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 前天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李赓

头图丨小鹏官方

7 月 3 日,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中型智能纯电 SUV ——小鹏 G7。

作为小鹏 " 智能驾驶 2.0" 战略下的关键新车,G7 被视为去年 " 触底反弹 " 后最重要的 SUV 产品,承载着提振品牌与销量的双重使命。目前,小鹏整体销量仍主要依靠入门产品 MONAM03 支撑,G6 与 G9 在 20~25 万元主流新能源 SUV 市场表现平庸,导致市场影响力持续下滑。

要实现 2025 年四季度扭亏为盈的目标,G7 必须取得市场成功,同时还要支撑小鹏整体技术与产品的品牌向上,成为小鹏翻转局势的关键一役。

本期车圈脉动(002)聚焦于小鹏 G7,分析这款产品的竞争力。

【小鹏 G7 主打:主流市场、智能化】

小鹏 G7 共推出 3 款车型,售价区间为 19.58 万元至 22.58 万元,最高续航 702km,核心配置一致,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配备图灵 AI 芯片及智能驾驶能力的等级。

Ultra 版搭载 3 颗自研图灵 AI 芯片,构建 2250+TOPS 的本地算力平台,结合 VLA+VLM 大模型系统,实现类人理解与决策能力,具备 L3 级智驾能力基础。

智能座舱采用 8295P 芯片 + 专用 AI 芯片组合,支持本地语义理解、跨语言交互和主动服务,打造更主动的智能交互体验。配备与华为联合开发的 AR-HUD,并结合视觉联动导航与泊车引导,提升人机共驾安全与体验。

轴距 2890mm,后排空间与后备厢容量大幅提升,配备 39 处储物设计;后排提供影音娱乐屏、按摩、加热与无线充电等舒适配置。全系标配太极 AI 底盘,包含 DCC 智能减振器,AI 融合道路预判与阻尼调节,实现更平稳的驾乘感受。

三电采用 800V 高压平台 +5C 电池,支持超快充(10% 至 80% 仅 12 分钟),CLTC 续航最大 702km。

总结:G7 的产品亮点在于其出色的尺寸表现,拥有中型纯电 SUV 的宽敞空间,并且搭载了高效电池、800 伏高压平台和快充技术。同时,各版本车型均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豪华内饰以及丰富的舒适性和娱乐配置。

【产品策略:将错位竞争贯彻到底】

优势:

定价优势:小鹏 G7 价格段在 19.58~22.58 万元,相比同级竞品起售价低 1~3 万元左右;

在性价比方面:小鹏 G7 定位于 19~25 万元的中型纯电 SUV 市场,主要对手包括乐道 L60、极氪 7X 和阿维塔 07,后三者在今年 5 月的月销量分别为 6281 辆、4651 辆与 3440 辆;

G7 在价格相近的竞品上,主打更长的续航、更高的舒适性和功能性配置、更大的车内空间,更出色的品牌和内饰设计。在配置水平相近的竞品上(例如乐道 L60、极氪 7X 等),G7 则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在市场策略方面:小鹏在 702 公里的超长续航 max 版本之外,还专门设置了电池更小,续航缩水为 602 公里的长续航 max 版本,直接将价格杀入 20 万元以内,为 G7 的销量多上了一重保险。

不足:

智驾暂未搭载:G7 交付初期暂不具备整车的自动驾驶能力、自动辅助驾驶能力。智驾 VLA 的 OTA 推送预计要到今年 9 月,智舱 VLM 能力预计要到今年 11 月。

在智驾能力方面:Ultra 版搭载了 3 颗自研图灵芯片,比 Max 版定价高两万基本宣告了这一车型并非用来走量,更多是一种秀肌肉;

为了控制成本仍有妥协:为了平衡更多配置带来的成本,G7 在核心的三电以及底盘平台方面共用了很多 G6 之前的成果,仅在底盘调教上进行了调整。

总结:从产品整体战略来看,小鹏秉持的依旧是 " 价格类似的,没我配置高;配置一样的,没我价格低 ",突出一个简单粗暴可行。智驾方面,小鹏是否能进一步提升能力仍需等待,新的图灵芯片需要先期证明智驾能力确实有提升,消费者才有可能会认可其价值。

【小鹏当下面对的多维度市场竞争】

市场中强敌环伺,小鹏在产品定位、技术路线和市场竞争上都有压力。

根据自身特点,目前小鹏进一步明确了 " 在主流市场中,卖智能领先 + 性价比 " 的整体策略,目标是同时应对多维度的市场竞争。这是中国汽车市场高度竞争的必然结果,但也对小鹏的后续经营给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在整体政策下根据市场和友商的动作进行精细调整,把握好各个维度的平衡,将会是小鹏最大的挑战。

今年一季度凭借小鹏 MONA M03 的强势销量表现,小鹏整体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 24.6%,纯卖车毛利率也提升到了 10.5%。虽说 MONA M03 在总体销量中的占比居高不下,进一步拉低了小鹏的单车收入,但在总体收入、总体毛利率、卖车毛利率的 " 最终结果 " 考量维度下,仍能看到小鹏经营情况的全面改善。

外界无法直接看到的产品降本,也在成为小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去年三季度前,小鹏在单车售价 25 万元时,毛利率仅为 5~6%。从四季度起,供应链降本成效显著,尽管单车售价降至 15 万元,仍实现低双位数毛利率。年初改款后的 G6 与 G9 起售价大幅下调,同时在续航与底盘方面继续升级,从根源削减成本的能力,为小鹏后续继续在市场中主打 " 性价比 " 标签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在 2025 年下半年如何将 G7、新 P7,多款增程在内的新品顺利推上市,并且每一款都需要能够实现 " 拿得出手 " 的成绩。为了给后续更贵产品铺路,卡在 20 万元这个 " 档口 " 的小鹏 G7 也必须首先拿出足够出色的成绩。

【G7 后续关注点】

小鹏 G7 在中型 SUV 市场的销量位次;

G7 能否为小鹏带来在 SUV 市场中的口碑;

小鹏全新的智驾 VLA-OL 模型和智舱 VLM 模型的实际体验效果,能否获得消费者认可;

图灵 AI 芯片能否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显著价值,特别是提升辅助驾驶及智舱服务的表现;

在后续友商竞品针对性调整的情况下,小鹏如何自我调整来维持 G7 的竞争力。

✍️ 虎嗅汽车点评:

小鹏 G7 的上市标志着小鹏汽车在智能技术和产品战略上的进一步尝试。

尽管其在智能驾驶、芯片自研等方面展现出领先意图,但实际成效仍有赖于市场反馈和用户接受度的检验。

在此前通过 20 万元以下车型带动销量回升后,小鹏想借 G7 进军中高端纯电 SUV 市场,其表现对于公司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具有关键影响。

(本专栏内容乃虎嗅编辑与 AI 共创而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芯片 ai 小鹏 suv 智能驾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