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想看的越剧 "" 没看够 "" 还是这么美 " ……上海越剧院三大演出团近日同期晋京,戏迷在社交平台上第一时间留下 repo。7 月 3 日 -6 日,上海越剧院在国家大剧院和北京吉祥戏院献演经典剧目《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集合了一众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2025 年,时值上海越剧院建院 70 周年,作为国家级戏曲院团与越剧传承发展的核心阵地,剧院以 " 七十年经典传承 " 为主线,精心策划并启动越剧四大经典剧目全国巡演。
记者从上海越剧院了解到,此次《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各场次票源几近售罄,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作为越剧艺术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以细腻唱腔与诗化叙事再现古典文学的意境美学,《梁山伯与祝英台》则以浪漫主义叙事传递中华文化的情感哲学,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两部作品也是上海越剧院常年驻场和巡演剧目,创造了戏曲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场次及票房的高水平记录。据统计,仅去年一年,两部剧演出场次近百场左右,吸引观众约 7 万人次。
此次晋京的 5 场演出中有 3 场《红楼梦》,其中徐王版 2 场、尹袁版 1 场,以及范傅版、袁范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各 1 场。流派纷呈是越剧剧种的重要艺术特征和显著优势,越剧发展历程中不同演员在表演风格、唱腔特点以及艺术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形成了众多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流派。这些流派在唱腔、表演、音乐等方面的不同特色,丰富了越剧的舞台艺术表现力,也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戏曲的弘扬与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上海越剧院此番集结三个演出团的力量,搭建起完备的演出阵容。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方亚芬、单仰萍、章瑞虹携手新晋中生代王清、俞景岚、杨婷娜、忻雅琴、徐晓飞、斯钰林、王柔桑、盛舒扬,以及新生代青年演员俞果、陆志艳等联袂献演。
凭借传唱大江南北的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徐王版本的《红楼梦》成为国民现象级文艺作品,影响跨越 60 余年。" 读西厢 "" 葬花 "" 焚稿 "" 金玉良缘 "" 哭灵 " 等唱段同样深入人心,由徐玉兰塑造的 " 宝哥哥 " 和王文娟刻画的 " 林妹妹 " 成为观众心中永远的经典,她们的表演范式不仅影响了后辈戏曲演员的创作,更辐射至同题材各影视、舞台作品。越剧《红楼梦》并非一成不变,徐王版之后,上海越剧院在 2000 年创排了由赵志刚、方亚芬领衔的尹袁版本,不同于徐王版以民乐为主的配置,尹袁版创造性地使用西方交响乐的方式,用音乐烘托氛围,融入了符合现代审美的音乐语汇同时增加剧情细节,带来不同的视听觉感受。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的早期剧目,几乎所有的流派创始人都演出过。10 年前,上海越剧院在建院 60 周年之际将袁范版梁祝重新搬上了舞台,除流派唱腔的不同外,这个版本在剧情场次中也有调整,不仅增加了 " 楼台会 " 后 " 送兄别妹 " 的情节,更恢复了在舞台上绝迹已久的 " 英台哭灵 "。" 英台哭灵 " 是袁派经典三哭之一,也是袁范版梁祝独有的唱段,袁雪芬曾于 2004 年亲自改过唱腔,后来传授给爱徒方亚芬," 哭灵 " 一折情感真挚、唱腔凄婉动人,催人泪下。" 送兄别妹 " 也是一场催泪大戏,在送别梁山伯的途中,祝英台在唱词中以四季、花语为题借景抒情,诗意地表达了梁祝的生离死别之情,感人至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