利用率超 80%,续航超 1000 公里,综合性能跃进行业 " 第一梯队 "。

但是,当楚能新能源入局造车的消息传出时,行业多少还是有些意外。从电池到整车,这难度不是一个数量级。另外,行业竞争格局也不一样。

一方面,汽车领域不止是 " 红海 ",已经是 " 血海 " 了。在增程式 SUV 市场更是竞争激烈,问界、理想等品牌已占据先发优势,楚能新能源此时进入,无疑会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另一方面,多数动力电池企业只是担任电池供应商的角色,步子较大的宁德时代,也只是推出了集成动力电池的商用车底盘产品,还从未有企业敢跨越 " 雷池 ",进入整车市场。

再次,楚能新能源的业务 " 基本盘 " 并不稳固,或也将影响新业务的开拓。

在年初,各机构推出的 2024 年储能电芯出货榜单中,楚能新能源的排名出入较大。有的榜单显示,公司位列 TOP10,而在有些榜单中却不见踪影。虽然这与各家的统计数据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公司在储能电芯行业的地位并不稳固。

当前的储能行业还处于极度 " 内卷 " 和竞争白热化阶段,低价竞争策略早已失效,无论你报出多么低的价格,总会有人报出的价格比你更低。日前,中国能建 25GWh 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采项目开标结果显示,其 4h 储能系统项目,竟有人报出了 0.37 元 /Wh 的低价,刷新了行业纪录。楚能的价格武器已经不管用了。

无论是储能电芯还是储能系统,市场集中度在不断增高。2024 年,储能电芯前十家的市占率已超 90%,系统集成前十的市占率达到 82%,预计 2025 年将进一步上升。这对游离于出货排名 TOP10 榜单边缘的楚能新能源来说,多少有些尴尬,进或者退在一线间。

一方面,在储能业务板块,行业地位还需要巩固,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另一方面,开拓整车业务,需要更多的财力物力支撑。面对两场硬仗,楚能新能源又有几分把握?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湖北 动力电池 宜昌 湖北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