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眸 昨天
中文搜索终极之战:夸克还是掀了百度的桌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百度的十年守城逻辑遭遇了最彻底的结构性挑战。

新眸原创 · 作者 | 知秋

前不久,百度 AIDAY 上变大了的搜索框,成了中文互联网最显眼的符号。

这个看似简单的 UI 调整背后,是百度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搜索产品重构——相比以往框内有限的关键词检索,现在支持超千字文本输入、多模态交互、AI 任务处理,能理解模糊需求,完成复杂任务,原有的链接列表也升级为 " 百看 ",支持图文、音视频混合排版,并接入智能体、真人服务等。

信息时代,搜索是网页的入口,而在 AI 时代,搜索是通过发起一个任务来获取对应的服务、应用、智能体的调度系统。

外界将这次转型定义为百度的一次 " 自我革命 ",相比以往对 AI 的有所保留,百度正式抛弃以往的传统逻辑,AI 搜索与传统搜索争辩的终局尘埃落定,前者的颠覆意义被验证。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百度的转型也是市场的压力使然。

AI 搜索让年轻用户养成了新习惯,典型的例子,前不久阿里旗下夸克浏览器的 AI 功能日活用户突破 3369 万,登顶中国 AI 应用排行榜。它的用户中,50% 在 25 岁以下,00 后占比过半。

作为对比,QuestMobile 显示,2025 年初,百度搜索在 18-35 岁核心用户群体中的日均使用时长骤降 18%,年轻用户持续流失。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以及垂直应用小红书、知乎等,也明显分流了传统搜索需求。

在国内市场,百度份额从 2021 年的 87%,逐步降低至 2024 年的 60%,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百度核心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减少 6%,且已连续多个季度下滑。

一次高调升级,一组刺眼数据。

表面是产品迭代的赛跑,实则是两种搜索生态的竞速,旧时代的齿轮,正在 AI 引擎的轰鸣中碎裂。

夸克的 AI 跃迁与百度的转型滞后

很长时间以来,当谈论到搜索引擎,很多人都低估了夸克。

这一阿里旗下的产品,在过去往往被看作 " 小而美 " 的工具型应用,用户体量不足百度的零头,商业模式也未脱离工具类产品的局限——网盘会员、文档服务等变现路径清晰,但天花板明显。

转变发生于 AI 技术重构搜索范式的临界点。

自 2023 年 2 月夸克率先推出 " 深度思考 " 模块起,当用户输入问题,系统不再只返回答案,而是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推理,打破了传统搜索的限制。这种颠覆传统关键词匹配的意图理解能力,也是日后搜索引擎以及大模型 chatbot 演进的方向。

2024 年,夸克迎来质变,通过整合通义千问大模型,构建起 "AI 超级框 " 架构,突破传统搜索工具形态,用户输入自然语言指令,系统即可自动解析需求并完成全链路操作。

顺着这个逻辑,夸克在今年完成多级跳跃:" 拍照问夸克 " 升级交互方式,整合阿里生态资源,构建 " 搜索即服务 " 闭环。举个例子,只需要告知旅游打算,系统调用高德地图路径规划、飞猪酒店、淘宝清单,就能打包输出可执行的行程方案。

这种 " 识别 - 决策 - 交易 " 的闭环,将搜索变成阿里生态的调度中枢,进一步来讲,搜索不再是信息的中转站,转而变成了解决问题的第一触点。

回到百度,这次搜索升级也展现出了与夸克极其类似的路线。

其中一个核心看点,是推出 " 百看 " ——将传统链接列表替换为结构化信息流,整合图文、音视频及智能体服务。例如搜索 " 送礼数码产品 ",结果页可分类展示商品并直连电商平台。优化信息呈现效率,减少跳转步骤,与夸克如出一辙。

作为国内最早做 AI 的互联网公司,百度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深度学习研究院,押注自动驾驶(Apollo)和智能语音。其 AI 技术的深度和广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领跑国内互联网行业。

然而,AI 对于百度最大的现金牛——搜索业务的浸润,却一直处在一种相对暧昧的状态。

百度并非没有尝试将 AI 技术融入搜索,搜索结果中逐渐出现的 " 精选摘要 " 和结构化信息卡片,背后就有 AI 信息抽取和理解的功劳。但这些技术升级始终服务于传统的信息展示逻辑。

直到今年 5 月份,李彦宏在一季度电话会上透露," 百度为生成式 AI 搜索建立了成熟框架,正加速 AI 转型。"

于是不久后的今天,百度 " 放大 " 搜索框,从传统搜索引擎,跃进为集 "AI 搜索 +AI 助手 + 多模态生成平台 " 为一体的 AI 入口。

实际上,百度搜索的 AI 转型并不算早,甚至可以称得上拖沓。在此之前,夸克、豆包等玩家都陆续接入各类智能体和 AI 功能,支持超长文本、多模态输入,并直接输出结构化解决方案,从功能上替代了搜索引擎。

这也是外界所关心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去 " 革自己的命 ",百度的胜算又有多少?

转型困局:利益纠葛与现实压力

搜索广告是百度的生命线。任何可能动摇这条现金牛根基的激进变革,都需要极大的决心和承担短期阵痛的勇气。

AI 搜索之于传统搜索,虽然并非完全替代,但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也让其商业逻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AI 搜索要效率,要直接解决问题;而传统广告要曝光,要用户跳转——两者在底层逻辑上就是冲突的。

简单来说,AI 要素越多,传统的竞价广告盈利模式就会被削弱得越厉害,尤其当下 AI 搜索还没有找到确定的变现通法,更无法弥补抛弃旧模式后的商业损失。

因此不难理解,以往百度似乎更倾向于在 " 不影响核心广告收入 " 的前提下,进行 " 渐进式改良 "。

例如,在搜索结果中增加 AI 生成的辅助信息,但保留了原有的广告模式和内容生态。这种策略下,AI 技术对核心搜索业务的渗透浅尝辄止,自身交互范式并没有发生改变,也没有给用户 " 一步到位 " 的直接体验。

与此同时,百度虽然拥有地图、文库、网盘等众多服务,但业务之间各自独立,在构建像夸克那样深度整合阿里生态淘宝、支付宝、高德、飞猪的 " 搜索即服务 " 闭环体验上,进展相对缓慢。

然而,现实世界里的危机,正在加速核心业务的瓦解。

Z 世代对信息的获取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渴望能够快速、准确找到需要的信息,并获得更个性化、多样化和沉浸式的体验。2025 年初,百度搜索的基本盘虽依然庞大,但 18-35 岁的年轻用户降幅明显。

据 Statista 数据,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已掉到 56%,对比 2021 年 11 月的 87% 差距甚大。小红书等平台崛起分流用户,搜索量几乎达到百度的一半。

传统关键词搜索的不可替代性正在瓦解——用户习惯的迁移,往往是商业模式崩塌的前兆。

另一方面,据 QuestMobile,广告主预算也出现了明显转移,消费品行业 70% 的预算流向了快手、淘宝等平台,百度的份额不足 5%,仅高于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且连续多个季度下滑。随着微信、抖音等超级 APP 的兴起,百度作为 " 流量入口 " 的价值被严重稀释。

放眼行业,如今谷歌、必应都在 AI 搜索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谷歌的 SGE 能够快速理解用户的复杂问题,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答案,同时还能提供相关的知识图谱和可视化信息。必应则通过与 ChatGPT 的深度整合,提供更智能流畅的搜索对话。

对于百度,转型与否,是在确定性衰退与不确定性增长间的抉择。

新的破局尝试,待解的难题

以往密集尝试 AI 的过程中,百度的确收获了一定回报。

去年 9 月,百度 App 月活用户达 7.04 亿,同比增长 6%,今年一季度,月活进一步达 7.24 亿,同比增长 7%。用户量的变动是 AI 带来的直接影响,但问题是,这些暂时性的效果,并没有给商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武汉百捷,一家百度在湖北的广告总代理商,经历过 " 拿着麻袋装现金 " 的搜索引擎广告黄金年代,如今却因百度渠道模式变革、合作终止而失去收入来源,最终走向清算。 

这件事也照出了传统搜索广告的裂痕——在 AI 重构搜索规则的当下,百度要重新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当搜索从 " 给链接 " 变成 " 给答案 ",钱从哪里来?

面对传统模式的危机,百度尝试用 " 智能体广告 " 来实现破局。这种新模式的核心是:让广告成为 AI 答案的一部分,用 " 服务式推荐 " 来缩短用户决策路径。

百度的算盘很清晰:既然 AI 搜索的核心是 " 任务完成 ",那广告就应该帮用户完成任务。但智能体广告也不是万能药,它面临的挑战比想象中更复杂:

用户能轻易分辨 "AI 真心推荐 " 和 " 硬塞广告 ",如何确保广告与内容的场景覆盖和融合度?传统广告主习惯了 " 按点击付费 " 的明确规则,而智能体广告的效果评估更复杂, 用户没点击,但看了推荐内容,算不算有效曝光?品牌智能体的维护成本比单纯买关键词更高,中小企业能否承担?

对于用户来说,智能体广告本质上是 " 付费推荐 ",长期来看可能会稀释信任。就像当年百度百科,因为企业付费编辑词条引发争议,AI 时代的 " 付费答案 " 会不会重蹈覆辙?Perplexity 已经证明,用户可以接受付费订阅来换无广告,但很难接受 " 免费但被广告操控答案 "。

随着人们习惯搜索从 " 信息中介 " 变成 " 服务终端 ",AI 不仅改变了搜索的形态,更改变了商业的逻辑。在 AI 掀翻旧桌子后,能活下去的,大概率是那些能造出新桌子的人。

— END —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百度 ai 搜索引擎 阿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