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前天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地方债发行提速释放政策信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5 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迎来显著提速。据 Wind 数据显示,今年 1 月至 6 月,全国各地发行地方债总规模约 54902 亿元,同比增加近 57.2%。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到 21607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44.7%。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轮地方债大幅放量,是今年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关键体现,也反映出政府在稳增长目标下加快推进财政工具落地的实际动作。

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此轮地方债发行呈现出 " 节奏快、体量大、落地快 " 的特点。尤其在第一季度,部分省市专项债额度在春节后即快速安排项目落地,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相比过去财政支出 " 后移 " 的做法,今年更加突出 " 早安排、早使用、早见效 " 的理念。从地方反馈看,专项债资金重点流向市政基建、公共服务、产业园区、绿色低碳等多个领域,涵盖老旧小区改造、交通枢纽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等多个重点项目。

和众汇富认为,财政政策前置的核心意图,是在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内需修复不稳的背景下,为经济提供更强支撑。房地产调整周期尚未结束,制造业投资结构性分化,居民消费虽有所回暖但动力仍弱。在这种背景下,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成为托底的重要工具,既可以拉动有效投资,也能稳定就业和社会预期。同时,专项债与中央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协同推进,有助于形成更强合力。

从资金使用效率角度来看,政策对专项债的使用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部多次强调,要 " 以项目论英雄 ",坚持专项债投向有一定收益、具备偿还能力的公益性项目,防止资金空转和低效配置。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多个地方财政部门建立了专项债项目台账制度,并通过中介审计、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提升前期项目论证质量,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此外,专项债资金使用与预算绩效管理正在加快融合,强调 "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不过,快速扩张的地方债也带来一定风险隐忧。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虽然大部分专项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中具备收益支持,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债务集中、财力支撑不足的现象,未来偿债压力不容忽视。特别是伴随融资平台转型调整、土地财政收入下降,一些地区对专项债形成了高度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兼顾债务扩张与财政可持续性,成为财政管理的核心议题。

当前市场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裕,地方债的顺利发行得以实现,利率水平相对稳定,配置热情持续。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银行、保险、社保等长久期资金机构成为地方债主力买家,尤其青睐中长期限、信用评级高的省级专项债品种。但也需注意,在债务规模扩大的同时,地方债的市场交易活跃度仍较低,部分债券流动性偏弱,影响其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市场深度。

与此同时,中央财政也在通过政策协同方式缓释地方压力。除专项债常规安排外,财政部自年初起还陆续下达了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并推动开展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保持稳定增长,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缺口。和众汇富认为,未来在财政政策工具箱中,专项债仍将扮演重要角色,但需同步推动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更清晰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提升地方财政独立性与风险管理能力。

综合来看,2025 年上半年地方债尤其是新增专项债的大规模快速发行,是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对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释放政策积极信号具有显著意义。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随着债务工具运用更加成熟,未来地方债管理将逐步从 " 重规模 " 向 " 重质量 " 转变,既要保障项目落地,也要防范隐性债务反弹。

下半年财政政策仍有发力空间,专项债的后续额度使用和重点项目投向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地方政府在推动项目落地的同时,也需着眼于提高投资产出比,优化资金结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在 "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 总基调下,地方债有望继续发挥稳增长、促转型的政策引擎作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就业 老旧小区改造 融资 基建 审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